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管理理论丛林 穿梭在管理理论丛林中的学者(六)
管理学领域的学派分析方式,则毫无疑问是孔茨的《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所创立的。面对着众多的学术争论,如何在一派乱相中理出头绪,孔茨作出了表率。当然,他的《丛林》一文,不是无可指责,但是,这篇文章采用的学派分类方法和分类标准,却得到了管理学界最大限度的响应。而且孔茨所划分的学派类型,也得到了广泛的承认。所以,无论是支持他的学者,还是反对他的学者,毫无例外地都采用了他创立的学派分析术语,沿袭了他命名的学派名称,这正是学术范式成立的标志。如果说管理职能研究范式尚不属于创新而仅仅是一种调整式发展,那么管理学派分析范式的创始人非孔茨莫属,名至实归。 在一个学科领域,能够有一个范式上的创见就是很了不起的,孔茨一人涉及到两个范式,有发展,有新建,这样的学者,当然会在学科发展史上留下他的身影。 当然,孔茨的这两个范式,并不是十全十美,我们也不能苛求十全十美。诚然,这两个范式,都存在较大的问题。而这两个范式的问题,恰恰又同管理学的属性、特点、发展趋势紧密相关。 首先,科学一词在现代使用极广,然而这并不表示没有歧义。管理学是不是科学,一直存在争论。而到底什么是科学,又牵涉到对管理学的认识。从比较广义的概念上看,多数人都认为管理学是一门科学,或者认为应该是一门科学。但是,就是这种广义,戴尔也不愿意承认,他宁可把管理学看作艺术而不愿看作科学。从比较狭义的概念来看,会有更多的人对管理学的科学属性感到迷茫。学界一直有人坚持,只有具有严密的逻辑实证体系的学科才是科学,更严格一点则会认为,只有具有数理表达体系的学科才是科学。马克思曾有一句对拉法格说过的名言:“一门科学,只有当它能够用数学方法表达的时候,它才是完美的。”用这一标准来衡量,管理学能否成为科学就大有疑问。在西蒙和孔茨的争论中,两人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承认管理学是科学。然而,西蒙的努力是使管理学向数学表达方向发展,孔茨则以广义概念认为经验知识积累也是科学。同是科学一词,两人使用的含义却大不一样。所以,孔茨的职能范式,尽管已经十分开放,但是,它只能接纳西蒙关于决策的思想、观点和方法研究,却不能接纳西蒙和马奇把组织与管理形式化符号化的数理研究。这同范式主导者的心胸开阔或者心胸狭小无关,而是这一范式本身不能容纳完全数理化的表达方式。孔茨强调数学不是管理学,就是这个意思。在对待霍桑实验开创的实验方式上,也有同类现象。职能范式可以采纳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观点,却无法把斯金纳箱内发生的针对鸽子和白鼠的实验带进管理学领域。因此,这个范式会不会产生革命性变化,取决于管理学的发展中数理符号化程度和实验化程度。根据现有的研究来看,我们基本可以断定,孔茨的职能范式不大可能完成由经验性学科体系向逻辑实证性学科体系或数理学科体系的转变。所以,由它来包容整个管理学,也是不大可能的。 其次,在学派分析范式上,孔茨的出发点是实现管理过程学派的一统天下。这正是别人批评他的地方,也是这个范式最大的不足。孔茨对“丛林”的分类、概括、论证,都是相当有见地的,而这些也得到了学界的认同。但是他用管理过程理论来衡量和评价其他学派,就显示出了几分“霸气”。当然,孔茨遵循的不是“霸道”而是“王道”,同我们批评的某些“学霸”有霄壤之别。但即便是“王道”,哪怕是柏拉图设想的“哲学王”,也会使“草民”失去自己的权利。所以,不同学派对他的批驳甚至抨击是很自然的。不过,这一范式存在着较大的调整余地,放弃了“大一统”设想后,这个范式依然成立。所以,我们看到的情况是,丛林没有出现“王者”,各学派更加郁郁葱葱,但是“丛林”的范式却经受住了管理学共同体的考验,已经被大家所接受,而且还会沿用下去。 我们承认,孔茨有他的不足,但我们不能因为他没有实现统一管理学的夙愿,就无视他的建树。从范式角度看,孔茨作为管理大师当之无愧。 孔茨大事年表 1908年5月19日 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芬德雷市(Findlay, Ohio)。 1923年 获奥柏林学院(Oberlin College)学士学位。 1931年 攻读美国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硕士学位。 1935年 获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哲学博士学位。 1936-1950年 先后担任纽约-纽黑文-哈特福德铁路公司(the New York, New Haven and Hartford Railroad Company)成本分析员,战时生产委员会运输部主任(Chief of the Traffic Branch of the War Production Board),跨世界航空公司总裁助理(Assistant to the President of Trans World Airlines),康佛尔公司销售部经理(Director of Sales for Convair)。 1939年 与罗宾逊等合著出版《人、团队和社区》(Men, Groups and the Community)。 1941年 出版《企业的政府控制》(Government Control of Business)。 1950年 担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管理学院的教授。 1955年 与西里尔·奥唐奈合著出版《管理阅读》(Readings in Management),1972再版时更名为《管理本》(Management: a Book of Readings)。 1956年 与加勃合著出版《私人企业的公共控制》(Public Control of Economic Enterprise)。 1959年 与西里尔·奥唐奈合著出版《管理阅读》(Readings in Management),1972再版时更名为《管理读本》(Management: a Book of Readings)。 1960年 出版《60年代的管理学挑战》(Management Challenges in the 1960’s: an Address to Members of the Australian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1961年 发表《管理理论的丛林》(The Management Theory Jungle)。 1962年 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商学院米德·约翰逊讲座管理学教授;出版《管理过程》(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 Address);获“米德·约翰逊奖”(Mead Johnson Award)。 1963年 任管理学会主席(President of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1964年 编辑出版《走向统一的管理理论》(Towards a Unified Theory of Management: a Symposium Held at the Graduat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November 8 and 9, 1962)。 1967年 出版《董事会与有效管理》(Board of Directors and Effective Management),1968年该书获“管理学会学术书籍奖”(Academy of Management Book Award)。 1968年 与海伦·瑞斯、西里尔·奥唐奈合著出版《教育的丧失与补偿》(Deprivation and Compensatory Education: a Consideration 1968)。 1971年 出版《像经理那样评价经理》(Appraising Managers as Managers)。 1974年 获美国管理促进协会最高奖——“泰罗金钥匙奖”(Advancement of Management Taylor Key Award);与西里尔·奥唐奈合著出版《管理精要》(Essentials of Management);出版《有效管理研讨会》(Effective Management Seminars);出版《董事会层的有效管理》(Making Board Level Management Effective)。 1975年 与福尔默合著《工商实践导论》(A Practical Introduction to Business)。 1975-1982年 任国际管理学会会长(Chancellor of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Management)。 1979年 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管理学院退休。 1980年 发表《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The Management Theory Jungle Revisited)。 1984年2月 孔茨逝世 1993年 海里因·韦立克修订出版与孔茨的合著《管理学:全球化视角》(Management: a Global Perspective)。
更多阅读
《探源“管理学”》之:管理艺术——运筹时间的艺术(二)
如何科学的运筹时间《现代企业领导艺术》一书,提出了合理利用时间的十大诀窍:(一)工作时间的统一运筹。在自己可控的时间内工作要紧张而有节奏,并尽力把不可控时间转化为可控时间,善于在不可控时间内处理事务。(二)善于区分重要工作和一
科学管理原则 孵化管理是中国式管理科学的本原(五)
近年来,虽然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拥有自主品牌产品,一些本土企业开始拥有成熟的品牌观,且逐渐具有国际影响力,但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自主品牌的发展还很薄弱,与我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地位还很不相称。另外,由于缺乏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
科学管理原理 pdf 孵化管理是中国式管理科学的本原(二)
二、当前中国企业管理的普遍形态 中国企业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也可以说,中国企业“拿来的本事”在世界上是一流的,这种表述只限于企业管理范畴。一定意义上说,这是好事,是发展和进步的一种有效途径。但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
时间穿梭理论 穿梭在管理理论丛林中的学者(五)
也许,从另一个角度看,孔茨在当初是否陷入了某种偏颇?他提出的丛林一说,得到了大家的共鸣和一致认可,然而他试图走向统一的意图,却带来了众多质疑。我们不妨认为,丛林状态,正是管理学蓬勃发展的一种表现。无论如何,丛林意味着不是
现代管理理论丛林 穿梭在管理理论丛林中的学者(四)
出于走出丛林的愿望,孔茨根据产生丛林的原因,提出了在管理学研究中值得考虑的一些思路:①给管理这门知识下一个边界明确的定义,这个定义不一定要完整严密无懈可击,但要能够建立起学术讨论的公认范围;②把管理学同其他学科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