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共识 深度互信 在人本市场经济“新共识”上实现超越



     ――评李佐军在《中国改革新思维》中的尝试

 实现共识 深度互信 在人本市场经济“新共识”上实现超越
  中国的改革开放,理论准备是很不足的,可以说,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历程,是以往的理论禁区在实践中一步步被打破的过程。中国经济发展成就举世认同,但至今还未有能被广泛接受的解释中国经济现象和道路的理论。现在,李佐军的这本《中国改革新思维》,从全球和历史的视野,从学理和实践两个层面,对中国的改革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其中包括改革因何而起,改革的过程和成就,改革的成本和代价,改革的经验教训等,其直面问题的勇气可嘉,其创新性的思维,尤其给人启迪。

  李佐军认为,改革不能终止于得失之间,得失之间是改革总结的基本内容,也是改革征程的起点。他首先认真分析了经济学家这些年来常常挨骂的原因,直言在中国这场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和现代化面前,传统理论是过于偏狭的,甚至是过时的,对人的多样性关注不够,对大众的行为关注不够,而且没有形成能足以解释社会现象并且提出对策的分析框架,因此时代始终在呼吁新理论。

  我们这些年来的改革,就是研究让政府如何安排制度,从而达到效率和公平的统一。不能不承认,传统的改革者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很难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比如有的学者只强调法律的重要,那其实在学理上也站不住脚,法律重要,制度也得要,宏观调控也重要,国有经济也不能少,这些在学理上也是成立的,关键是如果将其规划设计到科学的程度上,这才是我们所应该研究的对象。制度经济学创始人科斯老先生早就说过,“离开了政府的制度安排,市场经济不可能存在”,道理就在这里。李佐军对公共产品、自然垄断、政府行为、经济危机等客观的分析,都体现了其专业素养,这是以往的改革者那里是难以见到的。而新思维,必然要与旧思维有区别。笔者阅读本书,发现两个截然不同的思维。

  第一个新思维就是对配套制度的强调。李佐军明确提出,选择了市场经济并不意味着必然成功,这是因为市场经济需要相配套的制度,这种制度不具备,市场经济可能步入歧途,这些制度包含法律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当前中国的市场经济在不少地方步入了歧途,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些制度的缺失,是因为这些思维的缺失。李佐军这一新思维是切中时弊的。

  李佐军强调建立改革的保障机制。他在书中分析了对改革的五大质疑,分别是国企改革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教育、医疗、住房改革造成了新三座大山,价格改革增加了人们的负担,国际领域的改革造成了国家利益的丧失。他并没有像某些学者那样认为的是由于改革不到位造成的,他认为,面对这些质疑和批判,仅仅指责和回避质疑者和批判者是不行的,必须实实在在从市场化改革本身找原因,由于思维的偏差,某些改革措施既违背了学理,也违背了伦理。在学理方面,微观经济学虽然认为市场经济能达到福利的最大化,但那是有前提条件的,这些前提条件主要体现为充分竞争,交易成本为零,信息完全,分工理性等四大方面,

  但这些前提条件,在当下的中国现实中还不可能具备。在伦理方面,西方经济学的帕累托最优,是指在不减少其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增加一部分人的利益,保障公平是前提,但这些在当下的中国也没能做到。我们的改革措施重点放在了提高效率上,相对忽略了人本和公平。这也就有了李佐军的第二个新思维。

  李佐军第二新思维是人本市场经济,按他提出的规划,人本市场经济强调通过制度设计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既符合公平正义原则,又符合市场经济的效率准则。中国改革之所以今天遇到了这么大的阻碍,很大原因就是没有采取以人为本的战略,没有满足包含弱势群体多数人的需要。

  “人本”,即未来的体制要满足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绝大多数人的各种需要,同时要依靠绝大多数人来推进改革。这样,就有了明确的改革目标,就有了衡量改革优劣的明确标准,而不会陷入“为改革而改革”甚至“伪改革”的误区。 “社会主义人本市场经济”不仅没有否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表述,而且充分吸纳了其核心词,只是在其中加了两个字“人本”,充分体现了继承性。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表述既抓住了改革方向的重要方面,又已成约定俗成,完全改变它既无必要,又可能引起新的混乱,而在此基础上“锦上添花”相对较好。由此, 李佐军认为,“社会主义人本市场经济”包含了“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

  李佐军在书中一直强调科学改革,这其实是对以往以意识形态为主导的改革思路的超越。科学的改革,必然要经受住“学理”和“伦理”两方面的拷问,缺乏学理支持的改革首先在学术界就难以形成共识,而缺乏伦理支持的改革即使获得了精英层的支持,公众这一关也过不了。如此看来,李佐军将未来中国改革的方向定位于“社会主义人本市场经济”是个比较理想的选择,无论从哪方面看,“人本市场经济” 都担当得起“解释社会现象和提出对策的分析框架”的重任,应能成为中国学界和政府的新共识。

  无论如何,作为吴敬琏老先生的弟子,能如此正视今天中国改革面临的深层问题,并努力尝试超越吴敬琏的思想高度,是非常难得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9053.html

更多阅读

在QQ空间留言板上留图片的方法 qq空间留言板

在QQ空间留言板上留图片的方法——简介用图片给好友留言,更能表达你的情感。 多年以来,大家都在找图片留言的方法,我就把它分享了,有空来76879489空间踩踩。在QQ空间留言板上留图片的方法——工具/原料电脑 好友的QQ空间,自己的QQ空间

在母亲遗体告别仪式上的悼词 遗体告别仪式

在母亲遗体告别仪式上的悼词2013年10月18日尊敬的各位长辈、各位亲朋好友: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在这里举行我母亲曹洪珠女士的遗体告别仪式。我谨代表我的全家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借此机会,我也要向多年来关心、帮助我们全

声明:《实现共识 深度互信 在人本市场经济“新共识”上实现超越》为网友昨日悲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