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油价 发改委调整油价惹争议 成品油价格调整能否公开



  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

  斯传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宣布,鉴于近期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持续上升,根据完善后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决定自3月25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90元和180元。和去年国际原油价格暴跌长达三个月国内成品油价方才迟滞下降相比,此番涨价无疑要算“快步紧跟”,“下跌拖沓上涨迅速”的民间质疑随之四起。

  事实上,不仅基于个人利益的普通消费者对此感到费解,就连很多业内人士也认为涨价时机值得商榷。与上调成品油价格之现实景况正好相反,此前业内一直存在着油价还将继续下调的市场预期。前不久,当两大石油巨头在国内众多地方“联手涨价”,还有专家分析这是两大石油巨头的一种“逼宫”行为,旨在避免成品油价格降得太多。孰料这却是另一种完全相反的“逼宫”,堪称油价即将上涨的预告步骤。

  此次油价上调之所以值得商榷,主要有以下几点理由:一是正值金融危机背景,目前国内需求尚显萎靡,下游企业普遍经营困难,油价上涨无疑雪上加霜;二是在前期国际油价回落时,发改委并未同步下调,而是给予了长达三个月的“缓冲期”;三是前期成品油价格下调并未到位,有学者指出国内成品油价格实际仍是国际原油每桶70美元时的价格,现在国际原油价格不过刚刚突破50美元大关,国内成品油没有涨价理由,而是早就应该继续适度下调;四是相比美国等发达国家成品油价格,现在国内成品油价格已经高出美国近乎50%,这里面还包含有道路通行费以及油品质量的重大差距;五是这轮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与美元对欧元等主要货币汇率走低紧密相关,并非完全由于真实价格上涨。

  值得一说的是,无论是成品油价格上涨,还是成品油价格下降,发改委对成品油价格的调整,似乎很少能有让公众满意的时候。为什么油价调整始终不能让公众心服口服呢?这里面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不透明、不公开。无论是老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还是完善后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公众都很难对成品油价格调整形成一个准确的预期,而只能被动等待发改委“突然袭击”式的一声令下,或者靠打听各种小道消息以加满最后一箱“廉价油”。

 发改委油价 发改委调整油价惹争议 成品油价格调整能否公开
  为此,我建议发改委将国家原油价格、国内平均加工成本、税金和适当利润等形成国内成品油价格的信息,在其网站进行同步、持续、及时的公开,便于公众了解和查询。同时,就成品油价格调整规则,即当国际市场相关油种“多长时间”内综合平均价格变化超过“多大幅度”时,应“如何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进行明确界定和说明,并与上述信息一起列表公开明细的“调价依据”。

  显然,这种公众同样可以进行计算且能提前预期的完全透明公开的调价依据,要比笼而统之的“鉴于近期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持续上升”式调价依据,更具有说服力。在消费者方面,依透明规则进行可预期调整,要比依“逼宫”式幕后博弈进行突然调整,让人放心得多;在发改委方面,到时候只需依规及时调整油价便是,再无须顾虑涨跌都不讨好的公众质疑,岂不是一举两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88321.html

更多阅读

国内十大财经媒体 新华社2014年国内财经十大新闻

  一、ipo重启,沪港通启动。  二、松绑限购,调整限贷。  三、成品油价连跌消费税连提。从7月22日起至12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连续十次下调成品油价格。在国内油价连续下调之际,经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批准,成品油等部分产品两次

新华社国内十大新闻 新华社2014年国内财经十大新闻

  一、ipo重启,沪港通启动。  二、松绑限购,调整限贷。  三、成品油价连跌消费税连提。从7月22日起至12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连续十次下调成品油价格。在国内油价连续下调之际,经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批准,成品油等部分产品两次

2016年新华社十大新闻 新华社2014年国内财经十大新闻

  一、ipo重启,沪港通启动。  二、松绑限购,调整限贷。  三、成品油价连跌消费税连提。从7月22日起至12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连续十次下调成品油价格。在国内油价连续下调之际,经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批准,成品油等部分产品两次

新华社2016十大新闻 新华社2014年国内财经十大新闻

  一、ipo重启,沪港通启动。  二、松绑限购,调整限贷。  三、成品油价连跌消费税连提。从7月22日起至12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连续十次下调成品油价格。在国内油价连续下调之际,经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批准,成品油等部分产品两次

声明:《发改委油价 发改委调整油价惹争议 成品油价格调整能否公开》为网友战场英雄袍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