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探索规律题 农村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探索



     重庆市教委对新课标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对阅读材料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能表达出来。这对于农村初中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相当大的难度。原因有四个:一是农村初中学生阅读面窄,少有课外阅读,少有自己的见解、体验;二是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还是那种以讲代读,以练代读的教学模式,学生没有机会去积累、感悟,这种模式剥夺了学生自己品味文学作品的权利,使学生缺乏灵性、悟性和创造性;三是农村初中学生过于羞涩,不擅长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四是农村初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即使有一点理解、感受,也较难用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这就造成了农村初中学生阅读能力低。如何将新课标的理念贯穿于初中语文教学之中,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体验的能力,正是我们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所要思考,努力实践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去探索。

  养成阅读习惯,拓宽阅读视野

  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人才成功乃至决定人生命运的重要因素。叶圣陶先生在许多文章中都谈到了培养学生习惯的重要性。如文化氛围的制约,农村很少有人在闲暇之余读书看报,他们有的走家串户,有的整天坐在麻将桌边。在这种文化底蕴下的孩子们很难有阅读的习惯;经济条件与家长认识上的制约,虽说现在农村生活提高了,但要他们拿出钱来给孩子买课外书,有的家长负担不起,有的家长不乐意,有的可能还会认为孩子不务正业;教师认识错误上的制约,某些教师认为学生读课外书会影响正常的学习。

  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就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一本书,一期杂志,一张报纸,都是我们阅读的好材料。习惯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新课标规定:初中学生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即每天的阅读量不少于3000字。我和学生们切合自身条件一起制定了阅读的要求和措施:1、保证时间和数量。每天课外阅读半小时,阅读量不少于3000字。2、养成阅读时动笔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每天阅读必定做好摘记,摘录文中要点、摘录名言警句、摘录精彩片段。如果当时没有记录的,一定要及时补上。3、以写促读。每周至少写一篇读书笔记,每篇200—400字。4、组织交流与互查。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用来组织阅读摘记和笔记的交流和互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我们长期坚持这一项活动,使学生在大量地阅读中拓宽视野,在阅读中探究问题,获得体验,延伸个性。

  指导阅读方法,培养语感体验阅读是由多种心理因素参与的心智活动,必须讲究方法。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凭这个个例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学生只有掌握了最基本的阅读方法,才能充分地获取阅读信息,也才能在课外自由有效的阅读。新课标中要求学生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种基本阅读方法。

  课程总目标中指出: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或语文现象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言语主体对言语对象的一种直觉,是对语言文字从语表到语里,从形式到内容,包括语音、语义、语法等在内的一种“丰富了解能力”,也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怎样培养语感体验呢?

  加强朗读,渗透语感。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初中课本中有许多声情并茂的文章,这类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含义往往蕴藏在字里行间。如果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训练学生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受,产生强烈的语感,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散步》时,我就让学生朗读,变换不同角度、不同方式的朗读,感受亲情的平凡与伟大。

  分析字词,激发语感。语感的获得不能停留在单纯的言语直觉、经验的低层次上,还必须进行适应的语感分析,也就是有选择地咬文嚼字,考究某个字或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微言大义”,仔细琢磨精彩句子,段落的妙处及其蕴含的艺术魅力。例如上《孔乙己》时,注意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该文中几个关键词语的运用。“孔乙己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地走了”。作者写孔乙己“坐着”用“手”“走了”,为什么不用“爬”呢?指导学生查字典得知:“爬”是手脚并用,于是学生就能理解孔乙己被举人一顿毒打,打断了脚,他当然不能“爬”了,只好用“手”当脚使用。这样一分析,就激发了学生对举人之流的愤恨,同为读书人,竟如此狠毒。不需多讲,学生就理解了这是一个人吃人的,等级森严的残酷的黑暗社会,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扮演角色,体会语感。叶圣陶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学生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

  利用阅读材料,开展探究学习

  叶圣陶说:“思维就是一颗花,它是渐渐地积累生命的汁液的,只要我们用这种汁液浇灌它的根,让它受到阳光的照射,它的花果就会绽开。”过去的阅读教学,过多强调读懂字、词、句、段,千部一腔,千人一面,答案唯一,从而导致学生思维的呆板、僵化。现在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手中的阅读材料,培养学生自我个性的特点、强点、闪光点。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中选择和确定研究问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开展探究学习,可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使学会沟通与合作,培养团队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并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论语》中一共有117个问题,其中有109个是孔子的弟子问先生的,有7个是弟子互问的,只有1个是孔子提出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引导学生多问。

  开展书评活动,交流阅读心得。为了提高阅读效率,扩大阅读效果,每学期开展两次全班阅读心得交流活动,内容包括阅读体会、书刊评价、作品分析、艺术鉴赏、语言品位、问题商榷等;形式分为报告、交流、讨论、辩论、竞赛、问题解答、优作展览等。尽量做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把活动搞得生动活泼,让大家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初中探索规律题 农村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探索
  参考文献:《教育部:新课标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6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8522.html

更多阅读

初中语文教师给家长的一封信 教师节致家长的一封信

致航天中学七年级五、六班级家长的一封信尊敬的——家长:您好!我是您孩子的语文老师杨老师。首先祝贺您的孩子顺利成为一名中学生,迈进了人生的新的阶段,我也十分荣幸可以成为您孩子的语文老师。因为最近流感的原因,学校不允许召开家

《喂——出来》课堂实录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录

《喂——出来》课堂实录执教:杭州湾初中沈国华学生:八(4)班时间: 2013-5-9一、导入:师:昨天我布置的作业是——生:预习第十五课。师:预习了吗?生:预习了。师:说说你们是怎么预习的?生(纷纷):解决字词,朗读课文,查阅背景,思考问题。师:大家手

>课堂实录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录

春秋战国时期是小国林立,诸侯博弈的时期,如果两国交恶,两军对垒,你将如何胜出?我国古代军事家孙子告诉我们: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出兵打仗是最下等的方法。“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战争的最高

浅谈中学语文名著导读教学 八上语文名著导读

浅谈中学语文名著导读教学内容摘要:中外文学名著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的艺术瑰宝,阅读文学名著不仅能增加语感积累,扩大知识范围,提高人文素养;还能丰富精神世界,锤炼意志品质。但是,目前在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环节中存在着盲目性

声明:《初中探索规律题 农村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探索》为网友唇若红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