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每一枚硬币都有正反两面,近年来备受追捧的潜水运动在给投资家们带来刺激和享受的同时,也为他们埋下了危险的伏笔。
2007年12月底,百度在其“百度空间”的官方博客中发布消息,年仅37岁的百度CFO王湛生在海南三亚潜水时不幸遇难。2008年6月,瑞典爵士钢琴师、作曲家埃斯比约恩?史文森在斯德哥尔摩群岛潜水时因水中呼吸器发生故障,也不幸溺水身亡。 事实上,因潜水死亡的并不仅仅是爱好者。2002年10月,素有“潜水王后”之称的奥德丽?米斯特里在多米尼加海域进行自由潜水破纪录尝试时,因为浮力袋并没有彻底膨胀,减缓了上浮速度。米斯特里在130米的海水深处开始昏厥,随后死亡。 如同跌宕起伏但又充满吸引力的资本市场,潜水运动也是一项“高危运动”。由于处在水下的高压环境中,其本身就有与生俱来的危险性。如何规避潜水运动中的危险成为每个选择它的人的必修课,而且这门课只能通过,不能挂科或补考。 个人休闲潜水运动的进入门槛有三个,一个是身体素质,不能有重大疾病,甚至患有中耳炎也不可以。二是必须会游泳,起码能够游25米以上。三是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此外还要接受正规而又系统的学习训练。在一个好的潜水俱乐部中,首先要学习一些基本知识,其次是下水前的必要准备,这包括首先与“潜伴”做“下潜手势”动作,告诉“潜伴”将要下潜;其次记录正式下潜时间(或与潜伴对表),此时间可以运用在需“减压潜水模式”时的一个数据依据;再次,拿起指北针表组,由海面上对准下水的出水口记录刻度,潜返时,可以作为回程的数据依据;此外呼吸管要换成二级头(呼吸要调匀);最后,告诉“潜伴”一切就绪的手势,开始下潜。 即使参加潜水是为了刺激和冒险,但是也不要随意把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潜水最常发生的危险是“潜水者病”,即潜水人员从水底的高压环境下突然升到水面上,使得因为高压而大量溶解在血液中的气体(主要是氮气)快速释放出来,形成气泡。这些气泡循环到小血管时,形成气栓塞,阻塞血液流通。有些气泡则停在肺泡内,因空气膨胀使得肺泡破裂。发生“潜水者病”时,会有皮肤发痒、肌肉骨骼疼痛、视力模糊、四肢无力、麻痹、头晕目眩、头昏、呼吸急促甚至昏迷或者死亡等现象。治疗方法是把患者送到人为的高压环境下,再缓缓减压至正常的大气压状况下。 据悉,潜水事故的发生,往往以人为疏忽因素占绝大多数;除了年龄为不可避免的问题外,其他问题都是可以避免或改进的,如果能再配合潜水科技的辅助如潜水计算机等,更可以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再加上潜水医学的补强与潜水警戒网的建立,应能将潜水意外事故减少到最低,让每一个潜水员安心地享受潜水运动的乐趣。 当通过系统学习后,会发现潜水其实是一项比其他很多运动还要安全而又新颖的健康休闲运动。只要接受正规训练与遵守各项安全准则,很多人都可以潜入水底,亲身感受海底大自然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