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中国消费:不妨讲讲“美国故事”



  投资者报(评论员  李武)美国过去10年在消费上所做的一切,中国在未来10年可能会有选择地重温一遍。

  这绝非空穴来风。消费金融公司日前在中国四个城市的试点,可能正是这种“美国式消费”的开端,这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中国经济从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的真正转型。

  这种转型别无选择。

  过去10年的黄金岁月,美国毫无节制的消费,差点将全球经济推下悬崖。而在悬崖的另一边,由于消费的严重不足,中国经济正在陷入失衡的深渊。

  或许,对“美国式消费”的某种修正,也就是让中美这两个极端向中间的靠拢,不但可以解决美国的问题,也可以纠偏中国的经济增长,促其健康发展。美国最新公布的4月份个人储蓄率达5.7%,创1995年2月以来最高水平,显示美国正在进行这项修正。

  对中国来说,这项修正将和美国一样漫长。但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决定了这种修正式模仿有其必要性。

  改革开放30年来,“重积累、轻消费”的政策取向,使中国经济一直不能摆脱“产能过剩、消费不足”的局面。从1997年到2007年,中国的居民消费率从45.3%下降至35.4%,创30年来新低,这一数据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70%的正常水平,甚至还不及一些发展中国家,比如印度的55%。

  金融危机之下,这一局面更加恶化,短期内很难扭转。未来相当长时间内,这仍将是中国经济的一个基本面,也是最为迫切的问题之一。

  如何根治这一病症?其实10年前的中国决策层就找到了答案。

  1998年,在吸取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教训之后,中国明确提出扩大内需的方针,并把它作为一项长期战略加以实施,但至今成效甚微。这10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保持在9%以上,GDP总量也从8.4万亿元增长到了30万亿元,但消费占比却从1998年的60%多逐年下降到2008年的40%左右。

  10年后的全球金融危机,再次推动决策层强调扩大内需。不同的是,这次有了一些切实的行动,从家电下乡到汽车下乡再到资本下乡,从减税到消费券再到消费金融公司,体现的也正是这一逻辑。

  平心而论,这些政策措施还不能完全启动消费,短期也很难见到理想的效果,但已彰显出中国决策层对这一问题的深刻体认。

  一般情况下,当经济进入萧条之际,适合启动投资避免陷入长期的通缩,从而刺激经济走向复苏;而当经济从萧条走向复苏之后,如果再不启动消费,就会产生新的产能过剩,问题并不会得到真正解决。中国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的经济路径选择,就未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如今,重走老路的内外环境已经不复存在,在当前中国经济逐步复苏之际,中国必须在经济重新进入快速增长通道之前,将经济重心转向防止消费滞后,尽可能地使消费同逐步增加的生产相适应,从而扩大需求,消化过剩产能,并最终以消费带动投资,使经济进入正常的增长轨道。

  而这一切,都亟需中国转变刺激消费的陈旧思路,尝试一些新的手段启动消费。

  如何启动呢?其实这并不需要经济学家们挖空心思,美国过去在刺激消费上的一些做法,就是中国现成的一个样板。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后,美国面临严重的衰退压力和通胀预期,美联储依然大胆放松货币,继而创造出各种信贷工具以刺激消费,促进了经济的继续增长。

  与此同时,美国通过金融创新把大量资金引入金融领域,成功避免了通货膨胀的恶性发展。至于最后导致的金融风暴,其实并不能完全归罪于金融创新,主要还在于监管之过。

  现在的中国,面临着与美国当初差不多的情形。通过放松货币,进而创新金融工具刺激消费的做法,也就是“发钱消费”的思路,在中国依然有其现实意义。

  事实上,在刺激消费方面,中国过去并非毫无作为,但其思路却和这种“发钱消费”有着天壤之别。

  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各种消费刺激,往往是以改革的名义进行的,比如教育、医疗、住房等改革,使得老百姓不得不消费,说白了其实就是从老百姓兜里掏钱搞改革以刺激消费。

  这种刺激消费的取向,在特定的时代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其结果,却是让老百姓负担了过重的改革成本,掏光了口袋,加上未来收入预期的不确定,以及社保体系的很不完善,最后迫使老百姓更加钟情于储蓄,遏制了消费,埋下了危机。

 刺激中国消费:不妨讲讲“美国故事”
  现在,是改变的时候了。

  总体上看,中国经济面临的诸多疑难杂症,不管是三驾马车的严重失衡,还是房地产一个产业的问题,稍有不慎都可能将中国推向危机,而其最终的解决,都需要“发钱消费”,至少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搞“收钱改革”了。

  当然,这里的“发钱”,并不是简单的直接发钞票给老百姓,而是在相当长时间内维持一个相对宽松的个人信贷市场,鼓励老百姓“举债消费”,并通过对消费环境和消费市场的不断完善,形成一个自成一体的“发钱”的金融消费市场。从去年开始的减税,到今年的各种财政补贴,特别是最近的金融消费公司试点,其实已经有了这个意思。

  但这是一道魔门,一旦打开,压抑了中国人数千年的消费欲望可能就会奔涌而出,而之前趴在银行系统的高储蓄,也会逐渐从“沉默的羔羊”变成“出笼的老虎”——这是好事,但要学会如何控制它的魔性,以免重蹈美国覆辙。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87142.html

更多阅读

初晓静.G.kos的第840篇招聘:《拼音的故事》

初晓静.G.kos的第840篇招聘:《拼音的故事》 初晓静是我的名字,我是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人,“恋爱只无非是操练题罢了丶”是我的QQ名字,我就读社会管理职业学院,‘Acer宏碁’是我手机品牌,身穿雅鹿,在中国建设银行上班,我家的狗狗名字叫:Donna

中国电影:想象力缺失的批判

中国电影:想象力缺失的批判陈旭光中国电影想象力缺失的问题,在近年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电影的博弈中愈显突出。犹记2010年,几部充满想象力的美国电影冲击着温柔敦厚的中国影坛,横扫市场,大肆掘金,与中国电影的拘谨务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美国打朝鲜中国打日本:美国和日本向中国宣战:

美国打朝鲜中国打日本:美国和日本向中国宣战:半岛局势眼下战争一触即发,金正恩摩拳擦掌导弹上架,美韩各种武器进场耀武扬威。其实说局势发展到目前格局是相关各方都期待的并非胡咧咧,从朝鲜的角度来说,在安全被无时无刻地威胁的情况下,在类

奥巴马后悔已经晚了:中国已开始疯狂抛售美国国债

奥巴马后悔已经晚了中国已开始疯狂抛售美国国债 情系中华绝顶雄风中国上月抛售的美国国债量达到两年来最高。美国方面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到上月底,中国减持美国国债已达1478亿美元。最近的抛售行为意味着什么?中国要摆脱美国最大债权

声明:《刺激中国消费:不妨讲讲“美国故事”》为网友禽兽大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