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报》分析员 赵妍洁
63 2009-7-27 7月22日晚间,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而在消息公布前,沪、深两市的传媒概念股表现抢眼。 从7月3日,ST耀华(600716.SH)公告称,凤凰出版借壳重组方案获证监会有条件通过的消息后,短短两周公司股价上涨30%。 由于涉及敏感的意识形态,文化产业资本社会化过去以来一直受到较强的限制,借壳上市也就成为传媒企业上市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A股传媒类上市公司共有16家,其中8家通过借壳方式实现上市。 目前,除正在积极筹备IPO的江西出版集团、湖南出版集团等,中原出版传媒已成为S*ST鑫安第一大股东,成为下一例借壳上市的传媒企业。随着体制改革逐步打破政策壁垒,相关行业和地域之间的业务开始自由开展,跨媒体和跨地域的整合正在实现,以及优秀的社会资本和民营力量的参与竞争,传媒产业乃至整个文化产业正在经历一场历史性的变革,新的投资机会也已随之涌现。 但7月3日,凤凰集团成功借壳ST耀华,却让资本市场倍感失望。究其原因,经过修改调整后的重组方案打出了“证券资产注入”和“减持价格承诺”的两大利好——凤凰集团承诺重组后逐步注入盈利能力较强的南京证券和江苏银行。但鉴于凤凰集团最终还是舍不得拿出优质资产,将最吸引人的出版与图书发行业务另起炉灶,并谋求单独上市。 众所周知,出版业务是凤凰集团最为强势的业务,占营业利润的70%左右,是凤凰集团最主要的利润来源。而凤凰集团的资本运作思路非常清晰,凭借三个上市平台,打造金融/地产、文化和科技三轮驱动的“凤凰系”。具体而言,就是凤凰置业承接凤凰集团文化地产以及金融资产业务借ST耀华的壳平台实现上市;发行业务(江苏新华发行集团) 选择引入战略投资伙伴后通过IPO上市,并在合适的时机注入出版资产;控股公司新广联则争取在中小企业板块上市。 玻璃起家的耀华重组后业务转型为地产、金融股,也被冠以首家由大型文化企业控股的经营文化地产的上市公司的绝佳概念,并且凤凰集团也给予了重组成功后的业绩承诺,不过基本面能否有效改善还存在不确定性,未来是否能麻雀变凤凰,也有待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