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本段]
同名杂志近代小说杂志期刊。梁启超主编。月刊。光绪二十八年十月(1902)创刊於日本横滨﹐第 2年起﹐迁移至上海﹐由广智分局发行1年﹐共出24期。
《新小说》是中国最早专载小说的期刊。在创刊号上﹐梁启超发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极力强调小说与改良社会的关系﹐认为“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它对晚清小说理论的探讨﹑小说创作的繁荣﹑翻译小说的兴起﹐以及对中国古典小说的新认识﹑新评价﹐都起了积极的作用。改良派人物严复﹑夏曾佑﹑康有为等﹐都很重视﹑赞扬小说﹐以梁启超这篇论文的影响最大。
所载小说﹐主要为创作﹐亦有译篇。它以内容分类登载﹐有历史小说﹑政治小说﹑科学小说﹑哲理小说﹑冒险小说﹑侦探小说﹐後又续增语怪小说﹑法律小说﹑外交小说﹑写情小说﹑社会小说﹑札记小说﹑传奇小说等等。小说之外﹐亦载有戏曲﹑地方戏﹑笑话﹑杂记﹑杂歌谣等。所载作品﹐内容无所不有﹐特别是各期小说﹐丰富了读者的知识见闻﹐增长了历史社会的了解。经梁启超的大力提倡﹐提高了小说的文学地位和价值﹐引起了广大社会阶层对小说的重视和兴趣。在《新小说》上﹐有梁氏自作的《新中国未来记》﹐吴沃尧的《痛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九命奇冤》﹑《电术奇谈》等。
[编辑本段]
同名流派流派简介
新小说也被称之为“反传统小说”,是20世纪50至60年代盛行于法国文学界的一种小说创作思潮,在哲学上则深受弗洛伊德心理分析、柏格森生命力学说和直觉主义以及胡塞尔的现象学的影响。虽然严格说来“新小说派”的作家们并不承认不是自己是一个创作团体而只是有一种创作倾向,但评论界还是根据其间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理念和特征,将某些作家归为“新小说派”。
公认的“新小说派”的主要代表是法国作家阿兰8226;罗布-格里耶、娜塔丽·萨洛特 、米歇尔8226;布托尔和玛格丽特8226;杜拉斯等。 “新小说派”的基本观点认为,20世纪以来小说艺术已处于严重的停滞状态,其根源在于传统小说观念的束缚,墨守过时的创作方法。因此,他们主张摒弃以巴尔扎克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小说的写作方法,从情节、人物、主题、时间顺序等方面进行改革。新小说派同时认为传统现实小说中惯用的语言也必须彻底改革,因为这些语言由于长期重复使用已变为“陈套”或“僵化”,失去了表达现代人复杂多变的生活的能力。
新小说派的作家,虽然创作方式各有特点,但具有共同的根本观点。首先,他们认为小说艺术从19世纪中叶以来,一直在现实主义的统治下,由于墨守成规,从表现方式到语言都已呈“僵化”现象。新小说派反对以巴尔扎克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小说的写作方法,认为它不能反映事物的“真实”面貌。在这一派看来,现实主义作家往往通过人物的塑造、情节的安排、内心分析、情景描述、带有感情色彩的语言等手段,诱导读者进入作者事先安排的虚构境界,结果人们只能通过作者或作者塑造的人物的眼睛去看外在的事物,这样实际上是使读者进入一个“谎言的世界”,忘记了自己所面临的现实。新小说派反对传统小说以人物为核心,以写“人物在其间活动并生存的故事”为主要的任务;把人作为世界的中心,一切从人物出发,使事物从属于人,由人赋予事物意义,从而使客观世界的一切都带上了人的主观感情的色彩,结果混淆了物与人的界限,抹煞了物的地位,忽视了物的作用和影响。
兴盛时期
新小说派在四五十年代兴起时,很长一段时间不为大众所接受。但随着贝克特(1969年)和西蒙(1985年)分别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新小说的影响达到了巅峰,美国、欧洲、印度,日本还有中国,都有一批狂热的崇拜者和模仿者。最近一些年来随着贝克特、杜拉斯、莫里亚克、潘热以及萨洛特的去世,活下的西蒙、罗伯—葛里耶和布托尔等也都在八十岁左右岁了,于是大家认为新小说派已基本结束。但如果我们留意观察,仍可发现身边就有一些这类小说,比如现在正热闹的余华,如果你比较他的《偶然事件》和<U>[font color=#0000cc]罗布-格里耶[/font]</U>的《橡皮》。
流派现状
“新小说”的创作在70年代后渐趋消退,作为文学流派逐渐走向了消亡。但1985年“新小说”派代表克洛德8226;西蒙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标志着“新小说”已经得到了西方学界的认可,从而使它成为法国乃至世界现代文学史中的一项经典。
近年来出现了一批所谓新一代的新小说作家,并且作品的影响不俗。比如克里斯蒂安·加伊、菲利普·图森、弗朗索瓦·邦、让·艾什诺兹、玛丽·恩迪耶、埃利克·谢维尔、奥仁·谢维尔等等,他们的作品削弱了上一代新小说作家的极端与偏激,兼容性增强,继承了传统文学的优秀部分,但根本的文学观念还是和新小说派相似的。同时,新一代的新小说作家们也开始放弃作品上的独立思考和标新立异,而转向市场和读者妥协。比如继1983年《切罗基》获得梅迪西斯奖之后,艾什诺兹又于1999年秋天以《我走了》领走了龚古尔奖的50法朗。超过20万册的订单的火爆情景似乎只在1985年杜拉斯的《情人》出版时才出现过。而在从前,最终进入批评家视野的都是一些印刷量少得可怜而又受攻击最猛的作品,它们的受欢迎程度是随着它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日趋稳固而渐渐上涨的。
新小说派文学观念(笔记上的,新小说派的艺术特征)。
答:(1)注重对事物的客观描绘,不注重塑造人物和构思情节,制造出一个更实体、更直观的世界,代替既有的心理的、社会的、意义的世界,所以要用一种充满惊喜地物质描绘的“表面小说”去消解人为赋予世界的意义。
(2)打破了时空观念的界限,打断了叙事的连续性,大量运用场景、细节、断片,难以再找到完整的、有连贯线索的故事,作品往往采用多边的叙述形式和混合的手段,把过去、现在、未来、回忆、幻想、梦境和现实交织参杂,任意跳跃。
(3)探索新的语言方式,常使用语言的重复、不连贯的句子、跳跃的叙述和文字游戏,把语言试验推向了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