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集团董事长袁岳 酒精有很多的催化作用,可用于造气氛,也可以用于提精神,有时还可以防寒壮胆,但滥饮也会坏身乱性。我喜欢一点点酒精,但也就是一点点而已。 人们选择酒品实际上是一个适应的过程,我今天最喜欢喝的是黄酒,尤其是石库门牌的上海老酒。黄酒是米酒,酒精度不是那么高,一般大致在15%左右,在江¬浙沪一带比较流行,但异地的人会说后劲大,但我想这是一个适应性问题,因为长江¬三角洲一带的人很少会评论米酒的后劲问题。石库门的黄酒提纯度要高一些,是接近绍兴花雕的味道,但比较地道的浙江¬绍兴花雕就感觉要淡¬和纯一些。类似的酒有宁波的阿拉¬老酒。在上海最先兴起改良黄酒的实际上是冠生园的和酒,和酒对于推广黄酒为年青人接受有贡献,但是后劲不够。总体来说,在过去的10年中,以古越龙山为代表的黄酒已经¬把黄酒推广到了全国,现在在全国城市任何一个稍微像样一点的酒馆,点一瓶黄酒都不算稀罕事情了。 黄酒加海鲜是我的定式 说起黄酒,其实我的老家江¬苏也出自己的黄酒类型,一个是封缸酒、一个是加饭酒,但是说起来它们在全国不是很有影响,部分的原¬因是因为它们偏甜,还有就是营销力度显然的不够。在我父母老家的启东和海门还有一种基于酒酿的老白米酒,味道不错,但是口味也没能在全国推开。北京人民大学旁边开了一家地道的启海菜春天酒家,在那里我就喝到了地道提纯的老白酒。倒是浙江¬黄酒中的花雕与女儿红的推广做得比较好。其实说起我自己喝黄酒的历史大约也就在10年之内。现在吃海鲜与河鲜,以黄酒相佐基本上已经¬是我的一个定式。好的黄酒温热后加上一粒话梅,那是很不错的味道。不过除非吃大闸蟹,我是不建议加姜丝的,因为黄酒本已偏温,如果不是对付寒性的河蟹,加姜丝就该上火了。 在好上黄酒之前,我有一段时间经¬常喝波旁威士忌,而这个爱好的由来是1997年左右为美国的占边威士忌做调查项目开始的。我并不很喜欢喝洋酒,但是因为做项目所以分开了作为粮酒的威士忌与作为果酒的白兰地的区别,而且发现加可口可乐的占边威士忌喝起来很不错。但是我从来没有迷上洋酒,尽管后来朋友送的洋酒越来越多,但我大半在那存着。
![美酒佳肴巡礼 我饮时酒佐爱肴](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08317261673.jpeg)
二十年的白酒史是本书 在洋酒之前,是我长达二十年左右的白酒爱好史,这段历史的开头是在我老家主要喝我二哥家的藏酒,那可真的包括了白酒的十大名酒,不过我们家日常聚会喝的是洋河特曲与五醍浆大曲;而到大学的时候喜欢喝一种经¬济型的一滴香和江¬西出的一种白酒;在重庆读研究生的时候喜欢喝小酒馆的水酒;到北京工作了主要喝上了二锅头白酒;在河北徐水县工作的那一年,喝上了本地产的古遂醉与刘伶醉。当然纯粹就白酒的佐菜功能来说,荤菜佐以白酒虽就健康而论不算好的组合,但绝对是够味道的配合,我们看古典中国小说里面那种一碗酒一块肉的场景就是那种感觉。我初在北京工作的日子,经¬常在晚餐的时候,在小餐馆,要一个荤菜、一个素菜、一个汤,然后一瓶二锅头一碗饭,生活就已经¬觉得非常满足了。 读《圣经¬》的时候,你会经¬常看到酒与圣灵作用之间的比喻。说明酒精有很多的催化作用,可用于造气氛,也可以用于提精神,有时还可以防寒壮胆,但滥饮也会坏身乱性。我喜欢一点点酒精,但也就是一点点而已,不上瘾,不迷恋,也不用于标榜,而多用于佐菜与配合气氛的应景需要。好菜没有酒,正如身体没有魂。所以我愿意大家有菜的场合,饮一点酒,不必名酒、不必贵酒、更不必干±¬。饮什么,大家自便!