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绵绵:第一现场



  杨绵绵作为“二把手”,是个不折不扣的“终端者”。她说:“我比较善于到终端去,只有到终端我才有灵性,才能碰出火花来。只有到现场我才能发现问题。”

  但凡一个渴望成功的女性,如若不是生的如何超琼那般的真命天女,嫁的如邓文迪那般富于心计,年轻时候做不到像杨澜那样知性魅力,也没有周凯旋那样的际遇做了粉红知己再做知心爱人,那就只好期待在以后的岁月里,让自己努力变成一只羊—不是披着狼皮的羊,而是杨绵绵的Mrs.Yang,阿门。

  1984年,时年43岁的杨绵绵作为张瑞敏的最主要创业助手出任青岛电冰箱总厂(海尔集团前身)副厂长,就是因为张瑞敏觉得“她和别人太不一样,她的那些同龄人上班时间买菜、织毛衣,只有这个杨绵绵居然在认真地读书学习”。

  杨绵绵此前做过大学老师和机关工作人员,生活波澜不惊,不过自她加入海尔之后,就作为海尔的第一执行者,完成了从知识女性到职业经理人的转变。杨绵绵之于海尔,借用一句话,就是—“如果没有杨绵绵,张瑞敏的战略和管理思想不可能如此顺利地执行,她擅长将CEO制定的政策落实下去”(海尔独立董事潘承烈语)。

  张瑞敏与杨绵绵,一个长于宏观战略,一个精于细节专注,形成了典型的“他和她”的性别互补与智力搭配。如果说,商界的成功等于10%的战略加90%的执行,那么杨绵绵的成功则是利用其平和、坚韧的人格魅力将企业里90%的执行发挥得淋漓尽致,以致决策者的本来期望值是2,可是一经她的执行,却能变戏法地得到10。

 杨绵绵:第一现场
  最初,杨绵绵在海尔的工作主要是抓质量。因此,海尔高层会议的程序一般是这样的:张瑞敏首先发言,讲述当前的形势和企业面对的问题,然后,杨绵绵开始发难,就某个具体问题纠缠下去,为什么事情变这样?

  早期的海尔,与今天无为而治、“人人都是SBU”的海尔全然不同,那时候更多的是一种细节管理。杨绵绵几乎每天都用眼睛巡视这个企业,巡视着一条条生产线,巡视着每一个岗位。一次,杨绵绵在分厂检查质量工作,在一台冰箱的抽屉里发现了一根头发丝。她立即召开全体相关人员会议。也许你会说,一根头发丝不会影响冰箱的质量,拿掉就是了,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但杨绵绵斩钉截铁地告诉在场的干部职工:“抓质量就是要连一根头发丝也不放过!”这就是“一根头发丝”的故事。

  杨绵绵的严厉与执著使得海尔冰箱脱颖而出,海尔也从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中国冰箱史上的第一块质量金牌,这个时间点定格在1988年。

  杨绵绵作为公司的“二把手”,是个不折不扣的“终端者”。她说:“我比较善于到终端去,只有到终端我才有灵性,才能碰出火花来。只有到现场我才能发现问题。”

  因此,在海尔的历次市场活动中,杨绵绵每到一个地方,第一件事就是到会议现场看布展情况,热切地与商家交流。有时尽管飞机抵达目的地很晚了,可她的第一个安排仍是赶往会场,这个“惯例”到现在也没改变过来,也不可能改变。

  这种现场感给予海尔无数次的机会与灵感。一次,公司接到投诉,说洗衣机质量有问题。海尔赶紧派人上门一看,排水管里全是泥沙,原来农民兄弟拿洗衣机洗土豆呢!后面的故事很精彩,海尔很快生产出既能洗衣服又能洗土豆的洗衣机(当然也能洗花生、土豆、水果等),一时间,“洗衣机也可以洗地瓜”成为美谈。

  这样的故事几乎比比皆是。海尔刚走出国门那会,在巴基斯坦,那里的人们都说,家里需要大的冰箱。海尔一开始以为大冰箱就是高一点大一点。后来发现不对,当地居民都很矮,女性平均身高只有1.57米。因此高冰箱就不合适了,只能做成宽大的冰箱,这样消费者就很高兴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85759.html

更多阅读

杨鹏:公益基于信任

     深夜十一点半,身处雅安救灾一线的杨鹏发来短信,告诉记者15分钟后,他可以接受采访了。而在这之前,他与记者约了两次采访时间,都因为要处理紧急突发事件而搁浅。  作为民间公益组织“壹基金”的秘书长,杨鹏当仁不让地冲在赈灾第

杨绵绵:海尔的化骨绵绵掌

跟他一起“下海”创业  1982年,我被调到青岛家电公司工作,任引进项目办公室主任,当时张首席(张瑞敏)任家电公司副经理。那时正是改革开放的第一拨浪潮,所有的企业都想找到一个可以引进的项目,因为找到项目这个企业就有活路了,但家电公司

海尔总裁杨绵绵:目前无意投资台湾家电厂商

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近日在台湾表示,海尔集团是否会到台湾投资,要看机会。  这是杨绵绵在台北出席“第2届两岸4地女企业家经贸论坛”做上述表述的。杨称,此次到台湾想多了解面板业、电子业和外包服务业等。没有拜访台湾厂商的计划,没

声明:《杨绵绵:第一现场》为网友宇宙制霸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