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陶glazed pottery 一、以高岭土(铁含量为2%左右)为原料。胎质坚硬,表面有灰色透明青釉,火候高达1200℃左右,已具不吸水性,商代遗址中已有发现,因质地接近瓷器,一般也称为“原始瓷器”。二、胎质为普通陶土,胎多红色,常施赭黄、深绿、翠绿、茶黄和栗黄等色铅釉,以700—800℃火候烧成,西汉晚期开始出现,东汉时盛行,当时多作为随葬冥器。 一种施低温釉的陶器。一般只需要700至900摄氏度即可烧成。挂釉可保护器胎,且起装饰作用。古代的西亚、埃及、欧洲有铅釉或锡釉陶器,欧洲有的锡釉陶器上还有彩绘。 釉陶 汉代出现了一种在釉料中加入助熔剂——铅的釉陶,又称“铅釉陶”。铅釉陶的制作成功,是汉代制陶工艺的杰出成就。釉料中加入铅,可以降低釉的熔点,还可使釉面增加亮度,平正光滑,使铁、铜着色剂呈现美丽的绿、黄、褐等色,但经绿釉为最多,绿如翡翠,光彩照人。 墓葬中出土的铅釉陶器表面,有时了现层银白色光泽,有人误称为“银釉”。根据考古工作者的科学研究发现,“银釉”形成的原因是由于釉面长期受潮,釉层表面析出多层次的沉积物,在光线的折射下,产生的银白光泽。 中国釉陶大约在公元前四世纪的战国中期出现。流传到国外的有春秋战国时期的铅釉陶器。据中国国内的考古资料,西汉武帝时期出现铅釉陶,以粘土作胎,以铅的化合物作为基本助熔剂,主要呈色剂是铜和铁,在氧化气氛中烧成。铜呈现翠绿色,铁呈现出黄褐和棕红色。釉层清澈透明,釉面光泽平滑。开始时只施绿、褐黄等单色釉,到王莽时期出现同时施黄、绿、酱红、褐色的复色釉。东汉是釉陶最发达的时期,但基本上都是明器。釉陶器的种类有壶、樽、罐、洗、博山炉、瓶等,还有坞壁建筑模型和俑人、猴、鸭、狗、鸡等陶塑;此外,新出现了黑色釉。中国釉陶的着色剂,绿色是铜,酱黄色、褐色、黑色是铁,熔剂是铅。据化验,东汉绿釉陶器釉的成分,硅酸占29.91%,氧化铝占65.45%,氧化亚铁占0.80%,氧化铜占2.60%,钙、钾、钠等碱金属的氧化物占 0.94%。烧成温度在700~800℃之间。
北朝釉陶陶俑占很大比例。唐代盛行唐三彩,用白色粘土作坯胎,先入窑经1100℃素烧,取出后再上釉二次彩烧而成。三彩的釉用含铜、铁、钴、锰等元素的矿物作着色剂,用铅的氧化物作助熔剂,在窑内彩烧时,各种金属氧化物熔融扩散任意流动,形成斑驳灿烂的多彩釉。釉色有绿、黄、蓝、白、赭、褐等色,所谓三彩,实为多彩。唐三彩除日用器皿外,还有各种人物形象、动物形象、家庭用具模型等,是中外驰名的中国古代艺术杰作。辽代仿唐三彩工艺烧制辽三彩,釉色有黄、绿、白等几种,装饰手法以印花为主,也有划花。题材多为花卉,以牡丹花为最多。器物中以海棠花式长盘、鸡冠壶、长颈瓶等为主。辽代还烧制单色釉陶,釉色主要有绿、黄、白几种。器形有鸡冠壶、凤首瓶、盘、碟等,装饰手法有印花、塑贴等。装饰题材以花卉为多。宋代金统治下的北方地区烧制的彩色釉陶亦称宋三彩,主要釉色有黄、绿、白、艳红、乌黑以及新创釉色翡翠釉,器形以枕、灯盒等实用器为主,采用刻划方法进行装饰。元代始烧以牙硝作助溶剂的法华釉陶,釉色有黄、绿、白、紫、蓝等色,主要产于山西地区,以陶胎为主,器形有花瓶、香炉、动物等。明中叶江西景德镇也仿制法华器,但用瓷胎,以烧大型瓶、罐、钵等为多,图案有花鸟、人物故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