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袋宝 上海人为啥捂紧钱袋



  撰稿·金姬(记者)

  这是一个让人吃惊的数字:上海城市居民消费倾向总体呈现递减趋势,2008年的平均消费倾向居然比2002年还低了5.3%。

  7月中旬的一天,上海市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乐景彭告诉《新民周刊》,2008年,上海的消费率为37.4%,纽约为71.7%,伦敦为65.8%,东京为57.7%,而北京在2007年就达到了48.8%。显然,上海的消费率大大低于国际化大都市的平均水平。

  乐景彭领导的课题组,自今年2月成立以来就在进行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对策研究,经过各路专家、企业家的集体考察、个别走访、问卷调查和座谈研讨,提交了一份名为《立足长远,着眼眼前,积极扩大与促进上海居民消费》的调研报告。这份报告,揭示了上海人捂紧钱袋的真实原因。

  瓶颈

  为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中央提出了“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的要求。乐景彭表示,目前提振我国经济主要靠三条腿:出口、投资和消费。在前两条腿都不太得力的情况小,促消费就成了当务之急。

  上海在全国的消费地位是不言而喻的。2008年,上海商业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1%,占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达20%。即便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上海仍然是中国消费力最旺盛的地方。上海市商务委员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上海商品销售总额达7343.51亿元人民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244.8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8.9%和14.1%,总量继续位居全国中心城市之首。

  根据上海市政协经济委员会的调研,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与上海市民密切相关的吃、穿、住、用等日常消费品基本得到满足,并保持稳定增长。8年来,上海城市居民收入平均增长率是12%,而消费平均增长率是10.3%,呈现正相关性。上海人的消费中,食品比重最大(36.6%),其次是交通通信(17.4%)、教育文化娱乐(14.8%)、衣着(7.8%)、居住(8.5%)、家庭设备(6.1%)和医疗保健(3.9%)等。总体来看,2000年以来上海居民正从实物型消费转向服务型消费。

  但上海消费发展也存在瓶颈。上海人为什么会捂紧钱袋子?调研显示,一方面是上海消费环境不够完善。上海对消费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大,商业布局的不合理制约了部分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上海缺乏对消费热点领域培育,消费发展动力不足。最显著的例子是上海高端消费供给不足,导致消费引领地位不强。据对部分高收入消费群体进行的消费意向调查报告显示,45.9%的受访对象2008年前往香港购物,且人均前往香港购物次数达到1.64次;31%的人在上海的消费金额小于在海外的消费金额,消费外流现象严重。

  “高端消费品总量无法满足需求,质量和款式落后于国外时尚潮流、价格无法与香港和欧美国家形成竞争优势,是导致高端消费力转向香港和欧美发达城市的主要原因。”乐景彭表示,受行业垄断、市场开放、消费政策等限制,体现个性化、国际化和高端化的消费在上海明显供给不足,尚不能满足新兴的消费需求。

  对此,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流通经济所所长汪亮提出,只有购销两旺才能“成市”。上海既然把自身定位为“国际大都市”,不能仅仅促进上海人消费,而应该能吸引全国、全世界消费者前来。他还开出药方:针对部分消费品的税收应该调低甚至取消。“比如消费税,20年前出台这个税种的原因是什么?是要抑制过高的消费倾向,怎么现在要促进消费了还在实行?”此外,对出境旅行者随身带回的零星高档消费品关税征收不严格也造成去境外购买比在国内购买便宜得多的不正常现象,以至于造就了“境外代购”这个“新兴行业”。

  上海其实也可以成为“境外代购”的目的地。市政协委员方怀瑾是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总监,他注意到了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海员。“上海外轮进出一年5800艘,船员少说数万。但无论是洋山港还是外高桥,适合他们口味的消费场所都不足。”而海员的采购能力是超强的,他们不仅要自己用,“全世界各地的船员都有顺道带点东西做小买卖的习惯”,只要货品对路,一次花个数千美元并不稀奇。而且港区远离市中心,往来一次并不方便,这不仅是要赚多少钱的问题,港区商业设施丰富也是港口软环境建设的重要方面。

  对策

  在金融危机的后续效应还没过去之际,上海各路商家已经展开了“自救”。

  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徐家汇商圈曾推出整体营销,由区政府出资赠送3辆奔驰轿车作为消费赠礼,开了政府直接出资搞促销的先河,17天时间拉动了6.86亿元的消费。随着商业销售进入传统的淡季,7月10日,徐汇区再次实施“欢乐徐家汇,喜迎敞篷车”活动,政府出资送出2辆敞篷跑车、6辆轿车和1000张世博会门票,以期再次拉动内需。

 钱袋宝 上海人为啥捂紧钱袋
  也是7月10日,奉贤区碧海金沙举办了上海首届海湾国际动漫嘉年华开幕式,这是在全国首次将动漫创意产业和旅游项目结合起来的一次活动,除了传统的沙滩宝贝评选和动漫展,主办方还每天抽奖送出一辆上海通用雪佛兰新乐风1.4SLMT轿车,可谓是动足脑筋、下了血本,目的只有一个——希望能够在金融危机后的首个夏天吸引足够多的游客。

  政府也没闲着。为提振消费信心,扩大城乡消费,上海今年2月出台了《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若干措施》,从12个方面稳定和推动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这些措施主要包括: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实现郊区行政村农家店全覆盖,做好“家电下乡”;鼓励大型流通企业以连锁经营、品牌加盟等方式进入社区发展,建立上海市社区商业发展引导资金;加快冷链建设,推动食品安全消费;重点支持更新自主品牌汽车,规范和完善二手车交易,鼓励以旧换新;健全旧货流通市场,鼓励循环消费;鼓励外资企业在上海开设中国旗舰店,鼓励内贸企业利用出口企业的加工能力,发展自有品牌等。

  这些政策的效果已初步显现。第二季度上海消费者信心指数同比上升10.7点。上海持卡人的消费信心指数也达到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调查显示,79.1%的上海城市居民家庭储蓄率在10%-50%,储蓄前三位原因是“为抚养子女做准备”、“为今后养老做准备”和“预防生病”。与较高储蓄率相比,上海人的信用消费略显不足,29.3%的上海家庭从不刷卡消费。而在使用过刷卡消费的受访家庭中,40.2%是先存钱再消费,没有真正使用“先使用再还钱”的信用消费。

  作为中国消费引擎的上海尚且如此,中国老百姓的信用消费也可想而知了。截至2009年一季度末,中国居民消费信贷余额为3.94万亿元,在金融机构贷款中的比重约为11%。如果剔除购房贷款,消费信贷余额仅为4500亿元人民币。按照国际惯例,一国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消费将进入快速增长期。但中国在2007年人均GDP就达到2456美元,如今的消费率仍然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因此,今年5月12日,银监会《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明确提出将在上海、北京、天津、成都四个城市首批试点消费金融公司。而一些专家则建议,在改革先行的浦东新区率先试点消费金融公司,提供专业化的消费信贷服务,将合理引导居民消费需求,繁荣中高档耐用消费品市场,以及教育、服务等服务业市场,从而创造新的消费增长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87229.html

更多阅读

三年自然灾害时,上海人吃些什么? 三年自然灾害真相

(本文参加新浪 国庆60周年大型征文:我们家的60年)三年自然灾害时,上海人吃些什么?松龄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曾经有过一段被称作为“三年自然灾害”的时期,那时,我正在上海读小学,记忆当中,农村中遭受了特大的自然灾害,有的地方还饿死了人。城市

北京人vs上海人:易中天的分析

我在北京出生,在上海长大,后又在北京上大学,一生和北京人、上海人打交道不计其数,所以我自认为对于北京人或上海人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有关北京人和上海人的对比文章读得多了,不是北京人损上海人,就是上海人损北京人,以下转载的易中天(上图

不得不看:一个新上海人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内心独白!

最近一些关于上海的消息,让我惊讶,还有深深的心疼,就像看着自己的家变了样子。    记得01年时,米老排写过一篇文章发在灯下,说觉得上海是个很合适普通人生活和发展的城市,收入不错,房价合理,治安不错,社会规范,是个弱者有保障,强者有发展的

声明:《钱袋宝 上海人为啥捂紧钱袋》为网友真心无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