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Macro Economy)

什么是宏观经济

  所谓宏观经济是指:指总量经济活动,即国民经济的总体活动。是指整个国民经济或国民经济总体及其经济活动和运行状态,如总供给与总需求;国民经济的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国民经济中的主要比例关系;物价的总水平;劳动就业的总水平与失业率;货币发行的总规模与增长速度;进出口贸易的总规模及其变动等。一般认为此词1933年由挪威经济学家RAGNAR FRISCH(1895--1973年)在建立“宏观经济学”时所提出。 

  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是高水平的和快速增长的产出率、低失业率和稳定的价格水平。

  微观经济是:指个量经济活动,即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是指个别企业、经营单位及其经济活动,如个别企业的生产、供销、个别交换的价格等。微观经济的运行,以价格和市场信号为诱导,通过竞争而自行调整与平衡;而宏观经济的运行,有许多市场机制的作用不能达到的领域,需要国家从社会的全局利益出发,运用各种手段,进行宏观调节和控制。

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关系

  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是经济活动和经济运行的两个不同层次。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微观经济是宏观经济的基础,宏观经济的良好状况是微观经济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社会经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整体,宏观与微观之间,生产、流通、分配、交换的各个环节之间都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计划和市场是两种不同的经济调节手段。在现代社会化商品经济条件下,只有合理运用计划与市场这两种配置资源的经济手段,才能更有效地实现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计划与市场两者,市场处在更基础的位置,计划则是在市场作用下发挥宏观调节功能和微观指导功能。只有将计划和市场有机结合,才能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国家特别需要用宏观经济法律手段进行调控。

  宏观经济是与微观经济相对应的概念。市场经济中以个人、家庭和企业为单位进行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即是微观经济。现代市场经济虽然仍以单个微观经济主体为基本单位,但随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商品交换日益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经济活动已不再是单纯的个体行为,而日益呈现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特征。个人财富、家庭福利和企业利润的增加,已经不再单纯地取决于自身的努力,还必然要依赖于整体经济状况,整个经济运行越来越表现出明显的总量、综合和全局性特征。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

  1、高的且不断增长的国民产出水平(即实际GDP)

  2、高就业、低失业

 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

  3、稳定或温和上升的价格水平

  政策工具是一种处于政府的控制之下,并能对一个或多个宏观经济目标施加影响的经济变量。

什么是宏观经济总量的平衡

  宏观经济总量的平衡是指:

  ⑴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平衡

  ⑵一个地区范围内的市场供需平衡

  ⑶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⑷全国工业部门的生产和需要的平衡

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经济调节方式

  ⑴以间接调节为主

  ⑵以直接调节为主

  ⑶始终以调控总供给为主

  ⑷始终以调控总需求为主

国家实行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

  ⑴它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⑵它是实行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需要

  ⑶它是推动市场经济良性发展的客观需要

  ⑷它是经济体制的改革与调整的需要

  ⑸它是转变国家政府经济职能的需要

宏观经济调节体系包括

  ⑴宏观经济调节目标

  ⑵宏观经济调节方式

  ⑶宏观经济调节手段

  ⑷宏观经济调节政策

  ⑸宏观经济调节水平

宏观经济调节目标的经济政策体系

  国家实行宏观经济调节目标的经济政策体系主要包括:

  ⑴财政政策

  ⑵货币政策

  ⑶收入政策

  ⑷产业政策

  ⑸消费政策

财政政策调节宏观经济活动的手段

  财政政策调节宏观经济活动的手段主要包括:

  ⑴财政补贴

  ⑵国家税收

  ⑶国家预算

  ⑷国家债务

  ⑸信贷政策

货币政策调节宏观经济活动的手段

  货币政策调节宏观经济活动的手段主要包括:

  ⑴国家预算

  ⑵公开市场业务

  ⑶利率手段

  ⑷再贴现手段

  ⑸存款准备金手段

  根据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调节的影响,货币政策主要可分为:

  ⑴货币储备政策

  ⑵货币回笼政策

  ⑶扩张货币政策

  ⑷货币发行政策

  ⑸紧缩货币政策

  中国经济如何摆脱"三大迷思"困扰

  中国经济正遭遇三大迷思困扰。哪三大迷思?一是通胀压力,二是流动性压力,三是增长下滑压力。进一步分析这三大迷思,其实都是受制于一个主轴的三种表象。而这个主轴不在内部,而在外部,这就是由美元贬值派生出来的问题。

  在解析“三大迷思”之前,先说一个重要前提,就是美元的异动。由于这是问题的关键,同时也是摆脱“三大迷思”的前提,因此,有必要先弄明白美元的走向到底如何。

  要分析美元走向,不得不谈美国推行的弱势美元战略。美元已持续贬值数年,已造成全球价格体系紊乱。也就是说,从美国的角度看,已达到了预期目标,再玩下去,就要对美国自身造成实质性伤害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美元持续贬值造成了经济对手的困难。比如,人民币对美元在三年内持续升值近20%,使大部分微利的中国外向型企业遭受了汇率和成本的双重挤压,走向亏损甚至破产。也就是说,美元贬值已达到了挤压对手的目的。

  其次,由美元持续贬值造成的全球价格体系混乱、通胀压力加大,现在已到了非治不可的关键时刻。从美国的利益来讲,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就要对美国经济自身造成实质性伤害了。此时,若是美元由弱转强,可以稳定价格预期,有利于美国经济的下一步发展。

  而从全球角度看,迫于通胀压力,美元的走强也符合各国对稳定物价的期待。此时美国顺势调整弱势美元战略,既可以做“好人”,重塑美元霸主地位,又有利于全球金融资源再次流入美国。左右逢源,何乐而不为?近日,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大经济体增持美国国债,就是一个重要的转势信号。

  明白了美元大趋势之后,回头看“三大迷思”之一的中国通胀压力问题。

  从主导性看,本轮通胀压力主要是输入性的,是一种货币现象,是由美元贬值引起的石油及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引起的压力。如果加上前两年所谓的“高增长、低通胀”,实际上是把价格压力往后推移,所以才形成了目前的价格形势。而这一点,很可能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注意。

  由此观察,本轮价格上涨,主要取决于美元因素。而目前已有多个国际机构对美元转势有了明确判断,对石油及其他生产资料价格的回落也有比较明确的预期。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看待我国的价格趋势和外围经济环境,调整相应的经济政策,就是一个不可以忽视的问题了。

  再看“三大迷思”之二的流动性问题,同样也与美元趋势有关。近几个月来,在外贸顺差逐渐缩小的情况下,不明用途的外汇大量流入,造成了新的对冲压力。热钱为什么要挤进中国?就是想在短时间内从两方面套利,一是人民币升值,二是对中美利差扩大的预期。

  为了应对外汇流入导致的流动性问题,央行持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在通胀压力不断加大,加息措施又难以启用的情况下,这一政策工具的反复使用,固然对收缩流动性产生了明显作用,但也导致了资金的结构性淤塞,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资金困难。而问题的缓解,也与美元走向有关。

  第三个迷思,也就是经济增长问题,也与美元趋势有关。增长问题,本来主要是国内的事,但对于一个外贸依存度高企的经济体来说,问题就不是那么简单了。由于本币升值加上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大量原本微利的外贸企业失去了生存基础,出口下降,自然对经济增长有直接影响。

  而要使外向型企业向内需型转变,从推动经济增长的结构上调整产业布局,无论在生产组织上还是在时间上,都需要花很大努力,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同时在一个开放的时代,即便是为内需服务的企业,也要有国际经营眼光。也就是说,在目前以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世界经济格局下,也需要注意美元的动向。

  现在,美元有由弱转强的迹象。此时,如果不从本质上看问题,而是继续被表象所蒙骗,在战略和策略上做出不恰当的选择,那是要引来后遗症的。而美元也不是完全可以自以为是的货币,也会受美国经济自身和国际经济与金融格局的影响。

  适时把握美元转折的有利时机,作出相应的政策调整,中国经济完全有条件从目前的“三大迷思”中走出来。而就目前反应过度的沪深股市而言,更前瞻、更全面、更理性、更历史地看待中国经济走向,也许会平缓这两个市场的非理性躁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91662.html

更多阅读

对未来国家的宏观经济走势预测 黄金未来走势预测

注意:文章真实度请自辩。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网站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惊天危机下的择日而亡All Down,Die Another Day!本文对未来国家的宏观经济走势预测将会被证明是准确的,此文将

加入WTO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中国加入wto的影响

加入WTO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世贸组织的前身是关贸总协定,从1986年我国申请恢复关贸总协定地位后,便开始了与世界大国漫长的复关谈判过程。1995年关贸总协定改组变更为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复关谈判转为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2001年11

李扬:财政货币政策精准配合才能提高宏观经济效率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被视为政府干预经济,实现宏观调控的两种主要政策手段,一直以来,由于没有积极、主动、有意识地把两种手段进行配合,导致宏观经济政策效率受到影响。  对此,在第二届金融街论坛上,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表示,鉴

声明:《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为网友月下伊人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