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资料显示,联想控股是一家非相关多元化投资控股公司,其前身是1984年中科院计算所11名科研人员凭借20万元创立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一家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化投资公司。目前旗下投资控股的企业主要包括:联想集团、神州数码、联想投资、弘毅投资、北京融科智地等五家公司, 业务范围目前主要涉及IT、产业投资、房地产等领域,从业务结构来看,目前联想控股的投资业务主要集中在IT及其相关领域,在金融、房地产、能源等领域的投资还相对较少,这与其早期制定的只在IT及其相关领域进行投资的投资策略不无关系。然而近期公布的联想控股股权转让一事确表明联想控股的投资策略似乎正在悄然发生改变。 近日,联想控股的大股东中科院国资公司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其持有的29%的联想控股股权,转让价格为27.55亿元,转让后,中科院国资公司仍将持有联想控股36%的股权,仍为第一大股东。尽管中科院的有关领导相继表示这只是一次正常的股权转让,是为了实现联想控股股权社会化的目的而进行的一次股权转让行为,但业界普遍认为在联想控股旗下旗舰企业联想集团连续几个季度出现亏损之际发生的股权转让是联想控股因资金链失血而展开的自救行为。因为无论从感情上还是社会影响上,联想集团的持续式微都是中科院及有关利益各方所不愿看到的。

从战略层面来理解联想控股的这次股权转让似乎更有助于看清问题的本质。从此次股权转让的条件就可以看出联想控股投资战略转型的端倪,中科院要求,受让方实缴注册资本不低于40亿元,2008年度资产总额不低于人民币350亿元,净资产不低于100亿元,近三年平均净利润要超过8亿元,主营业务范围应包括金融、能源和房地产三个领域,在上述三个领域的直接投资额不低于20亿元,且至少在一个领域须有控股的上市公司。从中可以看出,联想控股的投资范围开始扩大到金融、地产等IT非相关领域。在全球金融危机和收购IBMpc不力的双重打击下联想集团陷入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困境,也使母公司联想控股认识到了单极增长模式所带来的潜在巨大风险,因此通过股权转让引入在金融、地产、能源等其它领域拥有丰富资源和经验的战略合作伙伴,带领联想控股在这些新领域进行多元化投资并获得成功,同时提高联想控股的抗风险能力、实现投资业务的多元化平衡发展是联想控股此次股权转让的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