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差旅管理:尚未挖掘的富矿



     2013年,中国政府加大了反腐的力度,包括葛兰素史克、拜耳、西门子、辉瑞、礼来等多家外企都曾在华卷入行贿门。这些企业的手法之一就是利用旅游、公关等第三方机构进行差旅支出。有些公司的差旅费甚至远超净利润,成为监管部门调查审核的对象。

  尽管差旅费一直处在企业的“风口浪尖”上,但这却是企业不可忽视的重要可控成本。

  “对于欧美企业来说,差旅是财务报表中很重要的一个呈现部分,在经济危机或者企业经营状况发生问题的时候,差旅成本也是首当其冲要进行压缩的。”某大型跨国公司采购部负责人王丹(化名)表示,相比之下,中国企业对差旅管理的理解还是“半生不熟”,而随着国际化的加深和企业管理的日益规范,差旅管理的重要性正在不断提升。

  差旅管理平衡术

  集中会带来更大的节约,统一管理之后就会从当中找到很多地方可以去压缩、去节约。

  真正全面的差旅管理不是小节约,而是大优化,不是单一的成本控制,而是整体的管理升级。

  成本效率双优化

  简单地说,差旅管理就是企业对员工或者客户在差旅方面所涉及到的各方面费用,包括机票、酒店、甚至租车等进行采购、报销和支出,而对于业务网络庞大、出差安排频繁的跨国企业来说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比如像GE这样的大公司,其在中国2011年一年机票采购就达到14万张左右,约合4000万美元;而平安集团2013年的中报亦显示,其半年的差旅费达到了3.34亿元。

  作为全球化的公司,华为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因此早在2004年,华为就在内部成立了自己的差旅管理部门,这也是慧通商务的前身,目前,后者已经独立成为华为的全资子公司,处理当前华为90%的国内差旅支出,以及70%的国际差旅支出,除此之外,其客户也都是在各行业中的重量级企业,比如三一重工、罗氏、平安集团、万科等等。

  “成本节约是差旅管理最明显、最直接的一个效果,” 慧通商务差旅服务部部长付育表示,华为每年对差旅管理都要做出成本考核,2012年节省成本为7000万元。

  但是,单纯的成本导向也让很多企业的差旅管理陷入误区,在国内企业中经常遇到的情形是,很多公司认为差旅管理就是单次交易的节约,比如一张机票便宜了几十块钱,为此员工要到处打电话比价,投入人力去讨价还价,回来贴票报销也给审批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效率很低,而且造成了企业财务成本的积压,这样带来的整体的浪费他们没有看到。”付育说。

  因此,真正全面的差旅管理不是小节约,而是大优化,不是单一的成本控制,而是整体的管理升级。

  德国嘉惠国际中国区总经理王璐就指出,这些企业通过对差旅全面流程的改造,不仅实现了票价的节约,而且提高了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对于小公司来说,差旅管理的目的就是票价、房价的节约,但是对于有规模的公司来讲,更多的节约是在整体流程上,差旅管理所带来的管理成本的节约和效率的提升更加重要。”付育说。

  事实上,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差旅管理所扮演的后一种角色更为重要,比如在突发情况发生的时候,企业如何通过与航空公司以及当地保险机构建立的关系及时解决员工的出行安全和出行效率,这也考验了公司的管理水平和危机处理能力,付育就曾多次处理这样的情况,比如冰岛火山灰影响了整个欧洲的航班,德国法兰克福机场的大罢工,“会影响很多员工行程,这就需要一个紧急救援和处理的措施;越是大公司此类需求就会更多。”

  企业差旅管理可将不同成本中心、部门、时间、城市、航空公司、酒店等数据收集起来,细化分析,会使内控和外控上有更大的空间,不仅体现为成本节约,也更有利于员工管理。

 企业差旅管理:尚未挖掘的富矿
  尽管很多企业都接受差旅管理的概念,但是却难以实现有效的差旅管理。

  付育将此称之为一门集采购、行政、财务于一体的科学,这其中既包括如何给员工提供优质的资源——这原本是采购负责的,还包括行政部分提供给员工的优质的服务,除此之外,不可或缺的还要有快速的结算,甚至能够通过结算周期的调整给公司降低成本——而这又是财务方面所要精通的。

  要实现上述的多重效果,企业首先就要制定一个清晰而全面的差旅政策,其中包括差旅预订工具和供应商的选择,报销系统和流程控制,差旅人员在途以及到达目的地所需要什么样的配套,也包括支付工具以及数据管理等等。

  而这些技术性的选择之前,首要的就是要确定差旅政策的大原则,即差旅管理的目的,“根据不同的公司战略,差旅政策的方向可能不太一致,但是一般的差旅政策都要同时兼顾到企业管理,要在成本控制和员工满意度上做到一个平衡。”王丹说。

  一个很小的例子可以看出企业在平衡两者关系上的用心良苦,比如要求出差员工合住的政策无疑会降低差旅成本,但是却违背了员工的出行偏好,因此华为的做法就是在这方面采用鼓励性的差旅政策:合住的员工每天会有5美元的一个奖励。

  而在差旅政策大方向确立的情况下,一些小的调整也必不可少,以使其能够迎合外界环境的变化和内部员工的需求,比如GE的差旅政策就是严格执行最低票价原则,但是会根据CPI变化等调整员工的餐费补助,同时对员工进行满意度的调研,定期对差旅管理进行修整和微调。

  但是对于很多中国企业来说,还远没有实现上述的精细化管理,“我们跟国内大企业合作的时候,发现其实大家都很重视这件事情,但是从组织上和流程上是没有得到保障的。” 付育建议,差旅金额超过千万元的企业应该有一个差旅管理的经理,特别是对于制订差旅政策和分析差旅报表方面这是很重要的设置。

  不过对于大多数中国企业而言,差旅管理的人员更多是“兼职”状态,并不具备专业化的差旅管理经验,由此也就带来一个差旅管理中最致命的问题,就是难以集中,这也是进入中国市场5年的德国嘉惠国际在面对中国企业时经常遇到的问题:每个部门,甚至每个差旅人员都可以随意订票,预算不集中,随后的支付也是多样的,“就是要有集中和整合才能上升到管理的层面。”王璐指出。

  “集中会带来更大的节约,统一管理之后就会从当中找到很多地方可以去压缩、去节约。”付育说。

  首先集中采购会给企业节约一定的成本,一般情况下员工的个人机票预订如果是8.5折至9折,那么集中采购则可以降低到7.5折至8折甚至更低的折扣,仅机票一项,企业一年就能节省10%差旅成本;相比之下,集中支付的效果却往往被企业忽略,王丹就指出,如果员工都能用公司信用卡进行结算,那么企业可以利用信用卡的免息期,也能保证公司的现金流水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8862.html

更多阅读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具备的基本特征 财务管理的基本特征

一般来说,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指在特定社会经济环境下,通过对企业财务工作的科学组织和对资源的 合理配置所要达到的基本标准。事实上,任何一种财务管理目标的出现,都离不开一定的经济、社会环境,而且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财务管理目标也会

企业新式管理:对标管理!

     随着商业竞争的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寻找最佳管理标杆,向行业典范学习是企业强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对标/对表/对照”管理,“三对”理念创新地通过对比标杆找差距,对比表格抓落实,对照标准提问题,从宏观目标

企业反馈管理:你需要的尽在名称之中

领导者在不断寻找新的方法,以此提升企业内部的客户中心度。时间紧迫的客户越来越不愿意采用传统的方法提供反馈。风险投资家们在向专业软件公司投入数以亿计的美元,应对企业及客户类似于企业反馈管理(EFM)的需求。即便受欢迎度与日俱增

电子商务知识点 企业知识管理与电子商务的协调发展

在知识经济时代,网络化的快速发展,促使企业组织从基于信息的竞争优势向基于知识创造的竞争优势转移。企业知识管理的兴起,正在引发商务环境的变化和商务模式的变革。过去人们一般认为,信息技术会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于是近年来出现了电

声明:《企业差旅管理:尚未挖掘的富矿》为网友灬凉城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