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蝉脱壳的意思 管理人金蝉脱壳 “一对多”艰难生存



管理专户“既不得名,又不得利”,投资经理多为新手上阵,投入产出不成比例

管理人金蝉脱壳 “一对多”艰难生存

●本报记者  卢远香  徐永  广州  上海报道

 

    仅仅过了两个月,喧嚣一时的基金专户“一对多”业务迅速降温,在发行遭受冷遇的同时,业界对“一对多”业务的态度也发生了180度大转折。

  自9月伊始至11月初,共有34家基金公司的104只“一对多”产品获批,其中,灵活配置型的数量达到87只,占比达83.6%。早在投入运作前,市场一致预期“一对多”产品能“在上涨阶段抓住收益,在下跌期间回避风险”,其业绩回报将会高于公募基金。不过,《中国经营报》记者从多家基金公司专户部人士了解到,截至目前,“一对多”的业绩情况并不理想。

黯然失色的成绩单

  9月是专户“一对多”产品扎堆发行的高峰期。时至今日,产品投入运作已有两个月。不过,对于这块曾经寄予厚望的业务,基金公司们目前并没有交出一份亮丽的成绩单,相反,坊间盛传的却是部分基金公司的“一对多”产品已经跌破了保本线。

  “确实有一些基金的专户‘一对多’比较激进,出现跌破初始面值的情况。”深圳一家老基金公司机构理财部副总经理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有些基金对外宣传专户的业绩良好,但私下交流却发现旗下大多数“一对一”和“一对多”产品的业绩都很差,“市场上涨期间远远落后于指数,市场下跌时期也不能抵抗风险。”

  由于运作时间很短,记者接触的多家基金公司专户部人士均不愿意透露具体的业绩回报,只表示公司比较保守,净值还在面值之上,有1%~2%的收益。“专户不可能有好业绩,规模小,又怕亏钱,风险大的股票不敢搞。”国内一家排名前十名基金公司的副总经理直言,“一对多”的运作情况不理想。

  目前,基金公司的专户部同时管理着“一对一”产品和投资顾问类产品,这些产品的业绩回报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专户的投资水平。

  “我管理的一只投资顾问类产品,规模超过4亿元,6月份成立,收益最高时有6分钱,现在净值回到面值,收益为零。”深圳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投资经理说,公司不少的专户类产品都如这只产品一样,随着市场指数坐了一趟“过山车”。

  其他基金公司也呈现类似的情况。“我们有一单专户‘一对一’是6月份开始运作的,回报最高时挣了2毛钱,但到10月底为止,亏了3分钱。”国内另外一家大型基金公司专户部人士透露,公司专户的业绩并不是很好,部分产品微利,但还有一些产品仍是亏损的。

  自9月1日至11月12日,上证指数上涨19.60%,而9月1日开始成立运作的私募产品重阳3期业绩回报超过15%。与之相比,基金专户“一对多”不到5%的收益,难免显得“黯然失色”。

  不过,在9月宣传发行期间时,基金公司纷纷宣传由优秀的基金经理或投资总监掌舵,为何专户“一对多”的业绩并没有预期的亮丽?

明星挂名,新手担纲

 金蝉脱壳的意思 管理人金蝉脱壳 “一对多”艰难生存

  “专户‘一对多’担纲的是年轻人,他们没有经验,很可能会出现两个极端,一是很保守谨慎,二是太鲁莽冒进。”某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正是“一对多”业绩不起眼的真正原因。

  深圳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明星基金经理向记者透露,大多数基金公司的专户“一对多”都是一些新人在管理,他们普遍是资深研究员或交易员,但之前并没有资产管理经验。“我原本有两个助理,现在都提拔为投资经理了,并且每个投资经理管5个账户。”

  当初为了推销“一对多”产品,各基金公司纷纷打出明星基金经理的金字招牌,但事实上,“明星基金经理挂名,新手操盘管理”的策略今日却被普遍采用。前述深圳明星基金经理所在的公司,在宣传中表示“一对多”产品将由专户部投资总监和一位投资经理一起管理,但实际上真正管理的只是投资经理。

  “投资总监要负责社保账户,社保投资不允许基金经理同时兼职管理如此多的账户,他只是挂名而已。”在他看来,由明星基金经理或投资总监挂帅就是为了吸引人气,增加产品的卖点,“这也是基金公司普遍采取的营销策略。”

  不过,基金公司让新手管理专户“一对多”产品,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自2007年以来,基金业快速膨胀,新基金、投资顾问类产品、专户“一对一”、专户“一对多”产品不断发行,基金经理普遍都由一人管理一只基金经理变成同时管3只基金,人手不够只好从研究员中提拔。

  “我现在管着两只开放式基金,同时还要管两只投资顾问类产品,规模分别为5亿元和12亿元。”前述深圳的明星基金经理说,一个基金经理管理两个产品还可以兼顾,但管理4只产品后,重心都放在开放式基金上,很难兼顾投资顾问类产品,这也是产品业绩不佳的主要原因。

  这还不是最“繁忙”的基金经理。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有些基金公司专户部的投资经理,“一个人就管着40个债券的账户”,任务轻一点的也要同时负责30个账户。

  其他基金公司也存在类似的人手紧缺情况。“公司的专户部只有几个人,专户规模也才几亿元,一个人管理5个账户是没问题的,投资经理只需要填单子下交易指令就行了。”一位负责投资的副总经理更为直接地告诉记者,专户“一对多”只能让新手“练练手”,因为它吸引不了有经验的基金经理。

  “专户要做出好业绩是需要费很多心思的,但公司方面不可能给投资经理开出单独的激励机制。如果给投资经理提成,公司没办法平衡基金经理和研究员的收入。”前述副总经理说,缺乏激励机制的专户管理,甚至还比不上公募的平台。

  而在基金经理眼中,由公募转到专户,也是一笔不划算的买卖。“市场还是资金推动,管理着上百亿元资金,很有成就感。到上市公司调研,董事长热情接待;但管着几亿元的资金,去调研也没人理你。”上海一位基金经理认为,到专户做投资经理,实际上是“既不得名,又不得利”。

“投入产出比太低”

  实际上,无论是并不起眼的业绩单,还是由新手来管理基金公司的新业务,这些都只是表象,真正的原因,也许还在于这项业务给公司带来的利润贡献度低。

  “专户‘一对多’成本高,回报低,投入产出比太低了,我们公司不会在这方面投入太多精力。”当各家基金都沉浸在专户“一对多”产品的喧嚣中时,华夏基金一位渠道经理在闲谈时表示公司对专户“一对多”的态度。

  有这个认知的并非仅仅一家公司。“专户‘一对多’成本高,规模小,挣的钱又不多,如果再配置大量的人力、物力,公司会亏本的。”前述大型基金公司的副总经理不客气地指称“专户只能是公募的一个补充”,公司对“一对多”业务并不是特别重视。

  基金公司当前的冷淡,与上半年筹备“一对多”业务的热切,有着明显的区别,是什么使得基金公司的态度发生了如此大的转变?

  “基金公司是企业,都是利益驱动,业务的利润贡献程度,决定了这块业务的资源配置比例。而目前公募是基金公司最为挣钱的领域,自然成为人力、物力配置倾斜的方向。”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行业研究员表示,有些基金在年初确实想把专户“一对多”业务做大,但后来发现投入高、难度大,最终形成了目前的尴尬局面。

  事实上,专户“一对多”的发展与基金公司最初的预期很不一样。早在年初筹备时,基金畅想的是凭借公司品牌,“一对多”单只产品的规模能募集到10亿元~20亿元,但真正募集到手的产品中,规模最大的也只有4亿元左右,有些甚至是只有5000万元多一点,更有一些基金公司的“一对多”产品募集还没有5000万元而宣告募集失败。

  发行“寒潮”让基金意识到“一对多”产品仍然需要培育市场,很难在短期内取得规模效应。与此同时,与银行渠道的高成本合作,也超出了基金的预期之外。

  在基金公司以建设银行(601939.SH,0939.HK)为代销渠道发行的“一对多”产品中,固定管理费为2%,但其中的75%(即资产管理规模的1.5%)由建设银行所得,基金公司只能获取5%的管理费;而基金公司与工商银行(601398.SH,1398.HK)合作发行的“一对多”产品,普遍收取1%~1.2%的管理费,其中的70%归工商银行所有,此外基金还需要支付工商银行约1%的销售服务费。两者相加,基金公司需要支付相当于资产管理规模1.6%~1.8%的费用给工商银行。

  由于银行收取了基金公司“一对多”产品大部分管理费,基金的利润来源只能指望业绩提成。但这部分的回报依然很难有高收益。目前,“一对多”产品提取的业绩报酬普遍为20%,但业绩比较基准为5%~8%,这意味着只有产品取得超过约定的5%~8%的收益后,才能拿到业绩分成。

  以发行规模最大的“一对多”产品4亿元为例,假设一年净值上涨35%,扣除掉5%的业绩基准后,30%的回报部分可以提取的业绩报酬为0.24亿元。而一只规模为50亿元的公募基金,以1.5%的管理费来收取,一年能旱涝保收得到0.75亿元。相比之下,规模普遍还不到1亿元的专户,很难“挣到钱”。

  但并非所有基金公司都对专户不重视,也有少数公司配备了较好的人力资源。“初期只是大轰炸阶段,接下来还是会分化。”前述不愿署名的研究员表示,有些基金公司确实是表里如一,配置了比较多的人手来管理专户“一对多”,希望能把这业务做起来。但这需要“时间的检验和洗礼”。

 

相关报道

“最重要是调整双方预期”

●本报记者  夏欣  珠海  北京报道

 

   最近,部分基金公司专户“一对多”产品跌破保本线出现亏损,有些公司“一对多”产品由于没有达到成立下限而宣告募集失败,还有一些公司此前的专户理财产品因为没有达到客户要求的收益最后闹到不欢而散。对于个中究竟,业界看法不一。基金公司究竟应该在资产管理业务方面如何作为?《中国经营报》记者为此专访了嘉实基金公司总经理赵学军及上投摩根基金公司副总经理侯明甫。

机构业务流程至上

  《中国经营报》:此前基金公司对专户业务寄希望很大,但事实看来并非如此。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赵学军:对基金来说,专户管理是一个新事物,这个“新”主要体现在对产品的理解。每一个新产品都是不一样的,基金公司有没有与客户充分沟通,双方的目标是否清晰一致,对于同一个概念是否存在不同认知。这种沟通是否充分,对实际业务的开展非常重要。双方不欢而散,多数时候是因为基金公司觉得自己做得不错,而客户认为基金公司做得不行,其中的问题主要还是沟通不充分。正因为专户理财是一个新事物,因此,从事资产管理的机构和参与的客户都需要被培育与教育。现在双方都存在不成熟的地方,有一个学习与摸索的过程。如何达成一致需要双方磨合,嘉实也不例外。

  机构业务与零售业务其实有一个最根本的区别:零售业务比较注重表现,机构业务比较注重流程的风险管理,这是机构业务的特点。机构业务只要符合流程,对于产品本身管理机构和客户能够达成共识,那么,无论出现怎样的结果,双方都会接受。

  我相信,机构业务将来会更有前途,基金公司只有做出特色——比如说真正实现3P:好的管理团队、好的流程、好的业绩——业务才能做好。过去有一种看法认为,客户只要把钱交给基金公司,别管基金公司怎么运作,但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十分想做年预期收益在8%~10%的产品

  《中国经营报》:包括“一对一”和“一对多”在内的专户业务,是否真正对基金公司的利润有很大帮助,类似业务今后有多大的发展空间?

  侯明甫:我们在做专户业务的时候,我就告诉我的同事,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你的客户,不要把不合适的产品卖给客户。曾经有客户说,我们相信你们的海外投资能力,能否专门买H股中的资源类,或者是专门帮我去香港打新股?这样的客户都被我们拒绝了。因为在香港打新股的报酬率和风险绝对和内地市场不一样。再者,如果客户只想做资源类个股,我们可以帮你做全球性的投资,而不是单一市场的单一产品。

  我们希望找到一些别人做不了而我们能够做的东西,形成我们自己的特点,但是这需要一段时间和客户沟通。所以就专户业务而言,我们不着急。今年公司也没有告诉我说一定要做多少单,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其实我最想做的一个产品是收益比货币基金收益高,但比债券基金低,如果能有这样一个替代货币基金的产品问世,它的市场前景会非常好。

  《中国经营报》:这种对客户的挑选和对自身产品业绩水平的定位,是否和公司目前的投研团队构成有关?我们了解很多基金公司在专户方面的投研人员比较紧张。

  侯明甫:完全不是,我们这样做的原因,完全站在客户的利益出发的。

  为什么我会认为最好卖的产品是收益比货币基金高、比债券基金低?因为它们是适合最高端客户的产品,他们的需求是先保值再增值。这类客户是我们最值得关注的,只是我们现在的市场配套,市场环境、品种都还不够做这样的产品。以我过去的工作经验看,我们曾经有这样的产品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做这种产品的基金经理一定要有很平和的心态,比如一年赚到8%就好,你不要再博那些20%、30%的收益,这样客户满意,我们也高兴。

  《中国经营报》:这是否能够代表上投摩根目前专户理财业务的发展方向?

  侯明甫:我一直想要做这样的产品,我们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但是年预期收益在8%~10%的产品,是否有足够的市场需求?只要这个产品连续三年在剧烈波动的市场中都能做到8%~10%,客户就能通过我们的业绩清楚地知道并接受我们的操作方法。但坦白地讲,要实现这个目标也并不容易。做绝对报酬最重要是机制,你的机制要能够使客户相信。

  当前阶段,大家对专户有太高的预期,这个预期不是太正常。多数客户希望在市场上涨时能够比大盘涨得更多,在市场下跌时能够保本。目前国内大部分的专户都是灵活配置的,之所以采取灵活配置,就是希望能够实现上述目标。但这样就会产生另外一个问题,即对基金经理的要求,实际上能够做到这么高水平的基金经理,很快就会转行做私募了。所以,这里面也存在客户需要调整自己的预期,我们的基金经理也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预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91216.html

更多阅读

HIBERNATE一对多配置实例 hibernate入门实例

1. 环境:假定班级和学生是一对多的关系,班级是一,学生是多,对应表格分别是:zlass ,student2. 创建Zlass和Student对象//Zlass对象---------------------------------------------------------public class Zlass{private String class_id;p

声明:《金蝉脱壳的意思 管理人金蝉脱壳 “一对多”艰难生存》为网友王八追兔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