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牌成熟期出现的假冒品牌对连锁品牌形成的伤害
无论是餐饮连锁还是其他业态的连锁,当企业品牌经过长时间的培育形成一定影响力并进入成长期阶段,均会遇到自身品牌到处被仿冒的困惑。为此,企业不得不为打假设立专属法务部门,还逐年累月地为维护品牌权益、持续性支付高额的维权成本,使企业家倍感苦恼和无奈。
因为,侵权者侵害的不仅是企业品牌的知识产权,更严重的是对品牌形象的扭曲和伤害,品牌的价值被贬值。无奈,企业为了维护自身的权益,除了向国家工商管理部门提出品牌(商标)保护申请外,还要无限期地为品牌维权持续不断地支付诉讼费。就拿中式快餐连锁体系的永和豆浆举例而言,每年为打假维权支付的成本就已超过百万元之多。
维权之路慢慢,许多品牌连锁企业感叹甚深、无奈甚深。
一个成熟的品牌如何避免被仿冒?我认为,除了要健全自身的品牌管理制度体系外,还要及时地在国家工商管理部门申请品牌(商标)应用范围的适当保护。虽然起初会产生一些支出,但相比庞大的、无穷尽的维权诉讼费用支出要少得多,要合算得多。因为,在你申请品牌(商标)保护的范围内,工商部门会协助你维权,而且要相信国家工商部门的力量一定是超强的、有效的。
二、标准化承诺失信会中伤品牌市场信誉
众所周知,餐饮连锁品牌经营之所以受消费者青睐,主要依靠其标准化模式的统一性。连锁连锁,连的是品牌、锁的是技术,在统一商号的各个门店提供给消费者的应该是一致性的标准和承诺。从形象上的标准、食品数量的多少和大小标准、品质的标准到价格的标准、服务的标准。
说穿了餐饮连锁卖的就是标准化服务,消费者消费的就是连锁经营的标准化承诺。在连锁运营体系中,一旦有单店经理为了填补营业额的不足而私自修改了出餐标准、品质标准、价格标准和服务承诺标准,就会遭到消费者投诉,甚至于引发媒体对该事件展开负面讨论或批评时,企业和品牌的信誉就会倍遭质疑,在此过程中无论孰是孰非,对于品牌而言都是伤害。如果处理不当,品牌的价值便会在消费者心目中失去原有的吸引力和消费价值。
因此,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连锁经营总部应当建立健全对直营单店的运营标准化管理体系和督导监督指导体系。更应在内部管理上为品牌的健康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三、服务质量与频发的客诉对品牌造成的伤害
由服务质量引发的顾客投诉同样会对品牌信誉造成伤害。诚如我曾顾问指导过的一家著名餐饮连锁总部,就是由连锁店服务质量问题频频引发顾客投诉并索赔的事件发生。
连锁店服务质量问题主要来源于二个方面。一是来自于加盟连锁体系中的加盟商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随意修改或调整出餐标准(份量、品质、单价)引起顾客投诉;二是来自于总部直营连锁店经理为了提高经营业绩(多拿奖金)而违规操作(以降低品质、削减份量的手段控制成本)的现象发生,引发老顾客不满而向地方消费者协会投诉,导致企业声誉和品牌形象严重受损。乃至于失信于一向忠诚的消费群市场。
在此,我建议餐饮连锁总部管理层,在制订各个门店的月度或年度经营业绩时,要适当考虑各家门店的综合因素。譬如:商圈内的消费饱和程度、门店面积的大小与其接待服务能力(包括服务的人员数)、客单价的周边竞争情况、餐品在该范围内受欢迎的程度、单店的平均翻台率等问题。根据不同的营业状况和服务能力进行科学合理地制订单店业绩考核标准。这样不仅能够促进连锁体系的规范化营运,也会让员工感到安心。亦可避免应此类问题对品牌信誉造成的伤害。
四、内部员工的不满情绪对品牌造成的伤害
总部营运管理部门应该时常关心门店员工的工作及其生活。除了正常的工作培训和激励外,更应重视员工的生活质量。这样不仅易于培养员工对公司的感恩心,增加凝聚力和向心力,更能够避免由于内部矛盾激化引发的员工向政府有关部门投诉,造成的严重不良后果对品牌形象造成恶性伤害的事件发生。
案例:一家国内著名餐饮连锁企业,因为,员工超时工作而不予补偿超时工作津贴问题,被员工一纸诉状告到了劳动监管部门,结果经过调查属实,除了被罚款外,还要通报批评。这使品牌形象又一次遭受重创。
连锁经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人员的不稳定,人员流失率较高且频繁,从而造成人力资源管理成本不断攀升。
五、政府领导视察与媒体报道不实对品牌造成的伤害
永和豆浆在去年就遇到了类似问题。当时,吴仪副总理在上海进行工作视察,无意中进了一家“永和豆浆”快餐店,结果发现了很多严重问题。事后不久,在多家媒体上广泛批评了永和豆浆杂乱无章的经营环境,甚至喝令停业整顿。事情显然非常严重,永和豆浆总部的老总林建雄先生为此事备受困扰,责令下属进行详细调查这件事。经调查发现,被吴仪副总理批评的那家店不是永和豆浆体系内的门店,而是竞争对手的一家店。虽然事后多次申诉,但在市场和社会上造成的不良影响已经是无法更改的事实。
对于连锁经营企业来说,在内部体制健全和标准化建设完善的基础上,更应该随时做好危机公关与危机管理的准备,为品牌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