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出现引起了少数主要转变。其使得人口密度可大量提升,从而出现国家。对于"国家"(state)一词有著数个定义。玛克斯·韦伯(max weber)与诺贝特·伊里亚斯(norbert elias)将其定义为一群有组织的人群合理地独占著某一特定的地区。 新注明:城邦指由一个单独的城镇为中心的国家。 城邦是古希腊政治的内涵的主要概念。在古希腊人的政治语汇中,“政治”一词源自“波里”(Polis),该词在《荷马史诗》中指堡垒或卫城。同“乡郊”(demos)相对。雅典的山巅卫城“阿克罗波里”,雅典人常简称为“波里”。堡垒周遭的“市区”称“阿斯托”(asto)。后世把卫城、市区、乡郊统称为一个“波里”,综合土地、人民及其政治生活而赋予其“邦”或“国”之意,演变为“城邦”之称。 在公元前4千年至公元前3千年期间,首批国家在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与印度河谷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其存在著数个城邦国家。古埃及则是先有国家,而没有城镇,但城镇很快亦冒起。一个国家需要军队来保卫其领土。而军队则需要官僚机构来负责维持。惟一例外是印度河谷文明,因为该处的国家并没有证据显示曾拥有著军事力量。 在公元前3千年至2千年间,在中国地区亦出现了很多小型国家。而在此时,中东地区的国家间开始爆发战事。世界上首条和平条约,卡叠什(kadesh)和约,是在公元前1275年,由西台人与古埃及人所签订。这时古代著名的大帝国开始陆续出现,例如波斯帝国(公元前6世纪)、孔雀帝国(公元前4世纪)、秦帝国(公元前3世纪)与罗马帝国(公元前1世纪)。 在公元8世纪,中东与东亚的两大帝国首次爆发冲突,当时统治中东的阿拔斯王朝与统治中国的唐朝在怛罗斯决战,结果唐军战败。而史上最大的帝国(土地接连计)蒙古帝国则在公元13世纪出现。此后,大部份居住在欧洲、亚洲与北非的人们均隶属于国家统治下,而在墨西哥与西南非亦有著文明国家。诸国不断扩张,并控制著越来越多的土地与人口;最后一块‘无主土地‘亦在柏林和约(公元1878年)被瓜分。 城邦是由一个城市控制的区域,通常拥有主权。历史上的城邦通常是大文化圈的一部份,如古希腊城邦(如雅典、斯巴达)、迦南的腓尼基城邦(如泰尔、西顿)、中部美洲的玛雅城邦、丝绸之路上的小国(如撒马尔罕、布哈拉)和意大利城邦(如佛罗伦斯、威尼斯)。中国周代实行封建制度,分封的一些诸侯国有时也被称为城邦。 欧洲历史上有两个重要的城邦时期—古希腊的城邦和文艺复兴时的意大利城邦,现时欧洲的文明都发源自这些时期。然而,这些文明的城邦通常只存活很短时间,因为它们的土地和实力都不足以抵抗周围的外敌。此外,这些小区域组织在松散的地理和文化个体中互存,成为大国建立稳固势力的障碍。故此,他们最终必然融入於更大社会体系、以至民族国家。
目前世界上只有新加坡、摩纳哥和梵蒂冈符合城邦的传统定义。然而,新加坡仍有一部份未都市化的领土,而摩纳哥和梵蒂冈的都市区只是周边城市──罗马和毕索雷──的延续。一些主权国家内也有类似城邦的领土,如香港和澳门、德国柏林、美国华盛顿特区和英国直布罗陀。(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