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志刚
危机了,不少行业产能过剩,过剩就意味着其中一部分要淘汰。淘汰哪一部分呢?当然是落后的那一部分。这是常识,没人奇怪。 但奇怪的事情就发生了。近一段大批媒体报道的一个新闻是:近几年,中国钢铁行业一直延续着“越淘汰、产能越扩张”的怪圈。从2005年至今,国家发改委每年都下发文件,规划全国钢铁生产能力要控制在多少多少吨,拟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多少多少吨,为此多少立方米以下的小高炉、多少吨以下的转炉都在淘汰之列,限期完成,云云。然而钢铁产能年年淘汰年年增长,发改委定下的目标没有一次达到过,反倒是被迫几次调高了调控目标。 怎么会这样?业内人士说:因为这些年钢铁好卖,“只要有市场,企业就会开工,不符合规划就改造,淘汰标准是200立方米时,就改成300立方米的;标准变成300立方米的,就改建成400立方米的;标准再提高,就再改建。而这事实上反而成了一个不断推动产能扩大的过程。”这就令人费解了:钢铁好买,说明市场认可,市场认可的东西,怎么会“落后”呢?据说理由之一是那些小钢厂“高耗能”。这恐怕讲不通。既然产品能卖出去,说明包括能源在内的所有成本都能得到弥补,企业乐于接受这个结果,外人瞎操什么心?这不是“皇帝不急太监急”吗? “落后”这顶大帽子并不止于钢铁行业,也并非始自今日。早在1980年代中期,它就分别落在当时还很弱小的海尔、科龙这样的厂子头上,那时说的不是“高耗能”,而是“工艺水平低”、“规模不经济”之类。因为被扣上“落后”的帽子,海尔科龙们数次命悬一线。 也不止于家电行业。据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当年的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江小涓女士的研究,1980年代以来,几乎在任何一个需求快速涌现、市场爆发式增长、资本纷纷进入的行业,如电风扇、摩托车、饮料等行业,都出现过这种对“落后”的声讨和打压。然而,跟钢铁行业一样,那些“落后”的产能无论怎么“淘汰”,也总是顽强地增长,“淘汰”的效果从来就没有好过。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据江小涓的研究,当这些行业进入成熟期之后,真正存活下来并成为行业翘楚的,就是那些当年的“落后”分子,它们当初往往是乡镇、民营小厂,如海尔,如科龙。倒是那些当年代表“先进”的国有大厂,最后都销声匿迹了——当年拥有“国家定点生产企业”资格(这是一种官方授予的独占型生存权)的十几家国有冰箱厂,于今安在? 谁也不反对淘汰落后,问题是由谁来裁定“落后”。一家民营钢铁厂的副总说,“市场依然是最好的淘汰手段,简单地靠政策手段,根本解决不了产能过剩的问题。”可惜“市场”不会说话,会说话、而且说话声音很大、会影响政府决策的却是另外一种力量。吴敬琏先生说,“我们仍处在政治经济学时代”。新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曼瑟尔·奥尔森使“利益集团”和“游说”这两个词大著于天下,也确实为分析转型期中国的种种怪象提供了格外锐利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