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信任危机 慈善相亲家电 终结信任危机](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09461193474850.jpeg)
家电与慈善从来都没有像现在这样亲密。从“512”汶川地震到“420”芦山地震,时隔不到5年,灾难频繁降临在一个地区,在为受难人民担忧的同时,中国家电企业在每一次灾后的表现着实让人感到欣慰。不管是2008年中国家电鼎盛期,还是刚刚经历了严寒期的2013年,有钱出钱,没钱就出人出力出物资,对于灾后的救援不遗余力。 这些曾经的家电一线大品牌,在经历过一系列危机事件之后,企业品牌价值受到巨大削减,品牌信誉几乎消失殆尽。如何拯救中国的家电品牌?要取得国人对产品的信任,对企业的信任,对品牌的信任,可不是只提升产品质量这么简单,紧握慈善这把尚方宝剑,才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法。 芦山地震,调整中国企业救灾神经 灾难,从另一个角度是拷问品牌企业的利器。 2013年以来,一直处于下滑状态的太阳能家电产业,面对灾难,毫不犹豫以热心救灾行为树立品牌,振兴行业: 四季沐歌为灾区捐建首个太阳能淋浴棚; 皇明捐雅安灾区万余套太阳能应急灯; 太阳雨公益慈善基金为灾区捐款1000万元; 白电大佬格力,第一时间支援灾区。据不完全统计,格力电器已累计向社会捐款捐物超过1亿元; 家电平台三巨头也身先士卒,苏宁已启用社会公益专项预算资金,向当地民政部门捐赠500万元现金,并在成都重庆采购200万元的紧急救援物资; 京东集团向四川雅安地震灾区提供包括物资在内的首批捐助共计200万元。第一批捐赠物资包括饮用水、饮料、食品和衣物; 国美集团西部大区第一时间组织了车辆和200万元抗震救灾物品包括生活家电、帐篷、被服,等待政府统一组织安排向灾区进行捐助慰问。 这些仅仅只是中国家电企业的一个缩影。 中国家电品牌面临信任危机 早在2011年末,就发生了一场轰动整个冰箱行业的事件——“冰箱门”。因为冰箱的门不容易关闭,加之西门子企业面对危机公关处理不当,导致事件一步步恶化,最后发展成为砸冰箱。 同一年,有报道称“国内市场上销售的豆浆机、果汁机都是使用的工业润滑油”。消息一出,立即在小家电行业引发了一场滔天巨浪,虽然小家电行业的龙头企业美的和九阳相继都发表声明否认爆料内容,但仍未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充分信任,消费者对购买这类产品持观望态度,相关上市公司股价下跌。 在2012年,又爆出了格兰仕和苏泊尔电磁炉不合格,而苏泊尔刚刚平息了其不锈钢炊具质量问题。连续的问题发作,直接将中国烹饪炊具第一品牌的苏泊尔拉下了马。 慈善,品牌企业的金面孔 从企业来说,慈善可以对一个品牌企业带来多种收益: 首先,企业做慈善,可以让企业员工感受到企业的社会责任心,有助于提升员工在工作上的责任感,并使之能够树立与企业一致的远大目标。企业以自身切实的行动让更多员工感受到大企业浓浓的关怀之情,传递友爱互助的精神。 其次,一个品牌的价值往往取决于公众对它的评价,而改变公众形象的最好路径就是慈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