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测试反思金融危机 当前金融危机的监管反思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

  A rethink of present regulation for inancial crisis

  文/王兆星

  金融监管的趋势和变化将直接影响未来金融业的发展模式和创新模式。眼前的这场金融危机过后,金融监管将会有哪些重大的调整和变化?金融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是什么?在此谈几点看法,供大家借鉴和参考,以更好地适应监管环境的变化,在复杂的金融全球化和金融监管框架下找准定位,发挥优势,提高竞争力。

  第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趋势是金融监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轮回,监管的广度和深度都会进一步扩展。

  19291933年间的大危机中,一大批银行机构破产、倒闭,引起金融业的恐慌,并带来经济萧条。危机后出现大反思和大变革,出台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金融业开始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严格分离。从上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金融业基本上是在分业经营和严格管制的路径、框架和模式下运行的。

  到上世纪60年代,人们发现分业经营的监管模式严重损害了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限制了金融市场的发展,降低了金融市场的效率;由于无法向投资者提供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实际上也减少了金融消费者效用。于是,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金融业进入新一轮的大松绑、大创新时期。

  首先是金融业开始相互购并和渗透,商业银行并购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下设资产管理公司,并将触角延伸至创投基金和私人股权基金等非传统领域,混业经营迅猛发展。1999年,美国出台《金融现代化法案》替代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金融业进入了全面混业的时代,出现了以花旗为代表的一大批金融超市和金融集团。

  其次是金融创新的涌现。上世纪90年代以前的金融创新还处于初级阶段,风险相对可控。但在世纪之交前后,金融创新开始升级,大量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充斥市场。金融资产被广泛证券化,期权、期货、互换交易盛行,并出现了以信用违约互换协议(CDS)为代表的信用衍生产品,而且产品复杂程度越来越高,以至于只有少数人能够理解。

  最后,混业经营和复杂的衍生产品创新带来了“太大而不能倒闭(too big to fail)”和“太复杂而不能倒闭(too complex to fail)”的问题,大量复杂的金融产品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一旦某个环节出了问题,整个金融体系就有可能崩溃。混业经营、金融创新,再加上流动性泛滥和次级贷款的推动,最终酿成了2007年下半年的这场金融危机。至此,金融发展与监管模式完成一个完整的轮回:大危机触发大反思、大调整,大松绑引来大泡沫,大泡沫再次导致大危机。

  这场危机给我们带来的第一个反思就是,金融监管的深度、广度、严厉程度将会进一步加强。原来不受监管的和只受到轻度监管的金融机构,包括对冲基金、股权基金、评级公司等,都要纳入监管范围,以往的监管真空将得到弥补和覆盖;从监管的深度来看,会进一步深化相关监管标准,完善资本充足率、流动性等监管指标,提高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风险透明度要求;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和内部风险管控将有更深程度的介入和干预。

  第二个变化和趋势是监管者和商业银行对风险的关注范围会进一步扩大。

  一是除了继续关注信用风险外,将更加关注流动性风险。英国北岩银行被挤提时的资产质量很好,资本充足率也很高,但它却成为英国银行业近150年历史中第一家由于挤提而被政府接管的银行,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受到流动性的冲击。因此,监管者和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加强对流动性的监测和监管,建立流动性应急处理机制。

  二是市场风险,这是一个更大的风险源和危机源。此次危机中,正是“一房”和“二房”的“合谋”导致了资产证券化市场的最后崩溃。“一房”是指数量庞大的房贷公司,他们向那些没有收入来源、仅仅依靠高房价支撑的借款人发放了低标准的按揭贷款(即次级贷款),然后把这些贷款卖给了“二房”,即具有政府背景并获得财政隐性担保的“房地美”和“房利美”公司。 “二房”将购入的贷款进行重组、打包,然后再发行以政府信用为支持的债券,大部分被投资银行购买用于进一步的金融创新。投资银行用“二房”发行的债券构建资产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分拆和整合,即资产证券化的平方,甚至n次方,使重新分配后的现金流更好地迎合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不同投资者的偏好。这些经过多道“加工程序”的产品已经极其复杂,投资者根本不清楚它内部的结构,也搞不清它的风险,主要依据评级公司的评级进行投资决策。由于“二房”具有政府担保背景,评级公司就给了所谓的“AA”和“AAA”评级。政府背景加上高评级使这些证券化资产备受追捧。证券化和证券化的n次方方便了“一房”们迅速地回收资金,用于发放更多的次级贷款,泡沫就这样被不断吹大。在这个复杂的链条中,只要房地产市场不出现大幅下跌,借款人似乎就拥有足够的资产清偿债务,链条的循环就会继续下去。而当房地产价格持续下行时,多米诺骨牌就被推倒了。抵押债券的价格一落千丈,变成有毒资产,整个次贷市场迅速凝结,流动性几乎丧失殆尽,市场风险演化为流动性风险。购买了有毒资产的银行被迫进行资产减记,出现巨额亏损,资本被蚕食殆尽,流动性风险进一步演变为清偿性风险。危机表明,现代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已经不再限于那些传统的贷款资产,交易账户乃至可供出售类金融资产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市场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盈亏状况和资本的充足程度,这促使我们必须进一步关注市场风险,特别是那些复杂的投资产品、金融衍生品价格波动对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

  美国银行首席财务官乔·普莱斯

  (Joe L. Price)

  在过去的20个月里,我们一直在非常努力地应对因市场动荡和经济陷入严重衰退所引起的挑战。这种环境也许是我们职业生涯经历中最艰难的,特别是银行业,因为银行业是这场危机的中心。

  我们都知道情况正在发生变化。我们有理由认为,依靠外部工具和利用充足、低成本信贷资金的时代已经结束。这意味着财务专家必须适应新环境和更加重视我们的核心功能。银行业将更加侧重于便利交易的角色——向个人和企业提供经营所需的金融服务和资金,并因此回报股东和促进经济发展。我们所有的工作都应当是为了本公司业务的发展。

  从事后的角度看,我们认识到有许多不同因素导致了全球目前的状况。遗憾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不十分清楚,而且我们知道复苏需要时间和耐心。我当然不知道所有答案,但今天我愿意与大家分享对如下问题的看法,即如何适应新环境和继续促进公司及整个经济的发展。

  虽然当前形势正在改变许多观念,但我们认为像所有经济周期一样,我们也会从本次危机中学习,我们也会变得更加强大。

  为了了解当前问题和需要什么样的解决方案,我们需要回顾一下过去。许多因素导致了今天的问题,我只指出其中几个。长期低利率使信贷的获得非常容易。贷款标准降低、缺少传统抵押品和持续的高房价刺激了投资和投机,造成了房地产泡沫,因为房价远远偏离了传统推动因素,如工资和人口增长。

  大量发放房屋抵押贷款,而且房屋抵押贷款可以使房屋所有人实现房屋价值升值的货币化,这些都会改善消费信贷的表现。由于有低廉和充足的信贷,消费者的负债率越来越高。实际上,从2000年到2007年消费信贷大约翻了一番。

 压力测试反思金融危机 当前金融危机的监管反思
  在低利率环境下,投资者越来越试图追求较高收益率。金融业通过大量金融创新来满足这一需求,如结构性产品,这些产品的设计目的是管理风险和提供较高收益率。但当经济和房屋价格上涨开始放缓并出现反转时,贷款违约率出现了上升。

  市场上过高的杠杆率开始下降,规避风险的意识重新出现。许多信贷产品变得越来越少,一些甚至消失了。所有这些结果都表明市场丧失了信心,而信心是有效市场的关键因素。

  次级贷款和资本市场出现的问题导致了去杠杆化的行为和信贷紧缩。这些负面问题迅速蔓延到各个社区,不断升高的失业率和贷款损失最终导致了全面的经济衰退。华尔街资本市场的估值达到了近年来最低水平,因为投资者都在判断这场衰退的深度和持续时间。

  实际上企业在面对这场危机时相对比较有准备,它们具有更多的资本和较好的存货管理技术,因为它们从以前的危机中汲取了经验教训。

  另一方面,消费者在面临较高的债务水平时,已经丧失了以前所依赖的缓冲机制,如将其房屋变现和提取退休储蓄存款。由于缺少了上述融资渠道和担心失业率上升,消费支出出现了大幅度下降。这意味着消费者不再像过去那样购买企业的产品。

  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许多人应当承担责任。决策者、投资者、银行、消费者、企业和政府、评级机构和监管机构都有相应责任。

  金融服务业有自身的失误,而且一些著名机构已经消失,因为它们的责任更大。这些持续了20个月的事件提醒我们必须牢记某些基本业务原则,因为市场具有周期性。当出现无节制的繁荣和增长似乎是无止境的情况时,我们必须密切关注出现反转的迹象。

  今后企业应当做的事情就是坚持一些核心原则,因为这些原则可以使企业具有力量和生存能力。第一,要保持强有力的资金头寸:资本、充足的流动性和多样化的收入及现金流来源。在美国银行,我们认为上述三点是实力的基础。这三点是相互联系的,不能简单和孤立地认识其中的一点或两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86852.html

更多阅读

金融危机的持续时间判断 08年金融危机时间

金融危机的持续时间判断默认分类 2009-09-24 10:29 阅读596评论8字号: 大大 中中 小近代较严重的经济危机,都严重摧毁了生产力。上世纪20、3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一次世界大战直接关联

08年金融危机中国应对 美国金融危机的本质及我国的应对策略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二零零八年下半年,美国金融危机全面爆发。我国面临外部需求萎缩带来的经济下滑的风险。世界各国开始受到经济衰退的严重威胁。当前,首要的问题,是正确评估形势,及时采取应对策略。一、美国金融危机的本质。此次

金融危机的影响:金融风暴对娱乐业是危机更是机会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   发端于美国次贷危机的金融风暴,眼下正以海啸之势席卷全球。这场看起来像好莱坞大片的风暴,一波三折,惊心动魄。然而《时代》周刊专栏作家瑞百卡·温特斯·基根断言,即便遇到了信贷麻烦,好莱坞也不必有挫败感,因

第21节:金融自由化的喜与忧(10)

系列专题:《后金融危机时代必读书:下一轮全球金融》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最终借款人,没有政府的存款保险,没有政府对于金融中介的监管,也没有政府的拯救措施,金融世界的风险会比现在大很多么?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那么显而易见。尽管上面所

声明:《压力测试反思金融危机 当前金融危机的监管反思》为网友蒾短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