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忧货币供应和信贷扩张的投资者,神经似乎很难放松。央行8月5日发布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要坚定不移地继续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将根据国内外经济走势和价格变化,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动态微调”,以引导货币信贷适度增长并优化信贷结构。
这一政策基调看似稳妥,但8月6日的A股市场,却以盘中暴跌超过100点做出负面反应,表明投资者对货币当局的政策意图,仍然充满担忧。这让人想起任职时间最长的前美联储主席小威廉?马丁曾说过的,货币当局的职责应当是“在宴会刚开始时撤掉大酒杯”。如果这一解释准确,这应当是指经济完全复苏并已开始全面繁荣之时。 我们认为,现在的中国货币当局,既不能撤掉大酒杯,也不该轻易换成小酒杯,因为新的盛宴远未开始。如果央行强调的微调,是为了更好地落实宽松货币政策,应予以理解和支持,但如果以微调之名,行收紧之实,则容易再度引发政策预期混乱,给复苏带来新的不确定性。 近期公布的PMI、发电量等先行指标表明,中国经济复苏势头向好,包括电力、有色、钢铁、化工、造船、航运等周期性行业开始回升。特别是新开工固定资产投资,上半年几乎增一倍,7月份房地产投资继续高速增长,一些宏观预测也显示,三季度GDP增速有望接近9%。在美国,个人消费开支也连续两个月上升,经济触底回升迹象明显增多。 在这样的情况下,究竟有多少信贷资金曲折进入股市、楼市和大宗商品市场,催生了多大的资产、原材料和能源价格泡沫,将不那么重要,也不应成为货币政策微调的重点。因为随着市场的活跃和信心的回升,更多资金将陆续进入实体经济,何况中国毕竟不是美国,上半年7.37万亿元的新增信贷,或许增加了银行未来的坏账数量,但很难出现类似次贷危机的坏后果。正如《投资者报》此前报道和评论所强调的,只要中国经济在复苏,实体经济在逐步好转,相应的资产和原材料涨价,甚至一定程度的公用事业产品与服务价格上调,虽是迟早的事,却并不那么可怕。至少在今年底前,我们也许会看到温和通胀苗头,但不会受到恶性通胀威胁。 从经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我们甚至乐于见到与复苏相伴的温和通胀,因为这是更加积极的信号。在过去30年里,中国曾有过高增长、高通胀的情况,但持续时间往往不长,且相对容易治理,对中国经济的伤害也可以承受,在更多时候,中国的通胀可控,且相对温和。 至于所谓数量型宽松货币,包括央行提及的输入型通胀压力,我们认为暂时都不必太担心,因为当前中国压倒一切的目标仍然是保复苏。历史经验表明,只要今年GDP增速尚未回到长期平均水平,即9%~10%,明年中国通胀水平就不会恶化。只有让经济恢复到较快增长的状态,诸如深层次调整经济结构,大规模发展绿色经济,才更有可能在动态和增量中实现突破。否则,一刀切式收紧货币,或可管住通胀苗头,却会让许多工程基建项目因缺乏后续资金半途而废,造成更多不良贷款,打击金融与产业复苏信心。 市场运行的规律也表明,股市、楼市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并不会无所节制。资产价格总有起伏,涨得多了就会调整,跌得狠了则会反弹。7月29日和8月6日的股市大跌,虽是对央行收紧货币担忧所引发,也是股市规律使然。7月末以来,房价上涨也略有放慢,一方面是地产商惜售,同时也表明过快上涨的风险聚积,让购房者不得不变得冷静一些。 我们认为,资本逐利的本性也决定了,上半年较多集中于金融市场和地产业的资金,会开始有所溢出。特别是一些具体产业出现明确复苏势头后,将吸引部分资金寻找实业洼地,这也是宽松货币政策和产业刺激政策相互配合下,希望看到的好迹象。 当然我们不否认,通胀迟早要来,不确定的,只是到来的时间和通胀水平。前期的资产价格上涨,正逐步演变为资源价格上涨,最终会传导到与消费者相关的商品与服务价格上涨。近期国家发改委推动资源价格改革,说白了就是要趁通缩时,把水、电、油、气等被压抑的价格逐步放开,无论是否会形成更合理的市场化定价机制,都会加大明年通胀的可能。 但我们认为,这种通胀更有可能是温和可控的。因为食品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的CPI指数,而从目前来看,今年夏粮继续丰收,虽然有保护性国粮收购高价,但粮价和更广泛的食品价格走势,在下半年将稳定甚至略有下行,这将基本决定了,如果今年四季度中国走出通缩,我们将要面对的,不过是3%以下的温和通胀。 唯一需要关注的,则是居民收入会否同步上升,尤其是能否超越同期GDP增速。从上半年数据看,这似乎不是问题,但公众感受到的可支配收入增长,似乎更少。那么,在继续复苏的下半年乃至明年,要让多数公众不太担忧通胀,在收入分配上就要有更大作为。这既包括更充分就业,也包括通过结构性减税、合理调节收入差距,让国民获得实惠。 6月份的财政收入快速增长,让我们看到进一步结构性减税的可能性。而在控制行政性开支,更合理分配国企利润、充实社保基金、完善医疗社保等方面,深层结构性调整更有巨大空间。如果决策层充分利用经济复苏的良好势头,在保增长的同时加快调整经济和产业结构,做大经济规模,从而在进一步结构性减税的同时,保证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只要整体经济和居民收入增长较快,温和可控的通胀就不可怕,货币当局即使想要撤掉大酒杯或偷换小酒杯,也可以再观察观察,新的盛宴毕竟还没开始,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