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的贷款使通用汽车公司得以避免进一步滑落到自去年开始的深渊中去。如今,为获得更多的政府资金,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理查德·瓦格纳被迫辞职。在新书《为什么通用汽车事关重要:细观改变美国象征的进程》(Why GM Matters: Inside the Race to Transform an American Icon)中,作者威廉·荷尔斯泰因选择了一种有风险的立场:一边为通用在灾难边缘如何受到重创提供正面和客观的解释;一边为被撤职的瓦格纳辩护,把他形容为现实环境中的受害者而非失败商业模式的总设计师。可以公平地讲,这位曾供职于《商业周刊》、《财富》、《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等刊物、经验老道的商业记者此番出书既选择了最好的时机,又选择了最差的时机。 《为什么通用汽车事关重要》一书的亮点是,荷尔斯泰因广泛接触过通用汽车负责产品的高管们,比如喋喋不休的董事会副主席鲁兹和设计师鲍伯等。有关雪佛兰Volt车型研发的一章介绍了美国未来可能出现的驾驶方式。同时,作者的很多独家访问会让仍旧怀念底特律汽车城里魅力四射的造车历史的读者感到妙趣横生。 荷尔斯泰因在书中还专业地叙述出一些虽不是自身造成、但的确令汽车制造商感到困惑的问题。比如与德国、日本和中国等很多有全国医疗体系的国家相比,庞大的员工福利造成的负担已成为了竞争的劣势。作者还对丰田公司进行了分析,提醒大家它在美国建造油电混合动力的普锐斯车(Prius)生产线之前还在生产吃油老虎般的皮卡和SUV。 可惜荷尔斯泰因还是太仁慈。他不止一次表现出麻木,比如引用了董事会成员菲舍尔对瓦格纳的评价:“他是我在美国商圈中遇到的最棒的人之一。”真不知该书的责任编辑是如何把关的? 更重要的是,荷尔斯泰因虽在书中描述了通用汽车在上世纪80年代所犯的一系列失误(包括没有足够重视日系汽车的竞争),但是对之后的错误却几乎只字未提。比如在瓦格纳担任首席执行官以及被前任约翰·史密斯力挺期间公司出现的混乱,其中包括与五十铃、菲亚特、铃木和斯巴鲁的母公司富士重工等车企之间既失败又昂贵的联姻。作者用全章的笔墨介绍了通用在中国的一番作为,却没有对瓦格纳备受质疑的打算将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欧宝和萨博等一系列公司有代表性的美国品牌加以出售的举动进行评论。另外,既然书中有很多篇幅介绍了通用最新的高质量车型,但为何没有细述一下外观饱受恶评、安全评分受人诟病的庞蒂亚克Aztek呢? 荷尔斯泰因有时太着迷于深究一些并不可靠的细节。以他介绍通用汽车OnStar车载信息系统的一章为例,虽然此项业务据说现在为公司赚到了钱,但这一模拟时代的产物反而在数字化和无线化大行其道的今日成为了发展的阻碍。作者还十分详细地介绍了通用一直在堪萨斯州堪萨斯城的汽车生产线推行的“精益制造”模式。不过通用在制造流程方面持续地落在福特和日系制造商之后,荷尔斯泰因对此没作进一步解释。 作者还经常对援引的内容疏于自我判断。举例而言,瓦格纳就任首席执行官5年后才逐渐创建了能够顺畅产品研发环节的全球管理计划。“为什么需要如此长的周期?因为我觉得当时的组织架构还没准备好。”这可很难成为令人激动的战斗宣言——或许这也证明了瓦格纳丢掉饭碗是多么的顺理成章。 通用汽车对美国的众多汽车拥有者和需要工作的人来说仍然至关重要。虽然公司和包括荷尔斯泰因在内的很多辩护者强调公司足够强大、不会破产,但是瓦格纳和他的前任遭遇的一次次问题——本是期望高层解决却未能解决的——都说明了公司正是因为太大而导致问题难以解决。这恐怕正是通用汽车沦落到今天境地的原因。 作者:戴维·基利(David Kiley) 翻译:赵斌
![淘宝通用评价 对通用汽车的乐观评价](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120550063429.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