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院所激励机制 浅析科研院所组织结构协调机制的特点



 从明茨伯格的《卓有成效的组织》一书中,可以知道一个企业的组织结构存在5种协调机制:相互调节、直接监督、工作流程标准化、工作输出标准化、员工技能标准化。企业通过这5种协调机制,将分散在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工作任务聚合起来、共同作用,实现企业既定的目标。

 

 科研院所激励机制 浅析科研院所组织结构协调机制的特点
    那么作为为国家承当科研任务的科研院所,它是怎样协调整合各部门的?它的协调机制存在哪些特点?科研院所的运营核心是各研究室的科学研究工作,科学研究作为创新性工作存在以下三个特点:

一、工作流程化程度低

    科学研究工作属于创新性工作,未知参数甚多,需要进行反复探索,只有研究工作形成成果后,才能确定这项成果的研究具体程序。因此科学院所对科学研究工作流程,只有一些比较粗的指导性原则,不像制造型企业的生产工作,能将工作流程中每个步骤规定详细具体。

二、工作输出成果确定

    科学院所的每项研究工作都承担着国家在某个领域的研究任务,国家对研究成果有清晰的要求和判断标准,因此科学院所的工作输出成果确定。

三、员工技能标准化低

    制造型企业生产的是成型产品,工艺很成熟,只需要员工按照既定的操作规则去做,就能保证生产出来企业需要的产品,因此对员工在创新性方面要求低、工作内容简单,对员工的技能就更容易标准化。而科研院所研究的对象,都属于新领域,初次接触,对员工在创新性方面要求很高,工作内容复杂,因此科研院所需要有“灵感”或“悟性”的员工。而“灵感”或“悟性”与标准化是相背离的,所以科研院所的员工技能标准化低。

 

    通过对科研工作特点分析,在科研院所的运营过程中,协调机制存在以下特点:

一、同级之间“重相互调节”,轻“工作流程”

    在科研院所的运营过程中,因为工作流程化程度低,所以同级之间主要依靠相互调节开展工作,而工作流程标准化协调机制只起原则性指导性作用。

二、上下级之间重“直接监督和工作输出标准化”,轻“员工技能标准化”

    因为科研工作输出成果确定和员工技能标准低,所以上级对下级协调控制侧重于直接监督和对工作输出成果标准化制定,而对员工技能标准化培训倚重甚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95246.html

更多阅读

制作漂亮的Word组织结构图 电台组织结构图

细心的OfficeXP用户会发现,OfficeXP除了提供基本的绘图工具外,还专门提供了组织结构图的绘制。如图1所示,点击组织结构图,就可使用“绘图”工具栏上的图示工具创建组织结构图以说明层次关系。   图1   那如何使用这一绘图工具让组织

中小型企业组织结构 中小企业如何进行组织结构及岗位设计?

     组织结构是企业的骨骼,岗位是血液,企业一切业务活动都要经过岗位完成,如组织结构设置及岗位设置不合理,会严重影响到企业运行效率。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及岗位设置经常变动,搞得员工无所适从,怨声载道,有的企业连组织结构图

组织结构流程图 设计流程导向型组织结构

     GE卓越中心(COE)  GE把这种基于流程的管理和协同思想的精髓也应用于组织结构和体系的再设计。卓越中心(COE)就是他们对现代工业组织面对多种项目管理和多种产品开发如何有效地利用和共享已有资源而创新组织设计和转型的尝试

全国人大基本组织原则 组织结构设计的五个基本原则

   组织结构是企业的骨架,是实现战略目标的载体,是企业运营的支撑,是岗位设置的依据,是企业信息流的渠道。如果企业缺乏合理的组织结构,就会造成分工不明确、权责不清楚、沟通渠道不畅通等,其内在机制很难充分发挥。赵云阳老师认为设计

声明:《科研院所激励机制 浅析科研院所组织结构协调机制的特点》为网友独来独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