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万里行》 谭志娟 “中青旅,打五折!”5月12日下午6时15分,笔者刚走出北土城地铁站,一位年轻的小伙子朝记者吆喝。记者接过宣传单后,跟这位名叫李东的小伙子攀谈起来。
![旅游消费券:小杠杆撬动大效应?](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144375912160.jpeg)
原来,李东是中国青年旅行社的一名员工,据李东介绍,今年的金融危机对旅游业冲击很大,生意不好,所以现在出来发宣传单拉生意。他说,200元贵宾卡,往年最低打九折到180元,而今年打五折到100元都没客户。“生意不是一般不好,而是很不好!” “五一前我们就出来发传单,五一生意火了几天,我们这期间没有出来拉生意,但五一刚过,生意又冷下来,我们只好又出来了。”李东无奈地向记者表示。 拉动内需新手段 据记者了解,业内名气比较大的旅行社拉活只是整个中国旅游业生意惨淡的冰山一角,这说明此次金融风暴对国内曾经的朝阳产业——旅游业影响非常明显。 北京市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此前曾对旅游业进行了一项调研。调研数据显示,2008年北京市接待入境游客379万人次,同比下降13%,2009年1月,全市接待入境游客为21.2万人次,比上年同期下降19.6%,其中接待外国游客下降了27.5%。 为了改变旅游低迷的状况,密云县率先在北京发放旅游消费券,希望刺激可能因金融危机而导致的低迷假日经济。密云县自4月1日至12月31日开展“市民休闲服务计划”,发放旅游产品代金券。据悉,密云县境内近30家景区、20家星级酒店,一共派送了价值500万元的“旅游大礼包”,包括密云景区门票10万张、酒店免费客房6000间、绿色谷物10万公斤等。 “今年头两个月,密云的酒店收入同比降了5%。为此,在这个春季,希望凭借这一活动将旅游收入提升两成。”该县旅游局一位负责人表示。无独有偶,在密云发放“旅游消费券”的休闲行动后,延庆县相关部门也表示会考虑向市民推出类似“消费券”计划。 事实上,为了减少金融危机的影响与拉动内需、促进消费,各地多个旅游城市纷纷打响了“旅游消费券”战。在2009年2~3月份,宁波、苏州、扬州、无锡、广州、武汉等地也纷纷加入发放旅游消费券的行列。 以上城市发放旅游消费券,成效几何?5月14日,银河证券旅游行业资深研究员洪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旅游消费券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经济,同时也激发了“隐性”消费,比如有些民众早想来北京,因为考虑成本问题迟迟未实现,而旅游券会降低成本,进而促使了消费的产生。“与此同时,也可以带动交通、餐饮、购物等其他方面消费。” 事实上,各地发放旅游消费券确实能唤起大众旅游消费的欲望,并通过旅游来带动当地吃、住、行、购、娱等相关产业链。“以发放总值为2000万元的消费券为例,考虑旅游业1∶20的放大效应,旅游业直接经济收入就是4个亿,与此同时也带动相关产业增收达到17个亿。”一位市场人士表示。 中信建设证券研究所旅游行业分析师沈周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旅游消费券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或多或少拉动了五一旅游,同时也激起了很多民众的旅游热情。 国家旅游局日前统计数据显示:五一期间,全国假日办监测的90个景区景点共接待游客690万人次,比去年增长了10.2%,实现门票收入2.92亿元,同比增长了9.9%。其中,东部地区46个景区景点共接待游客469万人次,同比增长15.2%,门票收入1.89亿元,同比增长14%,接待游客量和门票收入都呈两位数的增长。与此同时,北京旅游市场也收到明显成效。据统计:2009年五一假期,共接待国内旅游者370万人次,同比增长22.7%;旅游总收入12.4亿元,同比增长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