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刷术:让知识“复制”的魔法
文/马嗑·菠萝 897块字模整齐排列,在目不暇接的变换中,惟一不变的是字模组成的汉字——“和”,这是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开幕式上的字模表演。壮观的演出,让地球人重温了一遍古中国活字印刷术的神奇魅力。 印刷术是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在印刷术发明之前,书籍和一切书籍的载体都是很金贵的。所以,唐宋以前,但凡读得起书的人,基本上也不会是啥贫下中农阶层。据传闻,欧洲那边更夸张,中世纪的时候,只有贵族世家才见得着《圣经》,如果家藏品中有本《圣经》,那是了不得的大宝贝,怕被人劫了,都是用铁链条栓着的。 我国古代长期使用印章和石刻。印章在战国时期就已通行,早期的印章多是阴文(凹下去)反字,汉代印章逐渐改成阳文(凸出来)反字。石刻则是印章的扩大。印章一般只有几个字,表示姓名,官职或机构。在纸没有出现之前,公文或书信都写在简牍上,写好之后,用绳扎好,在结扎处放粘性泥封结,将印章盖在泥上,称为泥封。泥封就是在泥上印刷,这是当时保密的一种手段。老子那部一千多字的《道德经》,就能把一个读书人的眼睛给刻花,把一个健壮的搬运工给累得满头大汗。纸张出现之后,读书人从刻书变成抄书,而泥封也演变为纸封。 即便如此,还是累得够呛。于是,在公元4世纪左右,聪明的中国人终于发明了用纸在石碑上墨拓的方法——石碑上的字阴文正写,在碑面铺上湿润的纸,轻轻拍打,将纸捶进字口,待纸干后,刷墨于纸上,便得到了黑底白字的正写文字的复制品。想现场观看此项技能演练的“山寨版”,请大家去西安旅游时,移步到著名的碑林博物馆,运气好的话,正赶上那里的工作人员进行石碑“拓字”,那可就大开眼界了。印章和拓碑,为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技术上的启示。雕版印刷是在尺寸相等的木板上,刻出凸出来的反写文字或插图,再在版面上涂墨铺纸,轻轻一刷,就印出正写的文字和图了。雕版印刷术发明后,可使千百部书籍一次刷印出版。晚唐时期,雕版印刷得到大范围推广。所以,大家可以琢磨一下,为什么唐代盛产诗歌,如果从技术层面来看,这雕版印刷是功不可没的。 终于说到宋代了。自从雕版印刷术发明后,印刷书籍比手工抄写便捷多了,但是,雕版印刷也有不少缺点。比如,印一页就得刻一块版,雕印一部大部头的书,往往要花费几年工夫;雕好后的书版,还要占用大量房屋存放。而要想印刷别的著作,又得重新雕版,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这个时候,一个平民兼牛人——毕“横空出世”了,他首创了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的基本原理,与近代的铅字排印方法相同,也就是用胶泥刻字,一粒胶泥刻一字,再经火烧变硬,这就是泥活字。排版前,先在置有铁框的铁板上敷一层掺和纸灰的松脂蜡,活字依次排在上面,加热,使蜡稍溶化,以平板压平字面,泥字即因着在铁板上,可以象雕板一样印刷。因为泥活字可重复使用,少数冷僻字可临时写刻,烧硬即用,如此,“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活字印刷既经济,又方便,是印刷史上的一项伟大创举。此后,什么德国谷腾堡的印刷术、现当代的印刷术,无不由此追溯起。而人类的智慧结晶和知识成果,随着印刷术的普及,也开始飞速地传播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