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管理”,这个让大多数人摸不着头脑的专业,这两年突然火爆了起来。
十几年前法国一些院校就先后开设了类似专业,但“奢侈风”真正刮起来是在最近,新开课的学校都是在巴黎的高等商科、经济类院校,如今这类专业已形成一条龙格局,从选修基础课到硕士学位和MBA,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选学。 “至于课程内容,大部分就是教授上课,理论和一些经典的模型,还会请一些大公司的管理层来上课,另外的时间是去大品牌实习,还有很多机会经常去一些大SHOW,这个可是大家很期待的!”Vivian说,这些院校一般开设有“时装市场学”、“奢侈品及服务市场学”、“奢侈品工业市场和管理”及“奢侈品广告和市场学”这样的基础课程,在高学位上,则有更加细致的分类,比如“奢侈品和时装”企业管理硕士,除了奢侈品创意、设计外,项目工程一栏就被产品、市场、金融、企业管理、团队领导等占满了,几乎涉及奢侈品行业的各个领域。 “不过,奢侈品管理,实际上还是管理学的一部分,也有的会去高端的汽车营销、高尔夫球场管理、化妆品公司之类的。所以,读这个课程最好是有经济管理学基础或者设计纯艺术基础的,管理的基础可以对市场和消费者有一个大体的把握和预测,有艺术基础的话,在销售时你能解释奢侈品的设计内涵。” 据了解,其中就读的人根本不用考虑到就业这一类的问题。法国某高校奢侈品管理专业曾经做过统计,在入读的学员中,平均年龄为30岁,入学之前平均工作经历7年,而其中超过半数在经营管理方面担任中层以上职务。可以说,绝大多数人都是在工作的“黄金时期”来了个“急刹车”,选择就读奢侈品管理专业。 对比之下不难看出,目前国内所开设的奢侈品管理专业,大多停留在“试学”阶段。开设奢侈品管理教育是必要的,但国内大学目前针对奢侈品管理课程的设置不够完善,缺乏市场经验与真正的师资力量。 “培养奢侈品消费者是件简单的事情,但培养一个奢侈品管理者则是目前国内教育资源暂时难以达到的。”世界奢侈品协会中国代表处首席执行官、奢侈品经济学家欧阳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 带有“浪费”色彩的奢侈品和令人咋舌的高学费,对于素有节俭传统的国人来讲,很容易刺痛“奢侈浪费”这根神经。然而仔细分析,这个培训班的大热并不偶然,就好比MBA、EMBA、CEO研修班曾经的流行。在某个阶段,总有那么一些称得上奢侈的课程是走在流行的行列里的,去参加的人也许不关心学的是什么,也不在乎学费是多少,只要是时髦的,我就去。 奢侈品含义的管理学界定 近年来许多世界知名的奢侈品纷纷登陆中国 ,巨大的市场和消费潜力远远超过了他们的预期。中国人对奢侈品的巨大消费能力让世界哗然,一份来自高盛的关于中国奢侈品市场的 研究 报告称,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日本和美国的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为全球奢侈品行业的总销售额做出近20%的贡献。突然暴发的高端消费现状引起了 社会 各界的关注,但在中国,奢侈品的 理论 和学术研究几乎空白,因此奢侈品的相关研究显得迫在眉睫,而奢侈品概念作为研究的起点和基础,如何较好准确地界定,已成为解决其一系列实质性问题的关键。 奢侈品含义研究的 历史 演变 奢侈品的含义是由不同社会、社会结构、社会文化内涵以及 经济 条件所决定的,奢侈品不仅具有物质的和社会的内涵,也具有 政治 的和道德的内涵。奢侈品及非物质的奢侈从政治上、经济上及道德上似乎都不是正当的,而对社会、文明和大多数人来说却是值得追求的,因此,由于奢侈品自身的矛盾性和多重性,很难给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 目前 ,国内外学术界对奢侈品尚无十分明确的定义。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只给出了必需品的定义,然后将所有不属于必需品的物品归为奢侈品。显然,斯密看到了奢侈品定义的困难性,所以他采用了排除法,绕过了直接下定义的障碍,避免了对奢侈品的正面定义。奢侈品在经济学上讲,指的是价值/品质关系比值最高的产品。 奢侈品含义的管理学界定 通常把奢侈品定义为需求的价格弹性大于1的商品。无论是亚当·斯密还是其他经济学家,显然他们的定义都是从经济学的角度给出的。 克里斯托弗·贝里在《奢侈品的概念—概念及历史探究》一书中认为:奢侈品是那些可以轻易并毫无痛苦地被替代的物品,特别精美并具备一定品质,可以满足某种普遍存在的需求。1997年,Kapferer给出了奢侈品一词的符号学解释及其社会学含义:“奢侈品代表的是美好的事物,是 应用 于功能性产品的 艺术 。就像光可以带来光明一样。它们提供的不仅是纯粹的物品,他们是高品位的代名词。”Simon Nyeck进一步 分析 认为奢侈品的定义应涉及到生活方式或存在的方式,涉及到愉悦和欲望。上述定义从欲望和需求的分析中给出了奢侈品的界定 方法 ,因此属于社会学的范畴。 研究奢侈品不能不提维尔纳·桑巴特,但他没有直接给奢侈品下一个具体的定义。在其传世经典之作《奢侈与资本主义》一书中,他仅基于“奢侈是任何超出必要开支的花费”的论断,指出奢侈品是贵重的衣服、精致的家具、珠宝等等,它们能够直接满足奢侈需求,是面向消费定制的一级商品。维尔纳·桑巴特研究的重点是奢侈生活方式及其产生的作用,因此对奢侈品的界定显得模糊而过于简单,不能反映奢侈品的内在实质。 中国学术界对奢侈品还较少有针对性的研究,而其概念的界定也就鲜有公示,只有相关的词典给出了一些解释。如《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卷)中解释“消费资料”时称:消费资料分为必要消费资料和奢侈消费资料,奢侈消费资料一般用于满足剥削阶级过奢侈生活的需要。该定义显然是基于马克思的论述,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奢侈品做出概念解释的。 综上所述,奢侈品概念的研究视角纷繁复杂,对研究的指导意义也各不相同,但在众多的界定中很少有从管 理学 的角度出发去解释和论证的。考虑目前中国奢侈品消费的现状,基于道德的论述虚弱而缺乏说服力,基于政治的论述又因阶级概念的淡化而显得不合时宜;基于社会学的论述陈旧而缺乏创新性,基于经济学的论述又由于市场相对太小而未引起足够重视。市场的膨胀不可逆转,基于管理学的角奢侈品的本质特征 撇开道德和政治意义不说,亦不论其 哲学 与社会学意义,从管理学角度出发,奢侈品概念的界定应起始于其本质特征,为奢侈品在 企业 管理的相关问题研究奠定基础,如奢侈品的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品牌定位、企业战略等等。因此本文从如下五个方面阐述奢侈品的本质特征,为下一步给出奢侈品的管理学解释提供依据。 (一)高价格和高品质特征 奢侈品显然具有高价格,是同类商品中最贵的。价格高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是奢侈品,但奢侈品的价格一定是高的,毫无疑问,价格是奢侈品最基础的特征。同样奢侈品一定是同类商品中的精致品,具有极其卓越的品质,能带给消费者一种高雅和精致的生活方式。奢侈品复杂的工序和精湛的工艺,及其严格的近似严酷的品质保证是同类商品根本无法相比的。 (二)稀有性特征 奢侈品是一种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奢侈品中常常包含着或是一定量的短缺资源(如紫檀木、黄梨木等),或很高的 科技 含量,或很高的人文因素,或可以被称作“绝活儿”的很高的制作技巧(如手工制造)。另外,一些奢侈品是限量生产,营造了稀缺的状态而使其弥足珍贵。例如,箱包类的全球顶级品牌路易威登LV,曾是拿破仑皇后的专宠;劳斯莱斯轿车、宾利跑车全球限量发行,因此很难觅其踪迹睹其芳容。稀有性使得奢侈品对于许多人而言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也正由于稀有性,奢侈品才具有了使人憧憬的神秘感。一旦让大多数人感觉可望而不可及,那目标消费者的优越感也就保住了。只有认识的人与实际拥有的人在数量上形成巨大反差,奢侈品也才能够成为真正的奢侈品,因此稀有性堪称奢侈品的又一显著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