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剑
2009-7-20 投资者报(记者李剑)对日本而言,20世纪80年代代表了一段“梦幻”的繁荣时期。当时,日本的经济每年以5.5%的速度增长,物价却一直维持在低位,形成所谓的高增长、低通胀的局面。 然而,经济基本面表现固然良好,但地价和股价在这段时间里的疯狂上涨,却不能用经济基本面解释。 在那个时期,日本的广义货币量M2并不高,大约只有10%左右;但是,到1989年底,日本股价上涨了三倍,公司股票总市值超过美国,而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却是日本的两倍。 土地价格更是贵得离谱。据称,在泡沫的最高峰,东京帝国广场下面一平方英里土地的价格,居然比整个加利福尼亚的土地价值还高,一个东京都的地价就相当于美国全国的土地价格。 金融泡沫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不管原因如何,1990年市场交易的第一天成为日本经济的转折点,日经股价落入了地狱。自那时候开始,日本股票市场陷入长达十多年的熊市之中。紧接着是地产。许多日本人还清楚地记得,1991年,巨大的地产泡沫自东京开始破裂,迅速蔓延至日本全境。土地和房屋根本卖不出去,陆续竣工的楼房没有住户,空房到处都是。 随后10年间,土地价格基本回到了泡沫产生前1985年的水平;商业地产更是跌到20年前的最低点。 日本人将1992年~2002年称为“失去的十年”。期间,日本名义GDP增长率不到1%,从1994年第三季度之后的每个季度(除自1997年第二季度之后的四个季度外),GDP平减指数均为负增长,日经指数下跌近78%,失业率从2.1%上升到5.4%。 在研究日本“失去的十年”的众多文献中,有经济学家认为日本“错在不恰当的时点放弃了凯恩斯”。日本过早收缩货币,减少投资,从而最终导致失去了十年光阴。 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日本经济曾经在大规模的投入下出现起色,1996年GDP 增速一度达到3%。与此相对应的是,据日本内阁办公室的数据显示,在1991到1995年间,日本在公共建设工程上花费超过万亿美元。 但是在巨额开支之后,日本的“管理者们”对大幅增长的财政赤字皱起了眉头,开始选择快速缩减开支。 1997年,日本政府误将稍见起色的经济形势看做经济已经走出景气低谷的标志,过早提出财政重整计划。并且主张财政责任的声音占了上风,桥本龙太郎首相实施增税,以降低预算赤字从而使日本经济从1997年又开始急剧恶化。 于是日本政府又恢复了赤字开支,1998年日本实施了一个新的大规模公共建设工程。随后经过三年频繁的政策选择后,到上个世纪末期,日本经济开始出现了复苏的曙光,实际增长率重新回到了3%左右。 遗憾的是,日本政府在错误的时点再次决策失误——2000年8月,日本央行在通货紧缩压力依然很大时过早结束零利率政策,上调政策利率,又一次将经济复苏势头扼杀在萌芽之中。 其实,日本还有其他选择。关键是“世界上只有那么少的经济学家认识到了,日本的流动性陷阱是个多么重大的现实问题”,经济学大师克鲁格曼在其著作《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中提到:采取一切必要措施,让通货膨胀率高一点,因为只有这样能帮助我们摆脱这个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