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时报》创刊于1993年,现为周二、周五刊,对开4版。 主办单位为安徽日报报业集团,由江淮时报社出版。国内统一刊号CN34-0053,邮发代号25-53。新改版的《江淮时报》是以报刊整顿为标志的全国新闻出版改革有了实质性突破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十多年来,《江淮时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内容上追求思想的深度和信息的广度,风格上力争做到“儒雅、大气、亮丽”。改版后的《江淮时报》,在坚持突出“大文化”特色的宗旨下,努力把报纸打造成为“社情民意的窗口,政协委员的讲坛;古今文化的长廊,儒雅大气的品味;可管理性的视野,主流媒体的深度。” 在“两会”中,宣传报道工作得到了广大政协委员的普遍称赞,省政协领导给予了高度评价和鼓励。田维谦副主席在批示中指出:“办好报纸不容易,办好《江淮时报》这样政治性、时效性很强且人员少、条件有限的报纸更属不易。在‘两会’报道及时全面。尤其是评论和综述,紧紧抓住社会的热点和委员关注点,及时而生动,厚重而大气。” 具体体现有以下几个特点: 全员上阵,全力以赴。本报采编人员共6人,全部投入到会议报道中,鉴于今年省政协共有6个住点,摄影记者和负责程序报道的记者无法住点,经过协商,又抽调出发行部主任负责一个点,并让实习生在记者的带领下进驻一个点,由此达到超负荷状态。此外,由于本报是采编合一,所有人员在点上采访结束后,立即返回报社写稿、编版。 集中报道,形成声势。在会议开幕前,集中编发了省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以来常委会和提案委员会工作综述,以及各专委会2008年工作总结和2009年工作要点,为会议的召开营造了气氛,也为委员审议两个工作报告提供了详实的素材和参考。会中,做到每两天送一期特刊上会,全面而及时地反映会议盛况和委员们参政议政的风采、精神面貌,尤其在二次大会和三次大会后,时报拿出足够的版面,将委员在发言席上的声音在第一时间传递给读者,也在最快的时间内将省领导的批示以通讯形式传达给委员和社会各界,成为所有送上会场的报纸中报叠最厚、信息量最大、触角最全、声势最大的媒体。 凸现特色,深度挖掘。在会前策划时,要求所有记者要通过深度报道反映委员的“智力密集、人才荟萃”特点,多做综述性报道,围绕委员所关注的事关安徽发展与崛起、对民生的关注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度挖掘。会议期间,记者们分别围绕应对金融危机、返乡农民工就业、城镇居民住房、参与泛长三角分工合作、保障就业、促进非公经济发展、保障三农等热点问题,做了近10个专题报道,每一个选题都采访了至少三名以上的委员,并结合现状进行分析,有理有据,有力地凸显了委员们对社会的关注、对问题的深入思考、真知灼见,使之成为本次报道最大的亮点,也成为本报最大的特色之一。比较出彩的几篇综述是《保障充分就业是当前头等大事》、《委员建言呼吁政府重视解决》、《关注农民工返乡四大热点》、《安徽,借金融危机崛起》、《挺起腰杆入“泛长”》、《让居者有其房》、《农业强省呼唤四大体系》等产生了极大的反响。手法多样,观点鲜明。在做综述性深度报道的同时,要求每篇综述都要配一篇“记者手记”,用简明扼要的文字点明记者的观点、介绍观点背后的故事,或者补充介绍背景,起到了很好的“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样的言论和其他时评一起,成为本次报道的第二大亮点,观点鲜明,凸显了政协特色、时报特色和时代特色。如《超越对手于“弯道”》、《自强,才有自尊》、《众人同心托大梁》、《爱心呼叫转移》、《2008,我们同在现场》、《2009,我们一同跨越》、《纸上与心上》、《让教育回归“育人”》、《为农民工分忧》、《好政策还需要快落实》等,从不同的方面既点出了本次大会委员关注的焦点,也美化了报纸版面,展示了报社采编队伍的实力,更重要地,是营造了大会关注民生、关注发展的浓烈色彩。
此外,本报今年首次开设了“声音”栏目,精心撷取委员在小组发言、接受记者采访、撰写提案和建议时的精彩语言,不着一字,尽得风流,通过这些精当的短语,呈现委员的社会精英角色和对社会问题的独到见解。摘取《政府工作报告》中精彩的语句,凸显政府对民生的殷切、对发展的急切。这些“声音”和花絮一起,成为今年“两会”报道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