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十八罗汉股权比例 阿里掀股权转让潮 卡壳难阻上市梦



     马云欲借“合伙人制度”解决控制权问题

  一个“合伙人制度”,使阿里巴巴上市“卡壳”。

  这个中国最大甚至是全球最大的IPO项目,本应受到港交所、纽交所和纳斯达克三大股票交易市场的“哄抢”;但最为理想的上市地点香港交易所(下称“港交所”),并不能接受阿里集团以“合伙人制度”上市。

  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阿里集团和港交所隔空博弈,其症结就在于阿里集团主席马云想趁上市之机一举解决困扰多年的控制权问题,并使之制度化。

  阿里巴巴是否继续选择香港上市仍是未知数,但其内部火热上演的股权转让潮,预示着集团整体上市临近。

  “现在转让的都是急着要用钱的。”一位阿里巴巴内部人士如是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阿里集团内部期权转让价已从去年的60多元/每股,涨到了现在的165元—180元/每股。

  “期权是需要花钱买的,也要缴税的,所以有一部分人是用卖掉一部分(期权)的钱来购买期权加缴税。”上述人士说。

  为了拉高估值并给资本市场和投资者讲更好的“故事”,阿里集团还在继续唱“大戏”:围绕社会化、本地化和移动化进行大量布局和收购,并不断调整公司架构,突出新兴的移动互联网业务。

  “合伙人制度”遇波折

  在阿里集团内网上有一则消息称,转让3万股阿里巴巴集团股票,美股160元,共480万元。这项交易的成功刺激着两万多阿里员工的神经。

  而据阿里集团CPO苏荃透露,阿里集团员工的持股比例是互联网公司里边最高的。

  “我们是希望每位员工都能分享上市带来的财富。”她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目前,大多投行和分析师给阿里集团给出的估值预期在700亿美元以上,有些甚至给出1000亿美元以上的估值。而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目前阿里集团员工持股比例至少超过50%。

  毫无疑问,如果阿里集团成功上市,又将是一场造富盛宴。

  然而,期待着上市套现后就买房买车、周游世界的阿里员工还需耐心等待。阿里集团的上市进程因为马云及管理团队持股比例过低而被“卡壳”。

  经历多次融资后,阿里集团创始人马云及管理团队的持股比例多次被稀释,共持有10.4%的股权,而雅虎和日本软银的持股比例超过60%。为了保证未来的决策权,阿里集团提出引入“合伙人制度”,现有管理团队拥有董事会内多数董事(超过半数)的提名权。

 阿里十八罗汉股权比例 阿里掀股权转让潮 卡壳难阻上市梦
  问题是,香港地区的香港法律并不支持这种以少量股份行使控制权的双重股权结构。港交所总裁李小加发文称,如果为了迎合新来者而朝令夕改,我们的公信力便荡然无存。“香港的《上市规则》非常清晰,如果要修订条文,必须按照审慎程序进行。当‘公众利益’与港交所股东利益之间发生冲突时,必须永远要把公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争执不下的情况下,马云及阿里集团管理层此前秘密前往香港,与投行和基金界会晤,再度阐明合伙人制度。

  转机也随之而来,持有阿里集团34.7%的大股东日本软银承诺将其投票权“委托授予”阿里合伙人,这让阿里巴巴合伙人一下就拥有了40%以上的投票权。而香港监管机构规定,持有三成股权为主要股东定义标准。

  但港交所却附加了另外一些限制条件:合伙人制度设有三年有效期,其间马云及管理层最多可减持其持股的25%;股东大会提名董事的重选次数要降为一到两次。这意味着,持有7%股权的马云最多只能减持1.75%的股权。市传马云上市后只愿意维持5%的股权,意味着有2%的售股空间。

  这一建议遭到了马云的拒绝,阿里集团上市计划再次陷入了僵局。

  在此情况下,市场传出消息称,阿里集团或将启动B方案,将方向转向能够提供双重股权结构的美国市场。在美国,包括Facebook、谷歌在内的多家科技企业都采用该结构来完成上市计划,创始人和管理层通过持有更大投票权的股份来确保控制权。

  然而,有观点指出,阿里集团去美国上市的消息更多是向港交所施压。由于复杂的监管制度和中概股信誉问题,阿里很难获得理想的估值。

  阿里集团首席战略官曾鸣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表示,合伙人制度是阿里集团四年来在组织结构上的一个最重要的创新,就是为了股东的长远利益,现在资本市场只关心公司企业每个季度的报表压力,是一个短期的行为导向,跟企业长期的战略和发展冲突。

  “基于此,美国资本市场在十年前就有了AB股这一个同股不同权的措施,就是为了保证创业团队对上市公司依然有足够的影响力,不受短期的经营压力影响。”曾鸣称。

  阿里集团和港交所之争的核心症结,在于马云想趁上市之机一举解决困扰多年的控制权问题,并使之制度化。

  扩张并购拉高估值

  除了加紧施压港交所以外,阿里集团还在大举扩张和并购以拉高估值,而为了迎合市场“口味”,公司组织架构调整也在不断突出重点。

  2012年6月阿里巴巴B2B宣布从港交所退市,到当年9月回购雅虎股份马云团队重获“稳定”控制权后,阿里集团整体上市的大幕由此拉开。

  2013年1月,阿里集团宣布对现有业务和组织进行调整成立25个事业部;5月,马云宣布“退休”,陆兆禧接任阿里集团CEO。这些都是为了上市铺路。

  夯实核心业务的同时,阿里集团进行了让外界眼花缭乱的投资和并购,上市序曲渐入高潮。2013年3月,8000万美元收购友盟;4月5.86亿美元入股新浪微博,同时入股快的打车并二次注资丁丁网;5月,阿里集团2.94亿美元注资高德,占股达28%。

  此后阿里集团还战略投资了穷游网、增持UC优视,分别和华数传媒、创维推出了互联网电视机顶盒和智能电视产品。市场一度还传出阿里集团将斥资5亿-6亿美元并购PPTV。

  显然,这些新增的投资项目对公司估值将有正面的支撑。今年7月,陆兆禧宣布阿里集团已经做好了上市的准备。

  如果说阿里在PC互联网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造就了万亿的销售“神话”。但对于“未来”移动互联网来讲则还没有“显山露水”,尤其在腾讯已经拿到微信这张“船票”的情况下。

  据苏荃透露,阿里集团在无线方面有一千多名员工,占到员工总数的5%,还比较少。

  9月23日,阿里集团高调发布已经运营两年的类微信平台“来往”业务,陆兆禧专程来站台。早在9月10日,阿里集团宣布升级无线业务,新成立网络通讯事业部,由“旺信”业务和“来往”业务组成,陆兆禧亲自挂帅该事业部。

  在9月10日的架构调整中,阿里还宣布成立淘点点事业部,由原来无线的同城团队和本地生活的点点团队组成,直接向陆兆禧汇报;OS事业部升级为OS事业群,由OS手机事业部和OS家庭智能娱乐事业部组成。

  CEO专管无线业务,目的就是为了强化移动互联网业务并投入更多强势资源。

  “来往、淘宝客户端、O2O还有云OS操作系统是未来阿里在无线领域努力的方向,还有一个保密,明年再讲。”曾鸣对本报记者称。

  “刷估值”的作用显而易见,2012年阿里集团的估值仅为350亿美元,如今已经翻番。

  迎来上市佳期

  和港交所的争执让阿里集团上市计划无限延期,但毫无疑问今年是其上市的最好时机。

  一方面,业务向好。据雅虎最新的财报数据显示,阿里巴巴集团2013年第一季度营收13.8亿美元,同比增长71%;第一季度净利润6.69亿美元,同比增长2倍。

  另一方面,竞争激烈。“未来电商的竞争已不仅限于线上的竞争,京东在仓储配送领域已经有核心竞争力,苏宁在电商领域和线下实体整合渐入佳境,腾讯微信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不断整合线下零售商业资源,O2O战略逐渐清晰。”电商分析师庄帅称。

  最基本的是,根据阿里与雅虎签署的股权回购协议,阿里巴巴在2015年12月31日前进行IPO,才有权在上市之际回购雅虎持有的剩余股权中的一半。协议还称,阿里上市地在港交所或美国证交所,或在特定情况下,在中国大陆上市。

  所以留给马云的时间和机会并不多。

  除了时间和竞争因素以外,发展多年的淘宝电商平台也颇受外界质疑,焦点就是越来越多的中小卖家赚不了钱,大卖家有更强的实力拿到流量和推广资源,造成大小卖家贫富差距拉大,小卖家为阿里“打工”的局面。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卖家作为淘宝和天猫平台的根基已经动摇了。对此阿里集团副总裁张宇对本报回应称,不能说电子商务就能100%赚钱,要遵循商业的规律。

  而曾鸣则表示,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才是服务好卖家的关键。外贸的不景气导致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向电子商务这个亮点,原来的卖家和线下的品牌都希望在淘宝上寻求增长点,平台上的竞争对手急剧放大,不像以前只要有勇气去参与就能赚钱,现在需要更多的沉淀。

  “我们跟亚马逊不一样,它是自营的模式,但淘宝本质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一个大卖场,更多是由卖家通过竞价的形式来服务消费者,我们需要维持这个竞价的市场让整个平台保持活力,这也是我们的商业模式所在。”他回应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8752.html

更多阅读

声明:《阿里十八罗汉股权比例 阿里掀股权转让潮 卡壳难阻上市梦》为网友縱马獨歸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