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0年以来我国港口建设投资一直保持稳步增长,投资额逐年增加,十五期间累计投资1649亿元,2008年沿海港口建设完成投资759亿元,增长5.5%。尽管从2004年开始,投资增速有所放缓,但总体上仍然处于扩容阶段。
(一)“十一五”期间港口投资将成为重点
“十一五”期间国家的港口建设处于加速扩容阶段,适应度接近一比一,预计全国沿海港口新增吞吐能力19亿吨,年均增长12%,将新增350个深水泊位,新增吞吐能力80%以上,预计投入将超过3500亿元。到2010年全国港口年货物吞吐量预计将增长到7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1.6亿TEU。
1、大型航运中心将成为重点
未来沿海港口建设的重点是大型国际航运中心和大型专业码头。今后十年,环渤海地区将成为港口建设发展的热点区域,而华南港口建设投入呈下降趋势。国家将逐步加强内河港口建设,加大在内河航运和港口建设的力度。
2、集装箱码头将成为重点
今后集装箱专用码头建设将是港口建设的重点,其建设布局为:
1)围绕以上海为中心,江浙为两翼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上海、宁波两港为主体的长三角与东南沿海港口群;
2)围绕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发展香港、广州、深圳三港为主体的华南珠三角区域港口群;
3)围绕建设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大连、青岛、天津三港个自形成特色发展为主体的环渤海区域港口群。
(二)港口物流化升级换代推动港口建设的发展
随着现代物流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基础设施的改善,一些企业开始集成整个运输过程,降低不同运输部分间的交易成本,并获取超额收益和运输链的竞争优势。这意味着以往单个运输阶段的竞争向整个运输过程的竞争转变。
联合国贸发会在《港口的发展和改善港口的现代化管理和组织原则》的报告中,把港口的发展分为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三个阶段。
近年来,已有学者提出第四代港口的概念。第四代港口的主要特征是从最初的贸易支持角色,转变为一个新的产业。具有贸易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的功能,与城市和地区的关系更为密切。
这种港口物流化的升级换代,为港口的建设发展提供的更多的运营空间。
(三)法律保障和政策指导
《港口法》的实施,鼓励了国内外经济组织或个人对港口的依法投资、经营,拓宽了我国港口投资建设的渠道,为我国港口建设投资、经营主体多元化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法律的保障。
《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和《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 》对我国港口资源进行了一次合理勾划,将引导港口进行资源整合及发展格局的优化升级。相邻或相近的港口实现一体化运营,以及沿海和内河港口之间的联姻,都将成为未来中国港口行业的主要趋势。
(四)港口建设发展的特点
1、港口泊位供给总量创历史新高、质量结构大幅提升
2007年以来,我国沿海港口进入由建设阶段转入建成投产的高峰期。截至2007年上半年,沿海规模以上港口新建与改造共新增生产性泊位79个,其中深水泊位44个,同比分别增长42%和10%。新增设计年通过能力达到2亿吨,同比增长11.5%,新增固定资产约220 亿元,同比增长约33%。
2、沿海港口建设投入额明显高于内河港口
从我国港口的构成结构来看,虽然内河港口数量占绝大部分比例,但是强劲的进出口贸易加大了对沿海港口的需求,从而导致建设资金两极分化,沿海港口建设投入额明显高于内河港口。
3、腹地经济决定港口发展前景
港口发展直接为腹地经济发展所驱动。腹地的经济结构、资源禀赋、经济增长水平以及综合交通条件等都将直接影响港口企业未来发展。我国重化工业正在改变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区域经济格局,环渤海港口群正在成为新的港口增长点,区域经济重心北移将为环渤海区域枢纽港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西南沿海地区”历史上货物吞吐量基数较小,但从“十一五”规划的预测展望来看,未来几年尤其是集装箱将会有较为快速的增长趋势。“东南沿海地区”随着两岸的关系改善,也将有大的发展潜力。
4、关注资产整合概念
我国三大港口群中,环渤海港口群、长三角港口群和珠三角港口群目前都在进行或者酝酿并购重组,这其中涵盖到不少港口类上市公司。如已经公布将被大股东换股合并的G 上港、另外还包括可能被注入港口资产的天津港、深圳的蛇口港、赤湾港、盐田港等都可能进行相应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