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报(记者李剑) 2009年4月22日, 尼尔森公司最新发布的2009上半年全球消费者信心指数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的信心虽然从96降到了89,但总体来看中国消费者的信心近年来还是较为稳定的。 全球消费者信心指数已从2008年9月的84点下跌到77点,降至低谷。从国家和地区来看,俄罗斯消费者的信心受到打击最大,从上轮调查的104跌至75。从区域来看,拉丁美洲的消费者信心严重受挫,信心指数下滑了15点(从97下滑至82) ,欧洲和亚太区则分别下降了7点。 印尼在尼尔森全球消费者信心指数报告中以104位于榜首,其次分别为丹麦(102)和印度(99)。全球消费者信心最悲观的国家是韩国,指数仅为31,葡萄牙和拉脱维亚(48)居于其次。 尼尔森调查显示,在全球调查范围内,超过半数(52%)的消费者认为经济正处于衰退全球唯一例外的是中国。超过六成中国消费者(65%)认为中国经济并没有进入衰退。 随着全球消费者信心指数的下滑,消费者对就业保障程度的关注也达到了新高度。 就业机会的不确定性也不同程度影响了消费者对就业前景的信心。76%的中国消费者在这轮的调查中表示,未来12个月的就业前景“不太好”或“差”,与2008年下半年(55%)相比上升了21个百分点。

除了受到就业前景的影响,个人财政状况可能出现相对不稳定的状况也是中国消费者信心下降的重要原因。约有一半的中国消费者认为自己将来12个月的个人财政状况是“不太好”或者“差”,与上轮调查相比上升15个百分点。 在当前经济情况下,受访中国消费者认为不得不削减的开支,依次为外出娱乐,家庭大宗物品购买。与此同时,中国消费者也表示会寻找性价比更高的房贷、保险和信用卡方案。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理财重点放在了储蓄和偿还贷款/债务上。将近六成的消费者表示,在满足了日常必须开支后,将把余钱用于储蓄。中国消费者在有余钱的情况下,对旅游仍然十分热衷。在经济不明朗的情况下,外出娱乐对于中国消费者的吸引力则不那么大,只有三成的消费者生成会把余钱花在外出娱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