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一个管理者 管理者如何实现自我超越?



  自我超越的精义便是学习如何在生命中产生和延续创造性张力。高度自我超越的人会永不停止学习,自我超越不是你所拥有的某些能力,而是一个过程、一种终身的修炼

  文/彼得·圣吉

 如何做好一个管理者 管理者如何实现自我超越?
  只有透过个人学习,组织才能学习。虽然个人学习并不保证整个组织也在学习,但是没有个人学习,组织学习无从开始。

  有些组织领导者已开始重新思考公司的经营理念,他们深切体会到引导个人学习的重要性。日本京都陶瓷(一家陶瓷技术居世界领导地位的公司,其技术可使用在电子零部件和医学材料方面)的创办人兼社长稻森胜夫说:“不论是研究发展,还是公司管理,活力的来源是‘人’,但每个人有自己的意愿、心智和思考方式。如果员工本身未被充分激励去挑战成长目标,当然不会成就组织的成长、生产力的提升,和产业技术的发展。”

  什么是自我超越?

  而当自我超越成为一项修炼,它的背后包含两个动作:首先是不断厘清到底什么对我们最重要。我们常花太多时间来应付路上遇到的问题,而忘了我们为什么要走这条路。结果对于我们真正重要的,反而模糊不清。其次是不断学习如何更清楚地看清目前的真实情况,人们往往会在情况已经恶化之时,自欺欺人地佯装每件事情都没有问题,最后一败涂地。当我们将“愿景”(vision,愿望的景象)与一个清楚的“现况景象”(相对于“愿景”的目前实况景象)同时在脑海中并列时,心中便产生一种“创造性张力”(creative tension),一种想要把二者合二为一的力量。自我超越的精义便是学习如何在生命中产生和延续创造性张力。高度自我超越的人会永不停止学习,自我超越不是你所拥有的某些能力,而是一个过程、一种终身的修炼。

  当领导者决定要接受并力行这个理念时,这势必是组织演进过程中一个枢纽的时刻,也就是组织开始表明对其成员幸福、真诚誓愿的一刻。传统上这是一种契约关系:以一天的辛勤工作,交换一天对等而公平的报酬。现在,员工与企业之间可以建立一种不同的关系。一位《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的记者,在访问日本松下公司时观察到:“有一种近乎宗教的气息弥漫着这个地方,好像工作本身被看作某种神圣的事情。”京都陶瓷的稻森胜夫说,他对自我超越的誓愿,是从传统上日本人对终身雇佣制的承诺演化而来。

  要发展“自我超越”,必须把它当作一项修炼——透过实际应用来验证的一系列练习。就像要经过不断练习而成为艺术大师一般,以下的原理与练习是不断精熟与扩大自我超越的基础工作。

  一、建立个人“愿景”

  个人 “愿景”发乎内心。大多数人对于真正愿景的意识都很微弱。在被问起想要什么时,许多人都会提到他们眼前想要摆脱的事情,例如,想要换一个更好工作、想要迁居到环境较佳的地区。

  目前看来,人们使愿景逐渐消逝的一种微妙形式就是专注于“手段”,而非“结果”。譬如许多高级主管选择“高市场占有率”作为他们愿景的一部分,因为他想要公司获利。有些人可能认为获利就是最终结果。但是,对有些领导者而言,利润是达成一项更重要结果的手段。

  或者领导者可能想要保持公司实力,以维护创业时的宗旨。上面提到的这些目标都是正当的,然而最后一项“忠于创业的宗旨”,对某些高级主管而言,具有最重大意义,其余的都是达成目的的手段,而手段在特殊情况下可能会变。把焦点放在真心追求的终极目标,而非仅放在次要的目的,这种能力是“自我超越”的基石。

  萧伯纳曾说:“生命中真正的喜悦,源自当你为一个自己认为至高无上的目标,献上无限心力的时候。它是一种自然的、发自内心的强大力量;而不是狭隘地局限于一隅,终日埋怨世界未能给你快乐。”

  在学习型组织中,“愿景”是一种内心真正最关心的事。当面对挫折时,他们坚忍不拔,因为他们认为那是自己份内该做的事,觉得很值得做,意愿很强大,效率也自然提高。

  二、保持创造性张力

  即使愿景是清晰的,人们对于谈论自己的愿景仍常有困难。因为我们会敏锐地意识到存在于愿景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如:“我想要成立自己的公司,但没有资金。”这种差距使一个愿景看起来像空想,从而使我们感到气馁或绝望。相反的,愿景与现况的差距也可能是一种力量,将你朝向愿景推动。由于此种差距是创造力的来源,我们把这种差距叫做“创造性张力”。

  假想在你的愿景与现况之间有一根拉长的橡皮筋。拉长时,橡皮筋会产生张力,代表愿景与现况之间的张力。张力的纾解只有两种可能途径:把现况拉向愿景,或把愿景拉向现况。至于最后会发生哪一种情形,在于我们的愿景是否坚定不移。

  创造性张力是自我超越的核心原理,它整合了这项修炼的所有要素。然而大部分人对它有误解。由于创造性张力常常夹杂着焦虑、悲哀、气馁、绝望或担忧等,以致人们易于将创造性张力与这些情绪混淆,甚至以为创造过程就是处于焦虑状态。所以,我们要了解因创造性张力而产生的负面情绪,并不是创造性张力本身,而是所谓的“情绪张力”(emotional tension)。

  消除情绪张力并不难,所付出的惟一代价,是放弃真正想要的愿景。神奇科技公司解除情绪张力的方式,是降低看起来似乎不可能达成的关键性作业标准——交货绩效与服务品质标准。因为是渐进的,标准的下降特别难以察觉。在组织中,常因对情绪张力的容忍不够,而让目标受到侵蚀。因为没有人愿意担任传达坏消息的信差,最容易的方法是假装没有坏消息,或干脆声称胜利。

  创造性张力可转变一个人对失败的看法。失败不过是做得还不够好,是愿景与现况之间存在的差距:失败是一次学习机会,可看清对现况的不正确认知、体察策略为何不如预期有效,和检祝愿景是否正确。

  三、看清结构性冲突

  曾经协助过上万人发展创造能力的弗利慈说,实际上大部分人都有一个牢不可破的信念,认为我们没有能力实现自己想要的。弗利慈认为它是成长过程中,一项不可避免的副产品:“自孩提时代,我们就开始学习种种限制。我们不断告诉自己不能做某些事情,因而到头来我们可能假设自己没有能力拥有心里真正想要的。”我们应时刻警惕自己不要掉入这一陷阱之中,并且让阻碍创造及实现愿景的这股强大的、结构性的负面力量,在我们心灵、智慧的强光照射之下无所遁形。

  当我们愈是接近达成愿景时,第二根橡皮筋把我们拉离愿景的力量愈大。这个向后拉的力量以许多方式呈现:我们开始询问自己是否真正想要此愿景、感觉完成工作愈来愈困难、意外障碍在路途上突然冒出来,或者周围的人让我们失望。事实上,当我们在寻求一个愿景时,如果有无力感或不够资格的想法产生,结构性冲突的力量已开始活动,阻止我们成功。然而成功的人是如何克服结构性冲突的力量,以致成功呢?

  弗利慈归纳出一般人对付“结构性冲突”常见的三种策略,每种都有其缺失与限制。消极的让愿景被侵蚀,是其中常见的一种策略;其次是“操纵冲突”,即透过刻意制造的假性冲突张力,来“操纵”自己或他人更加努力,追求想要、或避免人们所不想要的。管理者擅长运用这种“如果我们的目标无法达成时,后果会如何”的方式来激励人们。可悲的是,人们一旦习于运用操纵冲突的方式,便会陷入“舍本逐末”结构,认为只有透过连续的焦虑与害怕状态才能使自己成功。他们于是开始赞颂情绪张力,即使达成目标也没有喜悦,因为他们马上开始烦恼已经得到的将会失去。

  第三种常见的策略是“意志力”运用,即全神贯注地去击败达成目标的过程中所有形式的抗拒力。多数高度成功的人具有过人意志力,常把这项特性看作与成功同义:愿意付出任何代价,以击败所有阻力。但意志力带来的问题是:首先,可能它所造就的是一种没有效率的成功。我们达成了目标,但耗费了巨大心力与资源,于是开始怀疑这是否值得。

  这些应对策略,在某种程度上无法避免。它们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性,无法在一夜之间改变。然而能够解决结构性冲突的杠杆点到底在哪?如果结构性冲突起于内心深藏的信念,那么只有从改变信念开始。但心理学家一致同意,像“无力感”或“不够格”这样的根本信念,无法轻易改变。因为在人生早期就开始发展。一旦我们仍抱持固有信念,则自我超越不易开展。矛盾的是,信念只有在自我超越过程中,才会逐渐累积或改变。我们该如何改变自己生命中较深层的结构呢?

  四、诚实地面对真相

  或许我们能用一项人们自古奉行、简单却睿智的策略,作为处理“结构性冲突”的开始,那便是说真话。诚实地面对真相不是指追求一项绝对的真理或追究万有之本源,而是根除看清真实状况的障碍,并不断对于自己心中隐含的假设加以挑战。

  以我为例,在处理重大计划时,我常觉得别人在紧要关头时不支持我。在发生这种情形时,我会勇往直前地孤军奋斗,来克服别人的不尽心尽力。过了许多年我才看出这样一个重复发生的模式,是我所习用的“意志力”策略的特殊方式。一旦我辨认出该模式后,当再遇到同仁不尽心尽力时,我所采取的行动——变得比较不会生气,反而接受这种有些刺痛的感觉,“喔,我的模式又出现了。”我思忖:可能是我自己创造了不可能完成的工作,或是由于自己领导不当。

  发现这些在暗中运作的结构,对于高度自我超越的人而言,是喜。因为有些结构很快就可以改变,有些则只能逐渐改变,譬如“结构性冲突”。在确认了结构性冲突的起源后,所需要的是,对这些结构做更有创意的变革,而不是去跟结构缠斗。一旦找出一个运作结构,这个结构本身就会变成“真实情况”的一部分。而诚实地面对真实情况的意愿愈强,所看见的真实情况也愈接近它的真相,创造性张力也愈有力量。

  五、运用潜意识

  “自我超越”层次高的人最引人注意的一项特质是,他们能在意识与潜意识之间,发展出较高的契合关系。与一般人偶然短暂的感应不同,他们将潜意识的运用当作一种修炼来提升。

  潜意识跟管理与组织有关吗?京都陶瓷的稻森胜夫说:“当我全神贯注时,我便进入了潜意识的心。据说人类有一个意识层的心(conscious mind)和一个潜意识层的心(subconscious mind),而后者的容量远高于前者。”

  欧白恩认为这种以前被忽视的心智能力是建立新型组织的核心:“世界上最大尚未发掘的领域,位于我们两耳之间。而学习型组织将会找出方法,来凝聚在我们内部不凡的能力。”

  可这些所谓“不凡”的,实际上是跟许多生命中“平凡”的事物密切关联,以致我们几乎未注意到它们。请做一个实验,触摸头顶。你是怎样做到的?多数人的回答大同小异:“我只想到把我的手放在头上,它就在那里了。”但从神经生理学层次来看,把你的手举上头顶,是一件异常复杂的工作。从大脑传送讯号到手臂,讯号再传回大脑,这个过程牵涉到无数神经细胞的刺激与反应。但我们并未在意识上察觉,它们之所以被正确完成,便是靠着潜意识。

  潜意识对于学习非常重要,我们应该把熟练部分交给潜意识来管,而让意识专注于新事物上。可对于我们如何熟练这些技能,不断发展一般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契合,多数人并不曾仔细考虑过。然而,这正是“自我超越”这项修炼最重要部分。

  如果心灵处于平静之时,当我们专注于某些特别重要的事情,或是愿景的某些方面时,潜意识便浮现而不易分心。

  但培养潜意识最重要的是,它必须契合内心所真正想要的结果。愈是发自内心深处的良知和价值观,愈容易与潜意识深深契合,或甚至有时就是潜意识的一部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85507.html

更多阅读

怎样做好一个管理者 怎么做好一个管理者

如果把中层管理者比喻为球场上的教练,那么基层管理人员就可以比喻队长一不但要在场上指挥队友共同进攻,更要身先士率,冲锋陷阵。他们是企业不容忽视的中坚力量,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又是企业人才的后备军。无数优秀的管理者,都是从基层做

怎样做好群管理 如何做好一个管理者

我是一个目的性很强的管理者。没做一件事情总是有目的的。在管理中,没做一件决定,都是有针对性的。有是强势制度化,有时人性化。总是,这些管理都是围绕团队的建设的。如果,脱离企业的利益,谈管理,说什么强势,说什么人性,都是没有意义的!我经常

如何做好一个管理者 作为管理者应该怎么做

个人认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不必要是一个技术专家,不必要是一个操作能手,也不必要是一个全才,但一定要是一个管理“人”的高手.要把手下人紧密团结在自己的周围,要调动每一个人的一切积极性和创造性,要让别人的知识、智慧为我所用,过去的资

在企业发展中实现自我价值 如何实现自我价值

袁燕群用同舟共济、相依为命来表达企业与员工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十分恰当的,只有企业发展了,员工才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个人价值的实现则会更加有利于企业的良性发展。对于企业、员工来说,如何处理企业发展与个人价值实现之间的关系

如何进行自我管理? 如何进行自我情绪管理

天美学习小组15次活动主题是“自我管理”。自我管理,顾名思义就是自己管理自己、主动管理。一个成功的人不是能够领导别人的人,而首先是管理好自己的人。管理自己,要先从认识自己开始。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便谈不上管理自己。 一、如何

声明:《如何做好一个管理者 管理者如何实现自我超越?》为网友中国好骚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