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银行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在满足流动性需求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像运用远期商业票据等资本市场工具融资来满足流动性;将抵押贷款标准化,方便出售;或者为了使长期证券具备流动性,同时又能有效转移价格风险,购买具有在未来以法定价格卖出选择权的长期证券等等一些方法。但总体看来,商业银行在满足其流动性方面最主要的还是运用两种传统的方法:借入资金和转换资产。
商业银行通过借入资金满足流动性需要是盈利最高的一种流动性管理方式,但同时风险也最大。借入资金有很多种渠道,如同业拆入、证券回购、向中央银行再贴现、再贷款、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或是从国际金融市场借款等其他负债方式。这种方法可以使银行保留较少的流动性资产,将更多的资金投入高盈利的项目上,从而可以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另外,这种方法可以促使银行的资产规模和结构更加稳定。不利之处是银行在操作过程中要受到借款便利程度和借款利率的制约,因此许多中小银行由于自身实力的原因,在运用借入资金来保持流动性方面受到很多限制。 商业银行还可以通过转换资产的方法来满足其对流动性的需求。当商业银行出现流动性缺口时,可以通过将非现金资产迅速转换为现金来获取流动性资金,从而满足自身对流动性的需求。流动性资产一般是指在货币市场上能迅速变现且不受损失的资产,包括现金、准现金、同业拆出、政府短期债券、商业票据和银行承兑汇票、资金回购及其他到期期限与流动性需求相吻合的流动性资产。资产的流动性越高,其风险也就越小,但相应的其盈利能力就相对较差。在资产总量一定的情况下,流动性资产所占比例越大,则意味着获取高盈利资产的比例就越小。同时,银行在出售金融资产时还要承担相应的费用,使银行面临着相应的资本损失的风险。 不管是借入资金还是转换资产,或是其他获取流动性的方式,都是商业银行为取得资金利益最大化和管理流动性风险之间进行权衡、博弈的选择。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能力,也体现了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