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与一位朋友去海淀逛街买书。朋友告诉我,“原来家乡单位的上级领导来北京买书,我总是带他去海淀图书城,但是,没有买到他要的专业书籍。”我随口告诉他:“去中关村图书大厦啊!”不管怎么说,早时的海淀图书城影响力和知名度还是挺高的,学生购买各种学习备考资料等都习惯去海淀书城。
但是,这次到了海淀图书城见到的是却这样的现象:晚上6点钟左右,街道两旁的书店有的已经关门,有的在忙着6折处理库存书籍----即使在打折,店内人头也是聊聊无几,还有的店前贴着转让的字条。早时很多卖书的店面现在变成小礼品、服装店等经营其他商品的店铺。
走在书城的小街上,与前几年热闹非凡的景象相比,我禁不住问起自己:海淀图书城怎末了?是前期集中改造错失良机使得消费者转移了还是现在经济危机的影响?过了海淀书城,徒步走进临近的中关村图书大厦,里面却是另外一番景象:人头挤挤,书架旁看书的人坐着的、站着的到处都是,柜台前购书交钱的人排起长队。
回来细想,从管理的角度看海淀图书城的衰落也是情理之中的:
首先:海淀书城缺乏系统的规划和管理。从德鲁克对公司应该回答的三个问题分析,海淀书城的经营者恐怕并没有思考清楚:书城现在是什么样子?书城未来将会是什么样子?书城应该是什么样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书城的定位是什么样的?是全面专业的还是专一专业的?应该培养哪些方面的竞争能力、创新哪些方面的服务方式等等。这些基本问题没有思考清楚而只知道考虑今天进什么书、怎末降价促销恐怕是不够的。
其次:海淀书城忽略了图书市场的变化。细想原来书城之所以繁荣,多在于当时“教育考试热”,各种教育考试书籍基本齐全且价格存在优势。个体经营者经营上也比较灵活,而国营体制的书店则在灵活性上处于相对的弱势。如今,人们的学习观念发生更广义的变化,学习不仅仅是教育考证;主要的消费群体也不再是学生群体,还有更多在职工作者进行各种“充电”的需求。
现在的购书者需要的是良好的购物环境、专业齐全的书籍商品以及方便快捷的购物流程,价格不再是强有力的竞争因素了(况且,中关村图书大厦对于会员价格打折也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再看海淀书城的各个店面则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教育、经济、计算机类等专业基本齐全但可供选择的书籍不够全,且各个店面基本一样,既无单一专业化优势也无整体规模优势。人们似乎不愿再为一点点价格优惠而在海淀书城花费太多时间去“淘宝”了。
最后,海淀书城的服务模式及服务手段没有根据外部环境的改变进行及时的调整。如今,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中关村图书大厦得到充分应用:书籍查找、网络查询与网上交易服务项目,穿着统一的服务员和购物包、购物篮等各种人性化服务使得在图书大厦购书感到更规范、方便、舒适。而海淀书城则变化不大仍然是坐摊等客上门式的服务方式。
总体来看,海淀书城像是“游兵散勇”漫无章法而图书大厦更像是“集团军”规范经营且不失灵活,这或许是海淀书城“衰败”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