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痣越来越多的原因 越来越多的MONEY](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161488628271.jpeg)
“更高更快更强”,最近期货行情走势似乎也正在响应这一口号。除了国内自给自足的小麦和玉米外,其他大宗商品一扫上周H1N1流感带来的不利影响,价格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2005年大牛市开始前30年的顶部区域。经历过牛市洗礼的普通投资者,似乎已经放弃了习惯性的抛顶思维,转而奋力做多。国内沪铜突破每吨4万元指日可待,最近的油脂三剑客(豆油、棕榈油、菜籽油)表现最为抢眼,在周一涨停带动下,几乎没有停止上涨的步伐;另一个异军突起的小品种LLDPE(塑料)广受短线炒客欢迎。美国经济的糟糕程度有所缓和、夏季用油高峰即将到来、道指重新进入上涨轨道以及美元的持续走低等多重因素,让原油价格创下了近5个月的新高,没有人能确切知道它是否会再次大涨,但它已经给出的上涨信号却是不能忽视的,据称欧佩克和几大工业国的领袖们达成的一致看法是——70美元/桶是“合理”价位。 下周二(5月12日)是汶川地震一周年,这天晚上美国农业部将公布5月份全球农产品供需报告,为什么要专门在这里提这个报告呢?每年美国农业部5月发布的这份报告,是对下一年度(这次就是2009/2010年度)的农产品供需情况做出第一次预测,这些数据如果与上一年度相差太大,就有可能会引起行情的异动。比如2007年5月的报告出台后,预计大豆的种植面积和单产比上一年度大幅减少,便直接导致了整个2007/2008年度的上涨,随着时间的推移,减少的预测得到证实,最终结论比最开始的预测值还低。我们当前面对的情况是,玉米小麦等谷物库存较为充裕,而大豆等油料作物相对较低,但大豆2008/2009年度的种植面积和单产都较高,是否整体的库存消费比还会向下调整值得关注,如果预测值仅仅向下略作改变,就会给现在已经启动的上涨行情带来新的动力;相反,行情就会停止不前重新思考方向。希望这份报告不会给农产品市场带来一场新的地震,但投机市场的魅力不正是在它的不确定性吗?曾经有人以阴谋论的角度长篇分析过美国农业部报告数据的精准与操纵,在一个缺乏相关权威信息的国度,似乎老老实实看人家的报告比怀疑更有建设与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