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程优化的项目中,核心工作就是识别客户的关键业务流程,并对关键业务流程进行全方位的诊断,通过消除非增值活动、任务整合、简化活动、增加环节和重排环节等方法进行重新设计,以达到提升流程效率的目的。在对流程进行诊断的过程中,通过对照流程的基本要素对流程进行全面分析,可以系统地梳理出流程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个完整的流程包括以下基本要素:流程目标、范围、输入资源、人员(岗位)、流程接口、活动、输出结果、风险以及实效等。下面通过对流程的基本要素的详细阐述说明如何对流程的现状进行诊断。
1、战略决定方向,支撑体系决定执行能力。流程体系作为战略支撑体系的一部分是为组织发展战略的实施而服务的。因此,一个流程是否有存在的价值,关键看其是否能够服务于组织的战略目标。由此可见,判定流程存在的关键因素就是流程目标是否清晰,流程目标是否与组织目标紧密相关并对实现组织目标有着正向的作用。
2、流程的范围就是要界定清楚一个流程的起点和终点。不同的流程也许只有一字之差,但流程的内容和运作程序却有很大的差别。如果不能明确界定流程的边界,就会很容易引起混淆。
3、流程的输入资源主要包括表单、文件、报告等。输入资源的合理运用是流程有效运转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流程的输入资源必须是明确而完整的。
4、流程执行人员(岗位)是流程正常运转的重要载体。一个高效运行的流程必须保证各个环节具有明确的责任人,人员的能力与流程环节的要求相符。流程活动的职责能够得到清晰的描述,不同的职责可以分解到不同的岗位,并且得到了清晰的界定。
5、流程的接口主要分为不同流程之间的接口和流程内部活动之间(跨部门或跨岗位)的接口。无论是那一种接口,都必须明确流转文件,做好不同接口之间的衔接工作,这样才能保障流程运行的通畅。
6、对于流程活动的关注主要体现在活动方法是否有明确的、合理的工作指引作为支持,活动之间的顺序是否正确。
7、流程的输出结果主要包括不同类型的表单、文件、报告等。输出结果是否明确,是否有清晰可行的输出评价标准,且输出结果是否能够满足下一活动的需求是评价输出结果质量的几个关键因素。
8、一般而言,每一个流程都会有一些审核、审批的关键控制点,关键控制点设立明确、合理能够有效地防范流程运行的风险,减低不必要的损失。
9、流程优化的目标就是提升流程运行的效率,因此,设定合理的流程运行时间,方能体现时效性,保证在客户需要的时限内完成流程的输出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