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生于2002 年的中国博客在2009年迎来了自己的“七年之痒”。从起步风光无限到掀起全民博客风潮, 从知名商业门户网站、重点新闻网站普遍设立博客频道到博客先驱陷入困境, 在热闹喧嚣之后, 七年历程的博客如今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 但这些并没有影响人们对它的认可和期待。 聚焦博客盈利话题 “今天你博客了吗?” 曾经, 开博客成为一种社会时尚,虽然这股时尚风潮已经渐渐淡去, 但是博客不仅被广大网民所接受,更被社会大众所认可。刺破泡沫的幻象, 回归平静的博客或许将会进入一个平稳的发展阶段。 4 月8 日, 由河南省委宣传部主办,开封市委宣传部、大河网联合承办的“第二届全国知名网站博客龙亭会”在开封开幕, 来自国内的商业网站领头羊和中央、地方重点新闻网站的博客频道负责人, 首先交流和讨论的话题就是“博客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博客的出现, 让中国网民进入了一个自媒体的时代, 博客自媒体的个性化和自由化, 让每一个网民都可以自由地发表个人见解, 博客也成为具有天然储藏创造力源泉的平台, 网民不仅是信息的消费者, 也有了成为信息制造主体的平台。 法国前总理让—皮埃尔· 拉法兰不久前在中国媒体上开通了自己的中文博客, 当问到“在中国做博主和在法国做博主有什么不一样?”, 让—皮埃尔· 拉法兰说, 在法国做博主, 博文大多只写给家人看。但中国人民参与博客的热情很高, 一篇博客写出来可能会有20 万甚至更多地点击。 与世界其他各国博客的发展相比,中国的博客更明显地具有了公共性, 一些博文能产生很大的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这种社会的影响力反过来助力了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主要商业网站和中央、地方新闻网站博客频道的广泛开设以及网民参与博客的极大热情, 博客也走下金字塔尖, 成为草根互动的集市。经过所谓精英与草根博客的“论战”, 这条界限也逐渐模糊。不久前在英国伦敦召开的G20 峰会上, 主办方除邀请媒体参与报道之外, 还特别邀请了包括央视主持人芮成钢在内,来自世界各地50位顶尖博主参加会议, 并在在会议期间安排这些博主与各国政要们一起进行交流。这既是G20 峰会这样世界最高级别全球会议对博客已成为新媒体的一种力量的认可, 也成为搭建了“精英”与“草根”的桥梁。 全球金融危机给互联网行业带来了冲击, 寻找突破点、应对危机是业界共同思考的问题。 面对中国互联网拥有超过1.5 亿的巨大博客用户基数, 如何让已经叫好的博客同时叫座? 博客, 就是被寄予希望的突破点之一。博客的盈利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话题。 博客的“钱景”冲动 2005 年, 新浪推出Blog2.0 公测版,成为国内首家正式推出博客频道的门户网站。凭借自身影响力的优势, 新浪很快把博客纳入到了其媒体的定位上来。随后, 在新浪名人博客效应的带动下, 每月入驻新浪的博客超过百万, 进而打造出徐静蕾两亿多第一点击率的博客。博客作为一种新媒体现象已经势不可挡的渗透进互联网生活的各个方面。 “说到博客的盈利模式, 发现可借鉴的成功案例真是凤毛麟角, 勉强说来只有腾讯空间的黄钻VIP 模式, 新浪和搜狐博客的广告利润分成模式是国内至今为止较成功的案例。博客不是空中楼阁, 成本是摆在面前实实在在的花费, 网站不会无止境的供养这个‘大胃王’, 博客如果不能实现盈利, 那么它退出历史舞台的日子也就不远了。”腾讯博客主编于兴乐道出了互联网博客商业化的趋势和必然。 凭借着近四亿的QQ 用户和业已形成的较为成熟的渠道和终端, 腾讯打造的个性化QQ 空间, 特别是80 后、90 后极具现代气息的个性空间设计,通过虚拟货币, 探索出一条适合腾讯QQ 的盈利模式。
![七年之痒 1987 电影 博客, 踏入七年之痒?](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154452857963.jpeg)
有业界人士认为, 假如说web1.0的本质是联合, 那么web2.0 的本质就是互动, 它让网民更多地参与信息产品的创造、传播和分享, 而这个过程是有价值的。web2.0 的缺点是没有体现出网民劳动的价值, 所以web2.0 很脆弱,缺乏商业价值。纯粹的web2.0 会在商业模式上遭遇重大挑战, 概念需要跟具体的产业结合起来才会获得巨大的商业价值和商业成功。提出web3.0 是在web2.0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能够更好地体现网民的劳动价值, 并且能够实现价值均衡分配的一种互联网方式。 web3.0 的概念还没有被广泛接受,当然也还没有帮助实现博客的价值均衡, 但web3.0 到来需要三个前提:一是博客技术为代表, 围绕网民互动及个性体验的互联网应用技术的完善和发展。二是虚拟货币的普及和普遍, 以及虚拟货币的兑换成为现实。三是大家对网络财富的认同, 以及网络财务安全的解决方案,已经在博客的中开始逐渐凸现迹象。 网易的胡漾把盈利的概念不仅停留在网站, 而且也考虑到博客的源头—博主,“谈到博客赢利模式, 我想首先明确两个概念, 谁盈利? 盈什么利? 我觉得不是搜狐网、腾讯网盈利, 首先是博主要盈利。具体的盈利模式, 我觉得博客可以通过互动赚钱, 也可以通过精准营销。” 搜狐的刘新征则对博客盈利前景很有信心:“博客的盈利模式是现成的,对于媒体而言, 不需要付费。博主对网站而言, 是很大的用户, 这已经对盈利起到了重要作用。因为媒体是有人看的, 有人看的地方就可以卖钱。” 虽然起步晚于商业网站的博客频道, 但是中央和地方重点新闻网站的博客频道也起到了桥梁的作用。特别是人民网和新华网开设的人大委员、政协代表等高端博客, 不仅搭建了一个与网民交流的平台, 而且通过这个平台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 把网民的意见和建议反映给政府, 倾听百姓的声音, 同时也得到了中央高层领导的关注和认可,高端博客对促进中国博客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意义。 中央和地方新闻网站的博客频道,同时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补充, 大多比较偏重时政性, 并且已经有了一定社会的影响力, 下一步究竟该如何发展? 怎样才能够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博客路? 怎么能够吸引更多关注? 如何在公信力、影响力与关注度上寻找到平衡?红火的小沈阳在新华网开通了自己的博客, 或许这也是新闻网站的一个尝试。 “ 新华网论坛现在还没有专门的盈利模式, 营销最早是在新闻网页部分, 现在论坛也会插播广告。”新华网丁向峰也关注到博客的盈利趋向,“对于博主来说, 如果没有点击量, 就没有坚持写作的欲望。博主在博客上面写东西, 也会有‘看能否有物质方面的满足’的想法, 那么网站做博客, 就要针对网友开展盈利模式。” 地方重点新闻网站的博客频道也逐渐摸索出自己的理念和特色, 大河网副主任万大珂认为, 随着地方网站包括其他形态网站势力的增加,对互联网认识的深入以及技术队伍的扩大, 地方新闻网站博客不管处在哪个阶段, 只要认认真真对待, 确实给予必要的或大规模的投入, 真正地投资, 博客就一定会向前发展。中国江西网代总编辑王光忠提出, 要打造博客的特色, 哪怕做一个钮扣频道, 做成的最早, 在网站上就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形成细分的特色是未来博客发展方向。 拐点, 拐向何处 探索并解决现存问题的方法, 是博客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但是博客也存在诸多的问题, 如发布违法不良信息、淫秽色情内容等, 商业网站和新闻网站都要思考并应对这些问题。比如有调查显式63% 的网民不太信任博客、博主文章被侵权现象时有发生、盈利方式比较模糊等等。 虽然博客的盈利模式还在初步的探索之中, 但是点击量在百万、千万的博主已经有了不同的声音, 对于被肆意转载的原创博文, 甚至被冠以他名, 博主们虽然气愤却也无奈。而点击上万,甚至几十万的博文,网站是否应该付费的置疑声音也在渐起。 尽管博客发展十分迅速, 但是从2008 年底到2009 年初, 中国博客网站( 频道) 集体面临着一个困境——生存,或许受金融危机影响, 或许是博客本身发展到了一个需要调整的阶段。 博客正处在一个拐点, 抓住这个拐点的机会, 适应中国互联网博客的发展规律和网民对博客的最新需求, 更大地发挥积极的作用, 并对现有的博客格局产生一定的影响, 究竟怎么发展, 只有让市场来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