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家族企业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而且其中不乏超过百年的长寿企业,杜邦公司成立于1822年,印度塔塔公司成立于1860年,默克制药成立于1891年……。 但是,大多数企业却不能如此幸运,我国社科院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3.7年,40%的企业创业阶段就宣告破产,80%的企业在十年内消亡,大型企业的平均寿命就是7—8年,所以中国是一个企业失败率非常高的地区。我们相比看到日本的企业平均寿命有12.5年,是我们的四倍,美国的平均寿命是8.2年,是我们的两倍。 家族企业能够长期延续下去的也屈指可数,美国一所家族企业学院的研究显示,约有70%的家族企业未能传到下一代,88%未能传到第三代,只有3%的家族企业在第四代及以后还在经营。麦肯锡咨询公司研究结论也指出:家族企业中只有15%能延续三代以上。 有哪些主要因素限制了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呢?归结起来大致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治理结构的因素。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所有权、经营权以及由此而衍生出来的利润分配权。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使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得以有效分离,即能够保证优秀管理人才对公司的高效管理,又能够保障所有人的合法收益,使资源最充分地发挥应有作用。但是,家族企业,尤其是早期的家族企业的家族成员掌握着企业的绝对股份,同时对企业具有绝对掌控权。随着公司的扩张,这些核心家族成员的工作能力往往会出现与企业要求的管理能力不相匹配的现象。此时,如果公司没有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不能有效激励内部职业经理人,就会限制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制约公司发展的因素 制约家族企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285064739235.jpeg)
第二,人才的因素。伴随着家族企业的成长,企业需要越来越多的优秀管理人员来支撑企业的壮大。但是,家族成员中的优秀人员毕竟有限,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不能适时地满足企业发展所需人才。此时如果没有好的机制,吸引、激励外来职业管理人员,则企业的发展势必因此而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