近期,国内太阳能龙头尚德约三成员工遭到裁员,揭示了光伏产业已遭遇强劲寒流。就在1年前,光伏产业还是非常红火的产业,国际上作不完的订单让很多投资者不做可研便迫不及待地投资生产。可似乎就在一夜之间,曾经红火的市场一下变得冷清,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大,全行业呈现出大萧条。
这一切好像早已注定,从太阳能光伏产业落户到中国,一开始就是为了国外而生。本国内没有强大的硅片研究、生产基础,也没有广泛的国内市场需求,仅依靠国外政府补贴拉动了中国光伏产业发展。以德国为例,2004年,德国修正《可再生能源法》,开始实行强制上网电价补贴(feed-in tariff)措施,对上网的光伏发电实施0.38-0.49欧元/度的补贴,并提出20年上网电价合同保证期。这一措施的出台刺激了德国光伏装机容量的快速发展,累积装机容量从2003年底的410MW发展到2007年底的3840MW,其2008年一年的装机容量就接近1700MW。而国内企业往往凭借国内廉价劳动力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国际补贴让大家忽略了国内需求微弱和生产过程高耗能、高污染的事实。
随着金融危机爆发,让这一切浮出水面。德国的鼓励政策从2009年开始减弱,始补贴电价年下降幅度将由之前的5%-6.5%变成每年8%-10%,预计2009年、2010年的装机增长幅度分别为14%、15%。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整个光伏产业持续走低,硅片现货价格由58元/片跌至40元/片,电池片价格由3.47美元/瓦跌至2.63美元/瓦,光伏产业的投资者们纷纷减产并开始削减投资。
国内光伏企业遭遇的危机不仅如此。据研究,在这场危机中,日资企业受到的冲击最小,荷包也最饱满,眼下部分日资企业已经把目光瞄准了国内一些企业司机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