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车:智造时代先行者
再过不到一年,世界杯足球赛就要在巴西举行了。而如果你 2014年去看世界杯,除了能到处看到巴西世界杯足球赛的吉祥物——一只头部带有蓝色甲壳,背部和尾部亦为蓝色,脸部和四肢为黄色的犰狳,你还有机会坐上疾驰在里约热内卢的轻轨畅游这座巴西第二大城市。而你也许想不到,这些列车就是由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北车)生产的。 中国北车的发展与变迁,也映射着中国百年崛起的历程。2012年,是中国北车的又一个丰收年。这一年,中国北车以 146.96亿美元的销售收入位居业内第一,继 2011年后蝉联全球轨道交通装备之冠。而根据德国轨道交通权威机构 SCI Verkehr咨询公司统计,2007年至 2011年的 5年间,中国北车的电力机车、地铁车辆和铁路货车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分别占据全球28%、21%和 12%,均位居世界第一。根据预测,排名前五位的轨道交通巨头占据了超过 50%的市场份额,且市场份额还有上升空间。也就是说,中国北车的市场占有率还有可能继续提高。 那么,在强手如林的市场中,中国北车是如何在轨道交通产品制造领域,适应现代的城市轨道交通多样化、高品质的要求,步入国际领先行列的呢? 创新引领企业未来 中国北车的发展史代表了中国机车车辆工业的发展史,其最早可以追溯到建国时成立的铁道部厂务局,后来改为铁道工业局。不过,北车龙头企业之一的中国北车集团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唐车),则历史更早。始建于 1881年的唐车,是中国第一家轨道装备制造企业,以制造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中国火箭号”而闻名于世。1881年,时称胥各庄修车厂的唐车,作为中国民族工业的一粒种子,在“洋务运动”、“实业救国”的感召下,伴随着中国自主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而萌生,开启了中国铁路装备制造业的先河。130多年来,唐车致力于轨道交通装备设计、制造和维护保养等工作,创造了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业的无数个第一。可以说,北车从创建开始就蕴藏着创新的基因。 而从 2000年中国铁路车辆工业总公司与铁道部脱钩重组,分立为南车、北车两个集团公司以来,北车紧紧抓住中国加快发展铁路的黄金机遇期,依靠自主创新能力,成功走过了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三个阶段,也成为了中国轨道交通“智造时代”的先行者。 唐车曾先后为北京地铁 13号线、天津地铁 l号线批量提供了先进、高档、成熟、可靠的新型城轨车辆,唐车研制的 B型地铁车辆、中低速磁悬浮列车、70%低地板车等产品均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并具备成熟的整车制造经验。100%低地板轻轨车是唐车最新型先进产品,与国外同类型车辆相比,在技术、性能及性价比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而公司的另外一家重点企业——中国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客),也迅速成长为中国最大的铁路客车和城市轨道车辆的研发、制造和出口基地。目前 “长客制造 ”的身影已经遍及北京、上海、广州、沈阳、香港等城市的轻轨、地铁以及泰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沙特、巴西的城铁列车。其依靠着创新的动力研制出国内第一辆地铁车、第一辆 25型车、第一辆单轨车、第一辆磁悬浮列车、第一列动车组,也创造了国内轨道车辆单项出口金额最大的记录——一次出口澳大利亚626辆不锈钢双层客车 3.1082亿美元。 作为车头的动力之源,电机传动系统就像是列车的心脏。北车集团永济电机厂就是这样一个为地铁造“心脏”的电机生产企业。北车集团永济电机厂是中国最大的铁路牵引电传动设备研制企业。公司先后引进美国 GE、 EMD、日本日立、日本东芝、法国阿尔斯通、德国西门子等公司的动车、电力机车、内燃机车电机和变流装置产品技术,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自主创新。而凭借着包括历年来在研制电传动装置方面形成的核心技术体系、工艺水平以及相配套的国内一流的技术装备,永济电机先后在 1997年为北京地铁 l号线提供配套电机,在 2002年为北京地铁 1 3号线提供产品,在 2004年中标北京地铁 5号线电传动装备。于此同时,在新能源、轨道交通、工业变频、智能电网等领域广泛应用的 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产品也有了重大突破。 2011年 12月,永济电机首批最大功率 IGBT产品成功下线,使企业成为世界第四个 (继瑞士 ABB、德国英飞凌和日本三菱之后 )、国内第一个能够封装 6500V以上电压等级IGBT的厂家,并且在 2013年 8月向瑞士 ABB公司成功交付 45套大功率 IGBT产品。这是国产大功率 IGBT产品首次实现向海外市场输出。
成功的企业能在未来的市场中看到希望。在2012年,全国 30个城市在建轨道交通线路,已批准建设规划的城市 35个,规划里程近 6000公里,投资规模有望达到 13000亿元左右。而目前已经有16个城市累计开通 64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含地铁、轻轨线路,不含磁浮),总运营里程达到1980公里,运营车站 1291座。面对这个巨大的市场,国外的轨道交通巨头如庞巴迪、西门子、阿尔斯通、克诺尔、法维莱已及国内的企业如中国北车、中国南车、中国通号、北京地铁车辆装备有限公司都参与到激烈的竞争中。 而北车之所以能够占据国内 60%以上的市场份额,并且成功地进入国际城轨高端市场,依靠的还是当代国际一流的城轨车辆技术平台和勇于技术创新的使命感。也正是这些特点,才使北车成为中国仅有的一个能够生产世界上所有牵引方式、所有车体材质城轨车辆的企业。 紧跟时代发展方向 世界上第一条地铁于 1863年在伦敦开通,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世界城市轨道交通已经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各国根据不同城市特点、经济承受能力和多样化的交通需求研制了不同类型的城市轨道交通方式。而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其形式可谓丰富多样,每种轨道交通形式都有白己的特证,相互之间又有着复杂的关系。比如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类型可划分为城市市郊快速铁路、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单轨交通、有轨电车、新交通系统等几种,每种系统又根据路段和信号控制的要求进行不同车型的匹配。 此外,随着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逐步增加的城市客运量,一些技术也在融合之中。如地铁就不断吸收轻轨的新技术,目前地铁在高架路上行走已经不奇怪,地铁和轻轨的差别也越来越小,而这些趋势也要求轨道交通系统在结构形式、线路位置选择、输送能力、运营组织等各个方面都需要改进。 中国北车也紧跟时代的发展方向,不断推出新型的轨道交通工具。 2013年 8月,由北车承建的中国首个现代有轨电车网——沈阳浑南新区现代有轨电车成网运行。而之所以北车选择了现代有轨电车作为行业新的战略据点,就是看到现代有轨电车在城市轨道交通中良好的发展前景。其实从 2011年开始,北车就开始觉察到轨道交通发展中的这一趋势。在那一年,沈阳浑南新区作为 2013年全运会的主赛场,开始研究大浑南地区总体交通规划。而浑南新区推出的把现代有轨电车交通系统作为大浑南地区未来交通的骨架的设想也引起了北车极大的兴趣。仅 4个月后,浑南新区即与中国北车集团举行现代有轨电车项目合作的签约仪式。其一期规划线路连接桃仙机场、高铁新南站、全运村、奥体中心等重要节点,总里程约为 65公里,为全国最长。而浑南现代有轨电车网的建成,也作为崭新的“样板城市”,引领了中国现代有轨电车的新浪潮。 于此同时,北车立即启动了在全国的现代有轨电车布局计划,分别与珠海、泉州、六盘水、合肥等城市签订了现代有轨电车建设意向或战略合作协议。其中贵州六盘水市首条现代有轨电车线路今年年初也完成了勘察工作,这条全长 21公里的骨干线路预计将在 2014年末实现正式通车运营。而北车接下来准备未来以贵州为中心,辐射到周边其他省市。初步测算下来,可以在贵州形成一块“300亿元产业蛋糕”。 在泉州,中国北车唐车公司与泉州市政府签署了“海西绿色智能人文一体化交通产业项目”一揽子合作框架协议及合作意向书。2012年 6月 7日,北车泉州公司第一辆轨道客车成功下线,标志着福建不能造轨道车的历史从此结束。而北车泉州公司二期工程建成后,将再增加年产修城轨车 500辆、年架修城轨车 80列的生产能力,并具备地铁列车、城际列车、磁悬浮列车、高速车、100%低地板轻轨车等多种轨道装备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能力,总体规模将达到年修造各型轨道客车 1200辆,轨道装备产品研发能力、修造能力、工艺装备、产品质量和生产规模在海西地区首屈一指,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而在合肥,北车在 2013年 5月与合肥产业基地项目正式签约,成为落户合肥的又一个百亿级产业项目。此项目由中国北车集团投资 50亿元建设,建成后将形成地铁 300辆 /年、城际车辆 300辆 /年、现代有轨电车 200辆 /年的生产能力,可辐射华东及整个中部地区。 此外,北车还整合了旗下各公司的优势和生产能力,进行对现代有轨电车的集中包围。目前,中国北车所属长客股份公司、大连机辆公司、唐车公司已具备了接触网供电有轨电车、超级电容供电有轨电车、地面供电有轨电车、跨座式轻轨等各种制式全系列的现代有轨电车研发和生产能力。以此来看,也正是这样紧跟现代城市需求的正确策略,使北车在为城市提供多式联运、互联互通、无缝衔接的轨道交通解决方案中逐步扩大自己的市场优势。 “走出去”的典范 自从上个世纪 90年代以来,随着超越政治地理界限的全球统一市场的出现,经济全球化的政治障碍基本上被扫除。而经济全球化潮流改变了全球范围企业竞争的环境和竞争规则,大型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更需要走出去进行生产、研发和金融资本的全球整合。而对中国的国有企业来说,走出去的重要性还不仅在于企业这一层次,这更是中国破解国企改革的出路之一。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也将国有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指向了走出国门。而要走出国门,就意味着要参与到全球性的竞争中。 北车是老字号企业,为国家贡献了 60余年的力量,但是 10年前,其基本的市场还是在国内。要走出去,就意味着不仅要做到产业、产品结构优化,还要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产业层级,打造知名品牌。而在这方面,北车可以说是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典范。依托核心技术优势,北车的产品已经出口 7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在引领“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和“中国创造”的转变。 2008年,北车长客中标西港岛线地铁车辆,2009年和 2010年,北车长客在全球公开竞标中获得巴西里约 EMU电动车组和 1A线地铁车辆的销售合同。2011年,北车长客又取得西港岛线的加车订单以及南港岛线无人驾驶地铁车辆订单。由于香港市场一直被欧美同行占据,主要是香港地铁的众多技术指标均采用世界顶级标准,而北车的车辆能够进驻到香港,说明了其列车不俗的表现。 果然,在 2011年之后,北车的产品在世界上遍地开花,其中在中东、南亚、东南亚、中亚、澳洲、非洲、拉美地区的轨道交通装备市场,中国北车都成为最具有优势的企业。而在泰国,长客不仅取得了持续的订单,还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机构 BTS公司结成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开拓泰国市场。而为了将研究和制造基地向海外拓展,北车在德国、伊朗、墨西哥、波兰成立了合资企业,实现了技术与资本的同步输出。北车还在澳大利亚成立独资公司,这将有助于北车绕道进军美国货车市场,并有助于北车向节能环保产品、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和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拓展。 而北车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也学到了真本领。“世界一流轨道装备制造企业要有一流的风险管控能力,”“为了最大程度控制风险,长客灵活选取运作模式。比如,在供货形式上,根据需要可选择整车交付;可选择整车和散件结合,附带技术转让和技术输出;也可以选择完全的技术输出和服务上的输出。”北车长客董事长周传河说。 而为了支撑北车聚合全球先进研发资源,推动中国北车走向欧美高端市场及全球大市场,2013年6月 15日,北车与捷克布拉格工业大学联合组建了电力牵引与控制联合研发中心。这个中心设在捷克布拉格工业大学,由中国北车大连电牵研发中心、大连所公司与捷克布拉格工业大学联合组建。据悉,该中心将集中中、欧两地的科研力量,对轨道交通及其它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以及平台建设开展系统化的科研攻关;同时还将重点承担包括电机参数动态辨识技术和应用、高性能变流控制器设计技术、IGBT驱动技术开发等在内的最新技术的深化研究。 目前,北车确立了成为“以轨道交通装备为核心、为未来城市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发展目标,且已经实现铁路机车、铁路货车、城轨车辆以及高速动车组大部件向世界高端市场的全线挺进。在技术实力和企业软实力不断提升的态势下,北车也正在引导着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技术水平与世界的成功接轨。
更多阅读
吴敬琏:中国股市正处于强盗贵族时代----爱花艺爱财经爱自由思想
吴敬琏:中国股市正处于强盗贵族时代 他,最早在国内提出并倡导市场经济理论;他,是经济理论界“市场经济论”和“整体改革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因坚持市场化改革被称为“吴市场”;他,是吴敬琏。 舆论把华尔街妖魔化了 新京报:今年有
声音:中国豪车市场未来走向何方?
明华有道咨询总监封士明: 就我看来,未来中国豪华车市场将会向更多元化、年轻化与个性化方向发展。“多元化”是指未来以“BBA(BMW BENZ AUDI)”为龙头 垄断的局面将会被打破,第二梯队如沃尔沃、凯迪拉克、雷克萨斯、捷豹路
中国豪车新拐点:温和增长下的“裂变”
今年第一季度,中国豪华车市场的增长速度仅为4%,一反常态地低于中国整体乘用车市场的增长。在此之前,只有在2009年,由于大排量车消费税政策的抑制,让豪华车市场短暂低迷,但很快反弹。 中国豪华车市场是否会由此一路下滑?从上海
西安市振兴路137号 追投50亿元中国北车助力西安工业振兴
在“央企进陕、落户西安”大潮中,中国北车集团进军的号角更为嘹亮。 12月17日,西安市政府与中国北车集团在西安签署第二轮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北车在完成首轮战略合作协议投资70亿元的基础上,追加投资50亿元,重点发展轨道交通
富士康图变:从制造到智造
系列专题:富士康跳楼事件 发展模式由工厂—技术—贸易导向,转型为贸易—技术—工厂导向,这一顺序的转变,展现出富士康的梦想,从制造到智造。 2015年,在上海浦东陆家嘴海洋水族馆附近,将崛起一栋高层大厦,在摩天大楼扎堆的该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