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与一个朋友聊天,谈到了他所经历的一个真实案例,从而引发了对“方案式”咨询与“顾问式”咨询的探讨。 他曾经做了一个民营企业的管理咨询项目,该客户处于成长初期(公司成立仅3年时间),业务发展很快,公司人员规模从最初的3-4人发展到200多人。由于基础管理极度缺乏,因此聘请咨询公司,帮助设计组织结构、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几个月下来,这位朋友带领他的项目团队,进行了部门划分、岗位设置,设计了薪酬体系、考核指标,帮助客户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但随时合同约定内容的逐步完成,他们发现了一个很棘手的问题——没有人来实施方案。

深入探讨下来,我们觉得这个客户其实更适合进行“顾问式”咨询,而不是“方案式”咨询。因为企业处于发展初期,大量的管理制度缺乏,需要进行建章立制等基础性工作,而这些基础的管理制度如薪酬、考核、招聘、培训,并不是简单地照搬几个其他企业的“现成”方案就可以了,而是需要与客户一起共同探讨,拿出一个适合客户实际情况的“可行性”方案。因为只有客户共同参与了这些制度的制订过程,才会对这些制度有深层次的理解,才能在今后的实施中得到好的推广。 简单总结了一下,“方案式”咨询的特点是项目组设计出一套“科学的”、“完美的”方案,然后告诉客户:你要的东西就是这些,拿去用吧。如果是水平高的客户,可能会用,而水平低的客户,拿着一大堆方案,可能会一头雾水,不知从何用起了。 而“顾问式”咨询是项目组与客户一起工作、充分让客户参与到咨询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过程中来。每一个方案、制度的出台,都是客户参与讨论、共同商定的结果,这样自己造出的产品,用起来当然心里有数了。在这一过程中,项目组充当的是教练的角色,而不是简单的医生开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