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谢康利,《商界评论》记者
刘绍勇执掌东航,惊动天下已半年。其一举一动,报纸杂志网络均给予头版头条,媒体们希望代表公众追问这样一个问题:刘绍勇如何救东航? 国内民航业萎靡不振,中共中央组织部于去年年底宣布对三大航空集团高层进行大挪移,无非是希望重新布棋局,促成民航业重振。仅用两年时间将南方航空扭亏为盈的刘绍勇空降东航,无疑是此棋局中被高举的一棋。 2008年12月,当年央视的年度经济人物刘绍勇离开南航前往东航上任。在南航内部的欢送会上,很多人以泪送别。一个国企的高管得到员工如此敬意,在国内并不多见。从2004年到2008年,仅4年间,刘绍勇将一个“断臂的南航”打造成了“振翅的雄鹰”,业绩有目共睹。2008年南航的旅客运输量排亚洲第一、世界第四,经济效益从国资委C级进入到A级。民航总局与东航集团皆希望刘绍勇能在东航再画一笔。 现实是,摆在刘绍勇面前的是一个积贫积弱的东航,机构臃肿、人心涣散、连年亏损,资产负债率高达104.93%。事实上,2002年民航总局与航空公司彻底分家之时,三大航空各有所长,国航资产质量最好、东航地理位置最好、南航规模最大。几年后,国航与南航均展翅高飞翱翔蓝天,而10年前收益最好的东航却往事不堪回首,其中很大的原因跟管理层的迟缓与懦弱不无关系。果断、有魄力的“业务性领导”刘绍勇无疑承载着东航重振的诸多期望。 战略布局2009年2月3日,在媒体发布会上,东航公布了今年的四大行动,试图通过“输血”、“止血”、“断臂”与“造血”四大举措争取今年大幅减亏。虽并未公布东航明确的战略定位,刘绍勇的新搭档——东航总经理马须伦也已表示,新的管理层准备把东航建立成为网络型航空公司,重点进行三大枢纽建设:上海枢纽、西安区域枢纽、昆明区域枢纽。 上海是中国最具枢纽潜力的城市,也是最有可能的低成本温床,因为有巨大的O—D客流。东航想抢占这一市场,比较可选的方式就是引进战略伙伴,占有当地15%市场份额的上海航空无疑是个“美人”,加上背后有政府力量的推动,外界比较看好“东上重组”。东航前任董事长李丰华从2003年开始就打“上海保卫战”,效果不甚理想,如果刘绍勇能将东航与上航完美重组,坐拥50%以上的市场份额,无疑是交出一份好看的答卷。 西安区域与昆明区域本是东航盈利的航线,也就在前任李丰华“上海保卫战”期间,总部抽调了骨干机队援助上海,云南航空、西北航空被迫在当地放弃了众多颇具利润的航线,这一决策的另一致命副作用是,由于损害了地方分公司的利益,东航总部与分、子公司矛盾重重。从今年2月份开始,刘绍勇与马须伦频繁到西安、昆明、山东等地视察,一方面是履新走访,重拾民心,另一方面也是了解各地分公司的真实情况,以便重新谋划。刘绍勇加大对西安与昆明两大枢纽的建设,无疑棋胜两局,既是新任董事长对历史的交代,也是对未来的布局。 刘绍勇上任半年,东航的好消息不断,国家增资70亿元,并获得上海浦发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近千亿元的人民币授信额度。刘绍勇多次表示要救东航“信心与黄金都重要”,并努力用民众对自己的信心获取国家与银行的黄金,以此加强社会对拯救东航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