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南存辉
去年以来,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创,有关中国民营企业如何“突围”的讨论,也成为业内外人士持续关注的话题。 我们注意到, 不管是什么性质的企业,这场危机带来的直接影响,主要表现为外需减弱导致出口大幅下滑;产业要素紧缺,如原材料急剧上涨等,导致企业利润缩水;企业经营困境乃至能否继续生存的问题,导致巨大的就业压力,等等。 以上这些现象,应该算是企业普遍出现的“病症”。这场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刚是世人公认的“病因”所在。 而事实上,除了这场全球性的金融风暴之外,企业自身的情况也是不可回避的因素。 我曾在多个场合讲,这场金融风暴对中国的民营企业来说,就好比一次“破坏性试验”。能否挺得过去,要看企业自身的实力和定力。 在我看来,这项“破坏性试验”的指标,主要是企业的信心、企业的基础、企业的应变能力。有报道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企业家的信心指数大为下降, 很多企业面对困难, 沉不住气, 稳不住神, 提不起劲,消极应付,甚至无心应对,这更加剧了企业的困难。所以,温家宝总理说:“信心堪比黄金重。” 企业的基础是否扎实, 也在这场危机中得到了很好的检验。犹如人的身体,企业基础牢,体质好,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企业基础差, 体质弱, 一遇寒风冷雨, 不是“发烧”就是“感冒”。 客观环境总是在变化的, 即使不是金融风暴来临,也会有各种灾难发生。面对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企业唯一不变的就是学会“变”。变的目的,是要使企业顺应环境,适者生存。所以,企业应变能力的强弱,也直接决定了这场“破坏性试验”的结果。 基于这样的考虑, 我能想到的“突围”之路,一是要坚定信心,相信阴霾总会过去,阳光依旧灿烂。我不赞成许多人对金融风暴何时“ 见底”的太多忧虑,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不可预知的,既然不可预知,就不必太过在意,只要坚持不懈干下去就是了。坚持干的结果,“见底”,我们大发展,不“见底”,我们照发展;二是要夯实基础。努力从管理、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等方方面面抓紧抓好,抓实抓牢。有了坚实的基础,再大的风暴也能经得住考验;三是要提高应变能力。努力转变发展方式,积极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加快企业转型升级。这样做的结果,当然不仅是提高了企业的应变能力,也使企业的整体水平得到了增强。 说到底,所谓“突围”之路,也不过是企业应该做、必须做的一些基本功课而已。这些“功课”做好了,也就无所谓“突围”不“突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