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 本刊记者 潘凤亮 4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在世界瞩目中公布了一季度宏观经济运行数据。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1%;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6%;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降4.6%。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李晓超指出,这是在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蔓延,发达国家经济衰退加深,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明显减缓的形势下取得的,“应该是很不容易的”。他用三句话评价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一是政策丰富多样、措施扎实推进;二是出现积极变化,结果好于预期;三是基础尚不稳固,任务还很艰巨。 面对喜忧参半的经济数据,舆论大多出言谨慎。这可以看出公众对国内经济回暖依然信心不足,而经济信心又会直接影响到消费增长和扩大内需。毕竟宏观的统计数据与老百姓的生活状态尚有距离,一些迫在眉睫的民生难题有没有在这些数字中淹没?当前“扩内需”的阻力何在,如何化解?提升消费信心、提高投资效率的核心要务和得力举措还有哪些?这些关乎危机与发展的“真问题”都不容回避。 数据本身能否反映民生现状 环比(比上一季度)数据较同比(比上年同一季度)数据更能反映出经济走势,发达国家公布的季度GDP数据都是环比。李晓超对此表示,GDP环比核算比同比核算复杂,我国的GDP环比数据“可能在明年适当时候公布”。一季度GDP增速比2008年第四季度的6.8%回落了0.7个百分点,是1992年中国公布GDP季度数据以来的最低水平。 在国新办的发布会上,有记者提出“中国工业生产第一季度增加了5.1%,但用电量或者发电量却下降了3%”的疑问。李晓超回答:“直接从数据上是很难解释的,但是我可以告诉大家,工业增长速度是准确的,用电量也是准确的。”记者又问:“中国的工业突然之间利用能源的效率提高了,还是在数字统计过程中有过高的虚报、高报的现象?”李晓超解释说:“一般来说这两个数据长期在方向上、趋势上都是一致的,但是在短期上有个别时期会出现反向变化。美国的数据也有这个问题。”但李又表示,这种现象“可能跟数据、技术有一定关系”。 由于技术不足或其他原因,统计数据存在“偏差”很难完全避免。南开大学博士、宏源证券研究所所长程文卫先生对我国2009年度“保8”目标持一种另类的乐观态度:“我预测今年不会低于8,基本上到明年初给你报一个喜讯是8.9到9.1之间,也可能就是9。为了给你信心。” 即使这些统计数据是完全客观准确的,实际上同百姓的生活感受还是相差悬殊。就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11.2%”这一数据来说,恐怕很少人会有这种切身感受。针对第一季度的经济数据,新浪网的一项调查显示,仅有32.8%的人认为内地经济已触底回暖,46.4%的人认为内地经济还没有见底,表示无法判断的则有20.8%;83.3%的人认为内地经济全面复苏将在2010年或者以后,77.3%的人明确表示近期不会买房。经济信心不足首先是由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未能获得足够的增长。 而且这一数据掩盖了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的现实问题,在一个光鲜的平均数字之下,有多少失业人口为了生存疲于奔命,又有多少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处于负增长状态?这些民生数据我们都难得一见。在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同时,全国城镇新增就业目标却只完成了全年的18.0%,新增就业人员162万。国家统计局发言人李晓超还表示,有关农民工返城或者就业的数据目前正在汇总,将在未来适当时候予以对外公布。也就是说,庞大的农民工群体的生存状态不在此次公布的统计数据之列。
我们最应该关注的问题,也许不是农民工以及其他人群失业或者减薪对全国消费的影响会有多大,而是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之后如何让这些人群受益。
就业与GDP,哪个更该是出发点 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院长厉以宁教授,在第五届中国民营企业投资与发展论坛上对新出炉的一季度GDP数据进行了评点。他指出,一季度的GDP水平说明中国经济大体已经稳住了,国家的投资逐渐见效,因为有个滞后期,预计后三季度会更好一些。但他同时又提供了一个警示:“假如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到此稳住,那么就业的低谷还没有到来,估计就业低谷下半年才会到来。”厉以宁认为解决就业问题是扩大内需最主要的办法,“人都没有工作了,怎么扩大内需?” 有数据说GDP下降一个百分点,会导致80万到100万人口失业,所以保GDP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就业。而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福垣研究员认为这是“倒算账”,“应该是多少人就业了,GDP上涨多少。我说不是保增长,而是保就业。怎么保就业呢?原来是美国人的消费保我们的就业,现在是解决中国人的消费,保中国人自己的就业。所以是消费拉动投资,拉动就业,最后拉动GDP。可是人们却把这个链条弄反了,总是担心GDP下来会怎么怎么样。” 这一论调其实也是与中央调控政策的调整思路相符合的。今年2月23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将原先“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政策目标变更为“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以“扩内需”提升经济质量正逢其时。 我国经济已持续30年高增长,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平衡发展的紧迫性日益凸显,农村教育、医疗方面的欠账以及诸多社会问题的加重,都与对GDP增长的过度追求不无关系。GDP毕竟不能成为政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经济增长最终还得服务于民众的生活质量。现实是,经济高速增长,不必然增进全体民众的福祉,其中关涉到分配公平这个核心议题。 财富分配公平,百姓才敢消费 最近关乎民生福利的一个重大事件,便是新医改方案的尘埃落定。三年之中政府将投入8500亿元,重点抓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等五项改革。而医改资金的主要受益群体,能否会是普通市民和广大农民,依然让人心存疑问。以往整个医疗费用80%是被800万干部消费了。在社会福利分配上,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让普通百姓看不起病,甚至不敢看病。再加上教育负担沉重,老百姓更不敢随便拿出积蓄为提升生活质量而消费。 扩大内需,提振民众消费信心,根本在于推进社会福利和财富再分配体制的改革。如果8500亿元医改资金真能解决看不起病的人的困难,如果巨额教育投入和财政转移支付能够用在最需要的人的身上,如果社会保障体系能适度向贫弱群体倾斜,那么民生状况和国民消费能力都将大幅提升,社会发育将更趋于和谐稳定。 而现在的问题是,大量财富的拥有者同时享受极好的福利保障,很多时候根本用不着自己消费,底层民众则为生活所迫而无力消费,内需依然不振便在情理之中。 从一季度GDP增长构成来看,消费拉动了4.3个百分点,投资拉动了2个百分点,而三驾马车中的出口下降19.7%,对GDP增长的贡献为负0.2个百分点。在外需萎缩、“金融危机第二波”有可能再度冲击全球经济的恶劣环境下,2009年我国最终能否实现GDP“保8”的艰巨任务,首先取决于消费能否持续增长。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实际增长15.9%。针对国家统计局这次公布的消费数据,新闻发言人李晓超说:“在经济增速相对比较缓慢的时候,收入相应也会有所减弱,但储蓄又成为促进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一季度末,城乡居民金融机构储蓄存款余额达到24.3万亿人民币,人均接近2万。此外,国家采取的各种补助措施、社会保障体系的扩大、降低车辆购置税等优惠政策都将会促进消费的增长。” 但人均近2万的储蓄存款余额,在贫富差距持续加大的背景下,在分配不公的体制病灶仍然顽固的前提下,能够有效释放多大的消费能量犹未可知。 在宏观经济内外环境尚未好转之际,民众的消费信心尤其取决于自身生存状况的改善。当我们以民生视角观照当下的宏观经济数据,隐没在数字之间的民生难题才可能得以显露。只有以改善民生为指向坚定推进各项改革,普通百姓的经济信心才可能在风暴中稳步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