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A与企业战略
企业战略经常涉及产品的开发与淘汰,市场的进入与退出等重大的企业决策。对此进行判断的量化标尺根据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有较大区别,本身就缺乏比较统一的标准。而EVA是一个绝对的数值,可正可负,可以比较大小。这一点使得各种不同产品、业务的比较存在了统一的基础。只需分别进行测算,求得数值,即可据此进行判断,另考虑其他因素,加以取舍即可。
虽然会计利润也可实现这一效果,但是EVA较之会计利润的几大优势,使得会计数值的相关性较之相去甚远。假设使用会计方法,进行一项新项目进行财务模拟,参照的主要指标为会计利润和现金流。那么,会计利润就必然受到了会计准则及相关假设的限制,使得数据存在扭曲,这一系统性的缺陷影响了数据的客观性。如果使用现金流指标,则基年现金流数值与贴现率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计算结果的相对正确性。而对基年数据缺乏价值管理意识,对贴现率的风险溢价系数设定的缺乏考虑,或者设定不严谨,严重影响计算结果。
对上述两个问题,EVA均能给出较为满意的答复。首先,EVA的经济思想摆脱了会计方法的桎梏,具体体现为对会计数据的修正,使之更为贴近经济实际。比如对企业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按照会计准则必须一次性费用化的研发、市场推广、品牌建设支出,转而进行资本化摊销处理;对非现金支出的会计计提予以剔除;对纯粹出于稳健性原则而提取的减值准备予以冲回;对在建工程的资本支出排除在资本占用之外等处理,很大程度上还原了经济活动的原貌,纠正了会计扭曲。更为重要的是,对会计数据的修正除却EVA经济定义的要求外,还为企业具体的战略目的,留下了进一步贴近的空间。反应为根据战略要求,更具针对性制定调整原则,进行会计修正。这样一来,EVA数值对于战略决策而言,均有更强的相关性。
另一方面,在使用现金流贴现指标的背景下,使用EVA对现金流数据进行修正,确定一个更可靠的基年数据,并考虑不同行业的特有风险,使用行业区别化的β系数在投资回报率,也即贴现率中进行体现,能够使整个估算模型更为精确,从而获得更具说服力,更可靠的计算结果。
上述两点均是会计方法无法实现的。因此,EVA在为战略提供量化指标方面更能满足决策者的需要。此外我们还必须指出,EVA的“透镜”,不仅在判断新产品、新业务、新市场是否值得进入方面具有价值,他还能对现有业务是否真正创造价值,挖掘价值创造的推动因素,打造核心竞争力方面提供有力支持,帮助企业更加“聪明”地经营。
价值链模型启发了人们对企业各流程环节,在价值创造方面的新思路。从而启发管理者摒弃、减少、最小化非价值创造的环节与流程。与此类似,现有业务、产品、市场的EVA核算,能够帮助管理者看到各项目本质,有根据地进行业务整合,外包与出售。突出与强化价值的创造者,削减价值的减损者,外包低附加值业务。照此进行的业务净化,会逐步促使管理者重新打造业务组合与流程,走向通过研发创新、品牌塑造等手段获得高额溢价回报的道路。上述特征,使得企业在经济危机时期采用EVA方法进行战略决策,十分科学而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