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策划本是公司生产销售环节中的一个环节,可是在国内,这个营销策划在整个企业的经营中俨然成为了一个独立的部门,营销策划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任何一个企业里,谈到营销策划都是敬仰有加。营销策划就真的这么重要?为什么在国外,却很少见到有营销策划的“神来之笔”?郭士纳接手IBM,也没见到他如何运用营销策划手段,让巨人开始腾飞。微软的盖茨在CEO的位子上几上几下,世人也没见他运作如何高明的营销策略?西方企业对于营销策划的理解,好像与我们有些不一样,沃尔玛坚守着“天天低价”几十年,麦当劳的“M”拱门一直是金黄色的,安利设计的积分体系好像几十年都没有大的改变?在世界500强企业中,非专业人士或业外人士接手CEO的不在少数,这在国内,这几乎是很难想象的。
其实,对于营销策划的情结,其实国人是有历史根源的,三国时期的谋臣形象早已是深入人心,近乎神算的诸葛亮就是一个智慧的化身,刘备在没有遇到诸葛亮之前,一直是东奔西走,论武力,关张赵云,都是万人敌,在三国武将排名中绝对是前十名,但是刘备先生年过四旬连一块根基都没有,诸葛亮一出山,三把火就令曹军大败,联吴抗曹,火烧赤壁,才终有三分天下之说。再说隋唐演义的徐茂公,北宋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明朝的刘伯温,连延至绵清朝三百余的绍兴师爷,所扮演的都是“智慧”的角色,国人崇尚智者之力。有市场,自然是有需求。换句话说,过多的对营销策划的重视和关注,这也是市场不成熟的表现,正因为我们处于一个发展中的市场,企业的生存很关键,一个好的策划案可能就会让一个公司迅速的完成公司原始积累,壮大自己,马上进入市场的第二梯队。同样,对于外企稳扎稳打,国内公司与外企本来就不是一个重量级的选手,在市场上按自己的方式生存和发展,唯有灵活机动,战术要大于战略。因此,营销策划一直处于国内市场环境的主导地位。
笔者现在从事的是营销策划师的角色,是属于咨询行业,因工作需要会时常接到一些朋友的咨询和交流,很多的朋友就开诚不公的提出,我有一个什么问题和难处,希望能帮助解决。或是说有一个产品,希望能做一个策划方案,使之在市场产生轰动效应等等。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不好回复,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市场变化,因人而异,这怎么能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呢?
知识是要学习的,它对于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因此,我们在学校里学到的课本都是一样的,并没有特别之处,分享知识应是无偿的,每个人都可以获得和拥有,以我国正在aihuau.com实施的九年义务教育为例,只有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中国的未来才真正有希望。因此,知识的着力点在于传播,广泛传播。对于商业市场,各种营销策略和方案是处处可见,至于是MBA的课程资料都习以为常,学习型的企业是大有人在,可是,能成为一家基业常青的公司却并不多。知识与智慧孰轻孰重?
知识是普及和公正性的,而对于知识中的皇冠——智慧,可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的,《孙子兵法》中云:致人而不至致于人,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智慧是对知识的提升和升华,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懂得知识并不能说是一个智者,能举一反三,活学灵用才是智者所为。而无疑,营销策划师就是承载着众多公司这样的希望,成为了在市场环节中重要一环。
智慧是知识中的点金之笔,清未名臣曾国藩起初起兵从来是屡战屡败,朝廷压力使之几次要刎颈自杀,后有幕僚提议在奏折中改“屡战屡败”为“屡败屡战”,一字之改,意思全变,所谓是点石成金。
外企其实是深得智慧的真谛,成功的外企会用智慧处事,在咨询行业做得牛得不得了的还是外企麦肯锡,薄薄几张纸,就可换得几百万美元。在国内,这几乎是不敢想象的,我想,即使是做一个图书馆的资料,恐怕也换不来吧。同样,这也说明了国内企业对智慧认识的不足,企盼把智慧作为“神来之笔”以求企业一夜成名,或是一边怀疑付出费用一边奢求营销策划师的牛马之作,这都是不现实的。
有一句话说,小聪明与大智慧,这让智慧与聪明(知识)有了两个境界,企业也是这样。工作多年,笔者与很多企业进行过咨询交流,提出很多建议却没有采用,依然我行我素。也有些企业因舍不得咨询费用而破产消亡的,还有些企业对于咨询诊断意见是停停顿顿,投机处事。甚至于打折付费,不了了知。智慧的价值远比知识要重得多。
国内企业总是在挫折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