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宏观经济景气的时候,市场需求在不断的增长,只要市场增长,企业也能够获得成长,所以大部分中小企业的战略管理顺势而为即可,也就是说,企业通过研究行业内的标杆企业或成功企业,并随大流的制定和这些企业相似的战略,然后通过运营效率的不断改善顺利的发展下去。比如说,随着国际产业链的转移,在珠三角形成了由大量中小企业组成的代工产业集群,这种产业集群的产生是在企业间的相互借鉴和自发模仿中产生的,企业甘心做产业链条上的代工厂,企业将本属于市场竞争者的国外厂商模糊的视为市场需求者,不需要过多的研究市场需求,也不需要什么战略,只需要闷头接订单,接单后就做,前些年的需求旺盛,订单充足,不需要差异化,同质化的产品照样有市场,并且企业通过不断提高运营效率,追求规模经济,降低成本,利润随之滚滚而来,现在赶上了全球性的经济萧条,订单大为减少,利润也急剧下降,再大的规模、再高的效率、再低的成本也无济于事,很多企业也相继陷入生存的危机之中。
究其原因,原来“随大流的模仿”战略是建立在市场不断的增长这一假设之下,只要蛋糕不断长大,企业总有饭吃,没有“抢食”的问题。现在这一假设条件不在存在,没有“抢食”的本领,生存自然出现危机。一言以蔽之,模仿不能成为战略,模仿只是聚焦于需求,而战略不光是聚焦于需求还要聚焦于竞争。所以,现在的中小企业是到了更需要战略的时候了。
如何转变呢?重新发现需求是第一要务。尽管国内各个行业都有一定规模的领军企业,但确切的说,国内市场很多行业并未达到饱和状态,还留有充分的竞争发展空间。很多企业原来错误的将国外厂商视为企业的市场需求者,现在应将国内最终用户视为真正的市场需求者。诚然,很多中小企业在许多硬件资源、营销资源上短期内无法与大的企业进行竞争,但是可以重新进行市场研究,利用市场细分发现需求的差异性,并据此进行目标市场的选择,初步的建立自己的品牌和渠道以贴近目标市场,获得竞争优势,这无疑就形成了企业的战略。
企业脱离模仿的管理思路转向战略管理的思路是经营理念的根本转变,很难,但必须要转,不转未来的路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