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张黎刚的看法,爱康国宾2013年的销售收入将超过11亿元,排在三家之首。不过,让人觉得有意思的是,慈铭和美年大健康此前也纷纷对媒体表示,自己是国内健检行业规模最大的企业。 规模大并非质量最好 规模最大也并非质量最好,三家在资本支持下都处于新一轮的扩张阶段,如果比谁强还要看谁发展得更健康、效益更好。 大致分析起来,三家企业各自有各自的依据。慈铭成立时间最早,品牌虽经变更,但是其在市场的影响力仍然最大。从历史来看,慈铭是老大。爱康国宾成立时间比慈铭晚几年,但根据张黎刚的数据,经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所做的评估,爱康国宾2012年营业额为8.3亿元,销售额超过慈铭。 而美年大健康依据的是体检中心的数量。在2013年9月成功引入3亿元资金后,该公司曾对媒体表示,截至2012年年底,在全国25个省级行政单位有111个体检中心,数量上大大超过慈铭和爱康国宾。
![天安社谁是老大 健检行业谁是老大?](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09463451664204.jpeg)
从扩张的速度来看,美年大健康借行业整合和资本运作后来居上,有一种抄小路的感觉。不过实际上,对于健检企业来说,目前争论谁大谁小的座次意义不大。因为到现在为止,这个行业尚没有一家企业上市,相互之间比较的数据并不客观,缺乏公认的标准。况且,规模最大也并非质量最好的,三家在资本支持下都处于新一轮的扩张阶段,如果比谁强还要看谁发展得更健康、效益更好。 体检的人均单价或许可以作为一个参考指标。一位行业人士分析,虽然三家企业都雄心勃勃,但是就单人体检的均价来说,三家企业并不相同。爱康国宾的均价高一些,大致在500元左右,慈铭在300元到400元,美年大健康则在200元到300元。体检均价的不同,反映了三家企业获利上存在一定差距。 靠资本力量扩张难通行 体检服务本身利润不高,要想获得更高的利润,健检企业恐怕只有将体检当做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再开发其他有利可图的增值业务。 健检行业远非一个高利润的行业。爱康国宾方面表示,公司在2010年实现了收支平衡,也就是说,从建立爱康网算起,张黎刚摸索了6年才赚到了真金白银。而慈铭呢,其招股资料显示,2009年慈铭实现3.3287亿元收入,净利润不过1363万元,而此时慈铭已经经营了8年。对于这两家企业来说,想扩张超过对手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盘子做大并不表明就能最舒坦,如果不盈利,处处布点反而会成为沉重包袱。 相比之下,美年大健康的超高速扩张反而导致业内人士的担心。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这家2011年通过合并浮出水面的企业在全国新开了近50家体检中心。“这也太快了!”有业内人士惊呼。 根据行业惯例,开设一家普通的体检中心需要投入1000万元以上的资金。美年大健康的扩张受到行业瞩目,许多业内人士质疑,这么快扩张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且还面临着健检行业人才紧缺的棘手问题。 医疗服务行业毕竟不像开餐饮,如何获得训练有素的专业人才是医疗机构最头疼的问题之一。慈铭2011年经过10年发展,拥有的体检中心不过33家。台资企业美兆集团在亚太经营超过20年,也只不过在中国台湾、香港和马来西亚等地开设五六家体检中心。对于医疗服务这个特殊的行业来说,仅仅依靠资本的力量进行扩张往往难以行得通,而人才一旦跟不上扩张的步伐,企业往往容易陷入困境。 正因为体检服务本身利润不高,要想获得更高的利润,健检企业恐怕只有将体检当做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再开发其他有利可图的增值业务。在探索中,慈铭选择了建立高端医疗会所,美年大健康选择了中医服务,而爱康国宾呢,到目前为止尚没有显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谁将成为健检行业实力最强的企业,现在来看为时尚早。或许等到三家中的某一家率先找到最成功的拓展模式时,答案就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