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园 上海以激情解读世博精神



  文/ 唐文静

  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漫步街头,但见高楼林立,垂柳送绿,一块块巨大的电子屏幕在不时滚动播报:2010年上海世博会已进入倒计时。

  一年,离2010年上海世博会只有整整一年时间了。今年开春以来,随着5.28平方公里世博园区内中国馆结构封顶、外国自建馆和各类主题馆等造城工程的有序推进,2010年上海世博会筹办工作开始提速。“宝马雕车香满路”,“东风夜放花千树”——一年后的世博盛景,正在我们的面前徐徐展开。

  自1851年5月1日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以来,世博会已经走过了150多年的时光隧道。尽管世事沧桑,岁月不再,但世博会依然是一棵不老的常青树,活跃在世界历史舞台上。它从最初的单纯商品展览、交换,发展到现在的新生产技术、经济发展和新生活理念的交流,其触角早已探及人类社会发展的脉搏。在世博会早期的50多年里,机器与艺术两者的关系是一条展示主线,随着20世纪人类科技事业的迅猛发展,其展示重心开始逐渐向科技转移。可以说,每举办一届世博会,社会就向前跨越一步,它不仅给举办国、举办城市带来了经济效益,而且更像一架大功率引擎,拉动人类社会走向文明。

  芝加哥世博会

  将美国拉出“经济泥淖”

  上世纪30年代初,正值美国经济大萧条。历史的火把,烛照出1933年前后的美国“病状”:由于盲目扩大生产,帝国经济摇摇欲坠,原本相对稳定的国际国内市场,矛盾进一步激化,导致经济危机出现,并很快波及美国各地,失业率急剧上升。综观其时的美国经济走向,可谓险象环生,社会各界对一蹶不振的美国世况忧心忡忡。

  此时,第17届世界博览会在芝加哥揭幕。这届以“一个世纪的进步”为主题的世博会,对美国而言既是一次机遇,又是一次挑战。在如此背时的经济大环境中举办世博会,能不能取得预想的效果?芝加哥承受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事实上,在要不要举办世博会这个问题上,美国政府的分歧也很大。但是,这届世博会的召开,却奇迹般地转变了人们的经济视角,看到了经济复苏的曙光。

  如今,远去的历史早就为芝加哥世博会写下了一个注脚:这届世博会,是热闹的,也是成功的。矗立在密歇根湖畔的未来主义的建筑与设想,给大批失业者带来了新生活的曙光,他们充满信心地将目光投向了未来。

  这届世博会跨越了两个年头,参观者踊跃,人们从福特馆900英尺的圆形大厅墙面上看到了精妙的福特汽车装配线,心中萌动着对于未来“车行生活”的热望。

  果然,芝加哥世博会的举办,将经济颓势下的美国带出了泥淖。这场“盛宴”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弱化了美国经济危机造成的消极影响。危机发生后,虽然财政短缺,但芝加哥办博筹资的热情不减,由此演绎了一种灵活的生存方式。这届世博会除了有政府承诺的一部分资金作为扶持,组委会还通过发行债券等融资渠道进行融资,并与食品、运输、娱乐等行业的15家提供商签订了赞助协议。而为了节省开支,主办方甚至还将场馆设在了密歇根湖岸边的伯纳姆公园,这块1.7平方公里的土地原来大部分是垃圾填埋场。如何吸引更多的社会民众参与呢?主办方颇花了一番心思,比如发起“博览会会员招募”活动,社会民众可以用5英镑购买博览会会员的身份,享有10次免费进入会场的机会。“招募”活动获得了巨大成功,募集到了60多万英镑。这届世博会吸引了2300多万人次参观,给芝加哥带来了近4亿美元的商业利润,创造了近10万个就业机会。原本对生活失去信心的大批失业者,面对博览会上的各种新产品、新技术,信心大振,勇敢地撑起了希望的风帆,开始走向新生活的彼岸。

  巨大的世博“引擎”,拉动了美国经济,多少人在这场“盛宴”中品尝到了经济复苏的快乐。这届世博会不仅拉动了美国经济的增长,同时也促进了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为参展国带来了经济利益。来自世界各国的产品,同台交流,国际贸易迅速得以发展。

  布鲁塞尔世博会

  用文明与人道掩埋“战争废墟”

  以史为镜,照见的是世博会的使命。每一届世博会莫不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状况,为社会前行助推。在经济危机时期,世博会有效地拉动经济,为摆脱经济危机提供了一个希望的平台;在战争年代,世博会不仅拉动了经济发展,而且对社会文明的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1958年比利时布鲁塞尔世博会就是在战后首次举办的。从这届世博会开始,人们越来越关注社会的和平发展。二战,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次战争,历时6年,61个国家、近17亿人被卷入战争,5000多万人丧生。战火,燃遍欧、亚、非三大洲和大西洋、太平洋及印度洋等广大地区。战争带来的血腥杀戮和巨大破坏,长久地反映在战后人类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二战的炮火停息不久,经过几年建设,欧洲国家和前苏联重新构建已被战争摧毁的经济框架,久寒的政治气候开始稍稍变暖。于是,举办世博会又成为国际社会的话题。1951年,比利时国王博杜安向世界宣布:由比利时承办的1958年世博会,选址于距首都布鲁塞尔城外7公里的风景如画的海色尔公园。

  在战争的废墟上,人们要重建家园,要重建信仰。组委会在征集世博会标志性建筑物时,选中了由工程师沃特金设计的原子球建筑方案。经历了二战的连天炮火,人们轻抚伤疤,痛定思痛,无不为沃特金的设计方案叫好。沃特金设计的原子球建筑方案,无论是思想理念,还是创意形式,都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特征和人们所关注的热点。原子球建筑成了这届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影响很大。1958年秋天,由于全球反对核试验的呼声日高,核大国不得不暂时中止了核试验。二战虽然结束多年,但并不意味着人类已经永久告别了战争阴影。热爱和平的人们,不愿再看到战争,不希望重演战争的悲剧,布鲁塞尔世博会的主题集中反映了人们的心声:“科学主导的文明与人道主义”。

  比利时是欧洲共同体的发起国之一,首都布鲁塞尔被称为“西欧的首都”。当时,欧共体共有9个成员国,巧的是,比利时国内也划分有9个省,因此原子球建筑成了比利时和西欧各国团结、联合的标志。同时,经历了二战,人们对原子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原子球体现的就是那个时代的主体意识,即人类如何和平地利用原子能,如何解决科学技术与人道主义的问题。

  这届世博会,更多地体现了人类对于世界和平的渴望,它不同于历届世博会,各参展国的展示全都强调现代特色的表现和对未来发展的思考。在展馆设计、展示布置和展品选择上,也都突出了对于科学技术与思想理念的演绎。由于是战后第一次举办的世博会,世界各国非常重视,竭尽全力在创意上一展风采,争奇斗艳。

  布鲁塞尔世博会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共有54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其中有联合国、欧洲共同体和欧洲煤炭和钢铁联合会等著名的国际组织,参观人次达4145万,大大提升了比利时的国际地位,布鲁塞尔也因众多国际组织在此办公而一举成名。主办者实现了办博的初衷:世博会,推动世界向着文明、向着人道,迈出了一大步。此后举办的世博会,主题逐步开始由“展品和技术”为主导,转向以“文化和理念”为主导。

  

  爱知世博会

  在反思中倡导“平衡发展”

  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成功举办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世博会呈现出它的多样化和新发展。经济上的发展与繁荣,使人们在生活满足的同时,面临生存环境质量下降的窘迫。为了使公众和政府认识到人类活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破坏以及由此带来的生存危机,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首次以环境为议题的国际会议。两年后,以环境为主题的世博会在斯波坎举办。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明确地将环境作为主题的世博会。其后,1982年诺克斯维尔世博会也以能源问题为主题。

  躁动的社会开始酝酿新的发展课题。1998年,里斯本世博会的主题是:“海洋——未来的财富”。这届世博会拉响了海洋被过度开发的警报,有关海洋的保护问题引起了人类社会的强烈关注。以“人—自然—科技”为主题的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首创由主题演绎的“九原则”,其核心问题是,主题演绎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环境问题,从来也没有受到人类社会这样的关注。这不仅仅是因为环境质量越来越趋向恶化,也不仅仅是人们因环境质量的恶化而深深自责,而且还因为日益恶化的环境质量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社会的发展,影响到了人类的生存。新世纪开始后的第一届世博会在日本爱知举办,以“自然的睿智”为主题的2005年爱知世博会,从人与自然的角度又一次将环境问题提到了社会发展的高度,提醒国际社会必须关注。

 上海世博园 上海以激情解读世博精神
  在经历了10余年的经济萧条后,日本经济开始逐步稳定回升。这为爱知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有利条件。然而,经济的发展必然会涉及能源的消耗,这对日本来说,不啻是一个难题。一个明摆的事实是,日本的发展受制于矿产资源的缺乏,引起了日本民众的思考:如果仅仅为了今天的经济效益,打破人与自然的平衡,是否值得?正是出于这样的思考,日本希望能够将亚洲传统的智慧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从而创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为此,日本爱知世博会将主题定义为“自然的睿智”,其意是要让世博会成为各方围绕“自然的睿智”汇合各种智慧和文化的“地球大交流”的场所。

  爱知世博会使人类社会更多地关注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为了配合“自然的睿智”这一环保主题,爱知世博会充分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建和谐社会这一理念。从会场设置看,会场中心是依地形建成的不规则圆弧形空中回廊主通道,各个展馆通过由回廊主通道分岔出来的辅道相连接,完全不破坏原有地形和环境。从材料使用看,无论简单的生活用品还是其他建筑材料,都尽可能地采用可降解或可再生、无污染的材料;从能源看,更加突出了获取能源是在无损于环境的前提下的未来循环型社会的能源模式。日本注重公众环保意识的培养,爱知世博会共有235个环保项目允许市民参与。

  1997年至2005年,从筹办到举办,爱知世博会创造了高达7.7万亿日元的经济效益,收益颇丰,为45万人创造了就业机会。除了经济收益,更重要的是,爱知世博会推动了全球的环境保护,这是以往任何一届世博会所没有企及的。环境问题,如今已经成为了跨国界的问题,解决以环境为首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仅靠个别国家的努力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全球每个国家以及社会公众一起努力。爱知世博会,推动了全民参与和环保互动。通过环境保护互动节目让人们体验环保,这无疑是一次规模宏大的环保教育活动,拉动了全球循环型社会的建设,为和谐社会的共建迈出了一大步。

  

  上海世博会

  让金融危机下的世界充满期待

  再过一年,上海世博会的大幕就要拉起,世界充满期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地位迅速提高,在世界经济很不景气的今天,世界将目光投向中国,深受经济危机之苦的不少国家寄希望于中国。

  由美国信贷危机引起的这一次全球性经济危机,不同于1933年美国国内的经济危机,从华尔街到整个世界,从金融界到实体经济,世界各国都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因此,若与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相比,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全球经济环境要恶劣得多。中国是世界上庞大的、外向型的经济体,不可能在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独善其身。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从2008年上半年开始,我国珠三角地区有很多企业已经倒闭,一些企业虽说没有倒闭,但举步维艰。长三角地区因经济发展时间较长,经济结构较为稳定,因此受损程度较小。但这不等于说,长三角地区置身于全球性经济危机之外,事实上,发展前景也不容乐观。在这样的背景下,举办上海世博会,能不能在某种程度上有效地减轻全球性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冲击,拉动中国国内经济,乃至影响全球经济的发展?当今世界,完全有理由对上海世博会充满期待。

  上海,无论是综合条件,还是发展前景,都具有办博条件。国务院近期出台的批准上海建设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的政策,更是极大地提振了上海成功办博的信心。据预测,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会直接拉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会拉动中国民众的信心,推动高新技术的发展。其拉动效应是显而易见的。第一,投资拉动效应。上海世博会世博园区占地5.28平方公里,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总投资为180亿元,新造建筑230万平方米。5.28平方公里的土地,有1/3将被用于绿化。这些,都会因投资而起到巨大的拉动效应。第二,消费拉动效应。上海世博会为期半年,届时约7000万人次躬逢其盛,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参观者会在长三角其他城市逗留,衣、食、住、行、游、玩等消费将大幅增长。第三,辐射拉动效应。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会拉动上海地区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而且同样也会拉动泛长三角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现代化进程,以及其他旅游设施的建设速率。有专家说,上海世博会会催生中国国内的“历史文化名胜之旅”、“文化之旅”和“邮轮旅游”等三大旅游线,为中国旅游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拉动旅游消费。第四,共同拉动效应。中国每一省、市、自治区,在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区都有自己的独特展区,以及为期五天的有关活动,这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会起到共同拉动的合力作用。第五,信心拉动效应。如何抵御全球性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冲击,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对于中国民众的意识觉醒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当下,办博对民众信心起到了积极的导航作用。第六,品牌拉动效应。世博会聚集人气,孕育机遇,为投资者的投资方向和企业的品牌建设提供“路径”。在日前召开的“2009年上海品牌年会”上,与会人士指出,世博会对国际品牌和城市品牌的提升是毋庸置疑的。大批参观者有机会接触上海企业的品牌,由认知到熟悉,由熟悉到接受,因而促进消费。

  中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中迅速崛起,对全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世界各国越来越关注中国的经济发展动向。目前,中国政府采取了一些应对金融危机的强有力措施,特别是投资了4万亿元刺激经济,对中国和世界经济都是一种负责任的做法。路透社称,中国经济刺激计划为世界经济带来罕见的乐观。然而,我们在谨慎乐观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虽然中国经济今年有可能“见底”,虽然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增长有可能作出更多贡献,但“保八”的任务还很艰巨,以仅占世界经济总量不到5%左右的中国经济来推动世界经济的全面复苏,这是并不现实的。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虽然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但对整个世界经济的推动作用还是有限的。但以历史的眼光看,上海世博会将会拉动中国的经济增长,也将会间接影响世界经济的复苏。如何向世界奉献一届成功的、精彩的、难忘的世博会,这对我们的组织能力、创新能力、专业素质、应急能力等,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世博引擎,正在发动。每一个上海人,每一个中国人,都在为之努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86033.html

更多阅读

世博吉祥物设计畅想曲 上海世博会吉祥物图片

2007年12月10日 11:49来源:世博杂志 选稿:姚琳琳“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将以怎样的形象展示中国、展示上海,成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的最佳形象代表。”自上海世博会吉祥物设计公开征集以来,有关吉祥物的设计方案成为了城

声明:《上海世博园 上海以激情解读世博精神》为网友我的未来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